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大王发家记(小小说)
康 默
窦志军从部队的团政委退休后,自告奋勇,志愿到生他养他的老家贫困村当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个月,他就像作战前那样侦察摸底,针对尖峰村所有的特困户丁是丁、卯是卯,一户户制订了脱贫的不同办法。
特困户曾一凡年过三十,虽然人高马大,却穷得讨不到老婆。五年前外出广东佛山打工,赚钱心急,看好来钱的塑料加工成本低,他将家里耕牛、猪羊等值钱东西卖掉,东借西借,凑足八万元办起简易的塑料再生作坊。营业两年刚还了债,冬去春来,木桶就要变金盆时,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火把塑料厂烧个精光。他经受不了这场天灾,差点跳进珠江口一命呜呼。老父亲经受不起打击,突发心脏病离世。母亲体弱多病,一步三喘,曾一凡只好回到老家,既照顾老母,又企望咸鱼翻身东山再起。
那天,窦志军召开全村十多家特困户座谈会后,曾一凡留下来找窦志军,“窦队长,对我这个烂家,您可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小伙子,有啊,就看你接不接招咯。”老窦说。
“我愿意,您就给指导指导吧!”曾一凡急切地恳求说。
“你家不是还有几十亩的砂质农地吗?每年种地瓜收入少,我建议改种火龙果如何?如果能种上红肉或黄肉的优良新品种火龙果,质优价高,那可是现成的金果果呢。”
“种苗不是问题,我还可以帮你向政府申请补助,解决种苗和基础设施建设。”
曾一凡头脑灵活,能吃苦,还蛮有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他拜访邻村的专业大户,搞规划设计,申请补助,一步一个脚印。种上火龙果苗后,他索性搬到田头临时草寮住,就像母鸡孵小鸡似的日夜寸步不离,皮肤晒黑了,人消瘦了。汗水浇出了满园绿色的火龙果树,一个个红色的果实挂在枝条上,像一盏盏红灯笼,熬是喜人。这个时节本来是他最开心的日子,可是曾一凡却整天愁眉目苦面,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叹气:“这么多的果子要卖给谁啊。”
一天,窦志军到镇里开会,路过曾一凡的果园,有了两人的对话。
“窦队长,果子是丰收了,可要卖给谁呀?”曾一凡忧心忡忡地问。
“我有一个战友的孩子是经营水果的,我给他打个电话,请他们到实地看看,兴许能帮你。”窦志军自信地说。当即打通战友的手机。
“首长的指示,保证完成任务。”对方搬出部队那一套。
第二天,窦队长战友的女儿李珊珊开一辆红色宝马小车上路,自从窦志军当上扶贫志愿者,父亲带她已经好几次来过尖锋村了。快到村口时,李珊珊看时间还早,不如呼吸呼吸乡间的新鲜空气。车停在路边,青山绿水,坡地有一株怒放的紫花杜鹃太诱人了。她爬了上去,伸手折下一枝开满繁花的枝条,不料掉下一个大黄蜂窝,群蜂发起攻击,她疼得差点儿晕厥过去。紧要关头,身后蹭出一个高个黑瘦青年,一脚踢向蜂窝,把莲蓬大的黄蜂窝骨碌碌踢出好远。曾一凡大喊:“快趴下!”围着李珊珊的大黄蜂纷纷掉头,寻找蜂王去了。她忍着剧痛注视着小伙子,十分感动,说:“谢谢你,请问大名?”
“不客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乡下人都会出手相帮的。”曾一凡说,“小姐,您是来找亲戚吗?”
“找你们窦队长。”李珊珊说。告别时曾一凡顺手摘了一枝有花有蕾的杜鹃花送给李姑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姗姗接过花枝,小心翼翼地插在一个小杯子里。
下午,窦队长领着李珊珊来到火龙果园,李珊珊一见面前的黑瘦青年,惊讶地叫起来:“原来是你啊!”
“你俩认识?”窦志军好奇地问。
“上午他在山上救了我!”
眼见为实,李珊珊面前的火龙果园让她吓了一大跳。基础设施到位,管理水平一流,火龙果长势茂盛,硕果累累。当场品尝了各色火龙果,品质上佳。她真动心了,不仅看好火龙果,更看好面前这位话语不多的小伙子。此次之行她有了更深层的想法,当场签下了长期供销协作合同。
山好水好人更好,山自青青花自红。接下来,李珊珊经常往火龙果园跑,自己下园采摘,装箱押运,三伏天汗湿轻衫,显得身板挺的更挺,翘的更翘。小女子笑吟吟的,表面看是为了自己的公司,实际也为减轻曾一凡的负担。有一天,一位工人将要淘汰的一箱次果混装上正品的大货车,被曾一凡发现后,坚决把装好的一卡车货一箱箱御下来,劳师动众,最后寻找出那一箱次果,令李珊珊十分感动。
珊珊爷爷是市总医院名老中医,他挺喜欢火龙果,他说全国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占半数以上,此果降压保护血管有奇效,所以有人又称“长寿果”。市总医院是五区八县的总动脉,爷爷的健康讲座又多,经他一起哄,尖峰村火龙果成了畅销全市的绿色食品。珊珊父亲喜欢火龙果,更喜欢眼前这位晃来晃去的年轻人,一笑露出满口瓷白的牙齿,他说乡下人实在。他给战友挂电话说:“好你个窦志军,扶贫扶出个火龙果大王!”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能被珊珊小姐相中也是缘分啊,为你骄傲!”窦志军对火龙果大王说,“你俩的婚事定下来,我的脱贫任务也就完成咯,哈哈哈……”
(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