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知道我是谁吗?你一定认识我,却又不太认识我。我,就是粽子!
现在,我在餐桌上的样子可谓繁多——外面是青青的裹粽叶,里面是甜,黏,又香的糯米,馅料更是多种多样,什么蜜枣,赤豆,肉,咸蛋黄,都经常出现在我的身体里。
我的味道,你肯定不止尝过一次。但是,你知道我的历史吗?现在,就请随我一起探索我的“前世今生”吧!
我呀,最初叫做“筒粽”,那时的我,可跟现在的我大不一样。那时的我,是用竹筒装黏米,再用草木灰汁煮熟。那时的我就已经色香味俱全了,且能清热降火。我,还标志着岁序转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但是那个时候,我是没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的。
到了春秋时期,我可就大变样子啦——逐渐改用菰叶(茭白叶)包糯米呈牛角状,用来祭祀祖先神灵。为什么是牛角状呢?因为古代先民经常用带角的动物来做祭品,人们认为角是能沟通人与神的灵物。所以,就把我变成了牛角的样子!那时,我叫“角黍”。
战国时,楚国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忧国忧民,却被佞臣所害。传说,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投身汨罗江而死。人们往水中投下我,既是为了祭祀屈原,也是为了引开鱼虾鳖蟹,使它们不再对屈原的遗体垂涎。那时,端午节就与屈原之死联系在一起了,变成了一个附有道德含义的节日。那时,我的意义可就不一样啦!
我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是在晋代。那时的人呐,真是脑洞大开,开始将一些特殊材料塞在我的身体里。包括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我也被叫做“益智粽”,哈哈,那个时候,我就有药用价值了!
南北朝时期,我的馅料大家族中又新增加了板栗,肉,红枣,和赤豆。那时,我的样子已经和现在的我很像了!
到了唐代,我就被用米来制成了。看起来白莹如玉,形状也发生了大改革,新出现的菱形,锥形使我变得更加曼妙婀娜。而且,我变成了民间风味小吃。
几百年后,到了宋代,我的馅料中又挤进来一个叫蜜饯的小东西,以它为馅料的我被叫做“蜜饯粽”。那时,一个叫做苏东坡的大诗人写下了一句诗赞美腹中有果的我:“时于粽里见杨梅。”还有人把我堆成亭台楼阁的样子。
到了元代,我穿的衣服已经不限于菰叶,而变成了若叶,芦苇叶。那时,我已经和现在相差无几了!
步入明清,我更是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相传,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要吃一只像毛笔一样的我,这种我的分支叫做“笔粽”,谐音“必中”,人们认为,吃下这种“笔粽”,就会有神来之笔,考出好成绩。
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的我,从历史长河走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我的种类愈加繁多,已经成为中华民俗文化,食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这就是我,同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粽子,我是端午的标志,祝你端午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