搜索
姜兆杰的头像

姜兆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3
分享

辗转还乡新就学

打从王志文三岁时随母亲、姥姥、姥爷离开了河北省张北县大西湾乡黄石崖村,以后的数年间,王志文一家四口老弱妇孺,扶伴而行,开始了一段几乎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先从张北县来到宣化县,又从宣化县辗转到了内蒙古包头市……这一段如诗圣杜甫一般漂泊流寓的日子,让人不堪回首,而又一言难尽。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

终于有一天,一生好学的清末秀才,半世飘零的孤独文人,渴望老来能够在江南温润美好的青山碧水间和桨声灯影中老去的姥爷,他脆弱的生命烛光,即将燃烧到生命的尽头。

如他喜爱的那首名为《飘蓬》的小诗描绘的那样:

此生半世若浮莲,飘蓬流转难自安。

老来但坐乌衣巷,秦淮桨里度余年。

此刻的老人家心里清楚地知道——他的这个朴素抑或奢华的梦想,如今终究已如五彩斑斓的肥皂泡一般,全部化作了泡影。

生命弥留的那一刻,姥爷紧紧拉住母亲和王志文的手,流着眼泪叮嘱母亲道:“孩子,我不行了,你们娘俩还是回山西大同去吧,那是咱们老家,那里的生活条件比这里还是要好一些的,你带了福喜,赶快回老家去吧!好不好?”

“福喜”这个名字,是姥爷特意给王志文起的小名,希望他日后福气多多,喜气连连。后来大家为了口顺,也有人叫他“喜子”。

母亲紧紧抿住了嘴唇,含着眼泪点头答应了。她知道姥爷是在担心她们孤儿寡母,身在异乡举目无亲,便不如回到山西大同老家去,毕竟那边还有许多的远亲近邻,关键的时刻,可以帮衬帮衬,依靠依靠。

这时候的王志文已经八岁多了,其实已经完全懂事了。他站在一旁默默流泪,一边暗下决心:姥姥和姥爷都不在了,他一定要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帮助母亲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就这样的,王志文他们母子二人,历经六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现在在命运的安排下,兜兜转转,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回到了生养母亲的原乡故土——山西省大同县许堡乡南水地村。

回到了家乡,日子刚刚稳定下来,一向重视王志文教育学习的母亲,就立刻给王志文安排好了学校——许堡乡南水地小学二年级二班就学。她决心把王志文这几年断断续续落下的课程,在学校里尽快完整地补习回来。

大同县许堡乡南水地小学,面积不大,向南两排六间瓦房。学校的外面,用各种不规则的石块垒砌起一圈院墙。校门前有一块儿大大的空场,丰收时节可以晒高粱玉米用。

王志文是从二年级起跳入学的学生,因为他早年在宣化县读过几天的一年级,后来因故被迫辍学了。

好在高小毕业的母亲远见卓识,她对王志文的学习教育非常重视,她在照顾生病的姥姥、姥爷的同时,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套一年级的旧课本,从此每天在家里教王志文读书写字。

母亲教育王志文学习的方法很特别,她先从课本封面还有目录的文字开始教起,如果没有学会,就决不允许王志文翻看下一页。为了看到后面精美的图案和诱人的故事内容,心痒难搔的王志文,会更加用心努力学习。

就这样,王志文其实还没有上过学呢,他就学完了小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内容。所以这次王志文在南水地小学上学,母亲让他跳级到二年级开始起读,她也是茶壶里煮饺子——心中有数。

母亲明白,孩子在家里自学,终究不是长久的和系统的学习方法。

二年级的班主任叫谢老师,是一个工作比较认真的人。他把王志文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头到脚考问了一遍,发现眼前这个塞外回来的黝黑壮实、少言寡语、性格沉稳自信的小小少年,一双眼睛里充满了聪慧和灵气,对一年级课程的学习内容对答如流。谢老师对王志文非常满意,认定日后只要好好进行培养,肯定是一棵爱学习的好苗子。

就这样,王志文原本渴望却无望的求学之路,从今天起,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彩带,在眼前徐徐地展开了。在他看来,这条彩带是五颜六色的,光明而又璀璨。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地处晋冀蒙交界处的大同盆地中心,是一座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称“云中”、“平城”。

真正让大同名扬天下的,自然是号称“千年一窟”的云冈石窟了,它完全就是一部有着一千六百年生命年轮的“石头史书”。

云冈石窟,绝大部分开凿于北魏中后期,北魏的统治者们崇尚佛教,他们广建寺宇,大开石窟。其规模宏大,构思奇巧,精雕细琢,技艺精湛。尤其是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而晋地的历史,自叔虞立国以后,后经晋文公的励精图治,终于成为春秋五霸的上国五霸之一。春秋鼎盛,国祚绵长。

再后来到了明清时代,山西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上自然人口的大量增长,慢慢变得人多地贫,百姓生活渐渐陷入艰难。于是,不少底层民众开始离居流移,纷纷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去谋生。他们从事经商、垦荒、耕畜、打铁、木匠、毛匠等劳动,由此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大槐树移民序幕。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山西人看到“走西口”的人员日趋众多,竞争力加剧。于是独辟蹊径,去往张家口及以外的其他地区开枝散叶,这就是俗称的“走东口”。王志文的家人们就属于走东口这一支。

归根结底,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或者有胸怀大志者,不甘平庸者,他们主动放弃眼前安逸,前往口外寻求更好的生活发展机遇。

山西人的这一走,跟当年的山东人闯关东,以及后来八十年代深圳初建时期的打工妹,现今的北漂、海漂现象原理一脉相承。只不过古代农耕时代的苦难艰辛,与今日漂族们的境况遭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不在一个困难维度和艰苦层面。

再把话说回来,八岁的王志文,他毕竟也是从俗称“口外”的地方回归故土大同的,这在大同当地人固有的印象中,是属于贫困阶层的,是要到“口外”讨生活的群体。在当地,“口外”来人的固有印象和社会地位明显偏低。因此在王志文上学的第二天,就有村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拉帮结派,对一个外来的孩子口出不逊,嬉笑嘲弄。

有一天放学,王志文孤孤单单一个人往家的方向走。他谁也不认识,自己又口讷少言,挎着书包一路上跑跑跳跳,一会儿看看花草,一忽儿望望流云,倒也心旷神怡。

忽然他觉得背后一紧,有人拉住他的书包带,然后用手用力拍打书包,发出“砰砰”的响声。

王志文回头一看,原来身后追随过来四个男孩子,认出他们都是同班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却不知道。

为首的男孩子粗黑壮实,个子比王志文高半头。他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搂着自己两个伙伴的肩头,一副嬉皮笑脸,漫不经心的样子。他问王志文:“喂,小子,听说你是口外来的,是不是呀?口外怎么样啊?口外好不好呀?”

王志文正准备回答,这帮人忽然就哄然大笑起来,完全没有把想认真回答问题的王志文放在眼里,一副嘲讽讥笑的模样。

王志文红了脸,他还不明白什么叫“口外”,什么叫“口内”,更不懂这其中的深刻含义。只是觉得今天这几个同学好像来意不纯,善意欠佳。便没有做声,但是心里却八分戒备起来。

这几位同学虽然嘻嘻哈哈,可是看看王志文一脸的戒备,倒也没有往下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噱笑着离开了。

回到家,王志文就问母亲:“妈妈,什么叫‘口外’呢?这是啥意思呀?”

母亲一听,就知道今天儿子遇到坏人了,有人欺负他了。刚回到村里时,她也遇到过这种充满歧视性的问话。

母亲说:“喜子,别听他们有人乱讲。‘口内口外’——这个是历史上的叫法,都好几百年了,现在早没人讨论这个了。咱们只要认认真真上课学习就好了。别的都不要管,谁说啥你就不要搭理他,你听见了吗?”

王志文懂事儿地点了点头,就去灯下做作业了。

其实这时王志文的家,是临时落脚在邻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厢房里,女主人是王志文母亲的远房表姐,王志文叫她大表姨。屋外的露天处,搭出一个烧柴火的锅灶台,一口半米宽的大铁锅,固定在灶台上。

那时候的农村日子过得清苦,账都算得精细。大表姨为人厚道热情,是个极好的人。可是过日子嘛,整天算得就是柴米油盐账,长期混在一起生活还真不行。所以王志文跟母亲过来半个月后,主动求表姨,让表姨夫在屋外砌了一个新的灶台,再用土坯垒出两侧边墙,用干蒲草搭一个灶台顶,这样在刮风下雨时也不耽搁做饭。

母亲很满意,嘴边整天挂着谢谢。

“孩子,记住:知恩要图报!施恩不望报!这是咱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你一定不能忘了大表姨和表姨夫对咱家的帮助。”母亲以身作则,经常这样教育王志文。

王志文毕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个道理一定是牢记在心的。若是说起后话,母亲当初教他这番做人的道理,既简朴又深奥。恰恰打造好了王志文日后事业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人格基础——他重情感恩、施恩不言。最后为人所重。

一晃儿,王志文在南水地小学上学一个多月了。学习的快乐,是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容易理解的。王志文的数学作业优秀,屡屡被班主任谢老师在课堂公开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这样的几次表扬下来,激励了向学爱学的孩子,却无端惹恼了不爱学习的几名男生,尤其是前期拍打王志文书包的那个男生,他叫刘斌。另外三个是他的小跟班,分别叫刘三毛、张军和沈牛牛。

老师越是表扬王志文,他们就越生气,越是看他不顺眼。不用老师说他们什么,知道老师看不上他们这种不爱学习,专门调皮捣蛋的淘气包。几个人因此心生妒意,觉得这个“口外”来的王志文,真是需要教训教训了。

这天放学,因为班上的椅子坏了几把,谢老师就安排王志文跟其他三个男生,两个女生放学后留下来,男生负责修理桌椅,女生负责打扫卫生。四个男生叮叮咚咚的干了半晌,终于把坏椅子全修好了;女生则负责把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大家开开心心地,一起结伴回家。

料不到的是,他们刚刚走出学校不远,就看见路边蹲着刘斌他们四个人。刘斌他们见了王志文,直接冲了过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王口外!王口外!你一天到晚牛皮什么呀?我们早就看你不顺眼了,来来来,今天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刘斌直扑上来,他紧紧抱住王志文的腰,准备把他掀翻在地。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王志文在张家口宣化的时候,就长成一个小小大力士了。健康的父母亲给他遗传了一副壮健体魄,他天生就比别人有气力。邻居家养的几只肥羊,王志文经常抓住羊角与它们角力,并且常占上风。这一点,王志文对自己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刘斌的身体,是男孩子里公认的小胖墩,有一把子力气。他抱住了王志文的腰,倾尽全力,使了几次力气,王志文居然纹丝不动。反倒被王志文用两只手掌按住他的头颈,使劲地往下压。刘斌感觉犹如巨石压顶,连忙撒开了手,往后一跳。他也是急眼了,干脆用拳头直捣王志文的面门。

这一下打中了,猝不及防,王志文的鼻孔里瞬时就喷出一道血光来。一旁的女同学吓得尖叫大哭,捂住眼睛不敢再看。另外三个男同学吓得噤若寒蝉,不做一声。

刘斌是个浑人,厉害人。他们惹不起,不敢惹,也不愿意惹。

其实刘斌见了红红的血液,自己内心里也是慌的,突然感觉有些没了底气。王志文用手摸了把脸,看见自己满手的鲜血,立刻怒火中烧。

在宣化时,那里毗邻草原,牛羊众多,杀牛宰羊的血腥场景寻常可见,所以王志文见了血不但不紧张害怕,反而像美国西部的斗牛一样,见了红红的颜色,恰恰更加愤怒了。他身强力壮,胆气又足,一旦受到刺激,肾上腺素狂泌,速度和反应立刻变得十分迅捷。

只见王志文先是大吼一声,跑上去对准刘斌的肚子就是一脚,这一脚不歪不斜,正蹬在他的小肚子上。刘斌疼得弯下腰,王志文借势上去把他的颈项使劲一按,刘斌便如狗吃屎一般,“噗”地趴下了,脸半埋进道路蓬松的泥土里。王志文跳上刘斌后背,好似武松打虎一般,抡起拳头,对着刘斌便是一顿猛打。

刘斌被压着站不起身来,脸孔朝下,只有干挨揍的份。脑袋上先是重重挨了几拳,闷闷地痛,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坚持忍受,可是再来那么几下子,有一拳打到眼眶上,有一拳打到鼻子上,酸麻胀痛,涕泪横流,确实无法忍受了,开始哭爹喊娘,大声求起饶来。

刘斌的那几个小伙伴呢?自然都火速四散跑回家里去了。刘斌都被王志文暴打了,凭他们几个的本事,根本就是白给啊。

只是这一战,就让王志文在南水地小学校和村子里面声名爆响。他学习又好,身体又棒,一身正气,胆气十足,又有谁不心悦诚服呢!

刘斌和他的这几个伙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此心甘情愿地奉王志文为“大王”,再不去惹是生非欺负人了。他们几个人在学习上确实没什么前景天赋,但是从此本本分分做学生,这里面确实有王志文“以暴制暴”的一份功劳。

能文能武的王志文,身体好,学习好,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当上了南水地小学的“孩子王”。

(本文选自线装书局2024年7月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建“志”为城》——全国劳动模范王志文传,第一章第二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