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火南的头像

康火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6/28
分享

我的媳妇

我娶了媳妇后,我家在村里“软脚风”(闽南话指窝囊受气)的口风从此被改写了。

故乡地处山窝窝,方圆数公里居住蒋、林、黄三大姓。我的祖辈从外地迁居到此落脚,属于小杂姓,加上家族遗传个头矮,性格懦弱,历来怕事,只求平安不求添福,有理也轮不到我们讲。父母生我虽有一米七个头,但遗传基因决定了性格内向,也还是懦弱怕事那种。我大名吴大福,可村民都叫我“憨大根”。我常听妈妈念叨:“村里的人短条腿的都比咱家厉害,咱一家人小根小种,都是窝囊受气之辈。”

岁月如梭,我年满二十八,到了谈婚论嫁年龄,我妈便托媒婆邹玉娘物色媳妇,三下五除二,很快介绍了邻村一个大姑娘。

那天,妈妈突然叫我換一套新衣服,跟着邹玉娘去相亲,一路上,邹姨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那个姑娘,个高体壮,浓眉大眼,粗看不咋样,越看越耐看——漂亮。而且心地善良,敬老爱幼,邻里和睦。还说她不仅是庄稼地一把好手,还会管家理财……

可是,我心里选媳妇的标准,已有一个模子,最好能像我嫂嫂一样漂亮,身材苗条,长相俊美。虽然母亲瞧不起大嫂,说她是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连饭都做不好,但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女人。邹姨唠唠叨叨那么多,我就听进“漂亮”两个字。

我与邹姨一进那姑娘的家门,出来迎接的姑娘长得好像是“女篮1号”,又高又大,我的两脚像灌铅迈不动步伐。邹姨也看出了我的反应,和姑娘的父母打完招呼后,使劲儿地拽了我的衣角小声对我说:“咱到了人家里,可别出丑哦!”

在媒婆与女方父母交谈中,我知道了姑娘名叫周燕玉与我同龄。邹姨说:“憨大根对你家姑娘感觉不错,还是让青年人接触一下,互相了解了解。”

周燕玉靠近我身边,拉着我的衣袖热情邀请说:“咱俩去东房坐坐。”我虽然不愿意,可为了把这个场面应付下去,不让她父母伤感,只好勉强跟在姑娘身后。“啪”周燕玉关上房门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我这个人心直口快,有什么话不会在心里噎着藏着。你说个痛快话,到底看上我没?”

我在周燕玉面前没有勇气说看不上。默默点了点头。

她见我点头同意,立刻对我笑了笑说:“我也相中你了。咱俩以后就好好处吧!”她急着开门去跟父母和媒婆说:“憨大根同意,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呢。”

我当时心想,什么中不中?什么好好的处啊?等我走出这个门,你再想见我都别想……

本来我以为相亲之事到此为止,没想到几天之后,周燕玉竟然与她母亲突然上门“探家方”(了解家底)。我当时真想溜走,却被母亲一把拉住。母亲瞪了我一眼,说:“周燕玉我早就相中了,这门亲事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听我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妈妈与邹玉娘利用我的懦弱与孝心,早就设下圈套,我没有一点心里准备就钻了进去。

这一次,邹玉娘安排我与周燕玉单独相处,我鼓起勇气对周燕玉说:“其实,咱俩不合适呢,在你家我不敢说……”

周燕玉一听这话,立刻瞪大眼睛看着我生气地说:“‘憨大根’,我们的事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你想反悔让我丢脸,没门!”

我傻眼了。竟然遇到这样的悍妇!

后来,周燕玉经常来我家帮活,我在与周燕玉相处中,在家人的劝导下,慢慢地接受了她。

结婚那天家里大摆宴席,我不会喝酒,有几个年青村棍企图将我灌醉,大闹洞房时可以揩媳妇的油。危难时刻,新媳妇挺身而出,挡在我面前,来一杯喝一杯,来两杯喝一双,那几个村棍一看这架势,落败而逃,揠锣息鼓,再没有人敢上来给我劝酒。

宴席散场,当地有闹洞房风俗,越闹越好,有一个小混混想占我媳妇的便宜,抱着媳妇要亲嘴,媳妇双手推开男人的胸脯,右脚一抬,脱掉绣鞋,把脚拇指伸到他面前:“就让你亲个够!”这个青年不甘心欲反扑,我媳妇从枕头下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利剪,说:“你问它答不答应!”

我大哥早两年结婚,娶了一个漂亮的小美人,令村里年青人羡慕,更让民乓连长垂涎三尺,经常乘我大哥不在家时,上门骚挠大嫂。本来我家在村里就没地位,大哥胆小怕事,大嫂的性格又内向软弱,有几次差点让民兵连长得手。大嫂暗自流泪,却不敢声扬。民兵连长越发猖狂,抓住大嫂软弱的软肋不收手,欲望更加膨胀。

最可怕的一次是,那天一家人都到后山割稻子,大嫂留在家晒谷子,那色鬼从后门溜进大厅,从后面死死紧抱大嫂要往房间拽。我媳妇左手被镰刀割破,从地里回家让大嫂去替換。媳妇从前门进屋,看见民兵队长丑恶一幕,冲过去揪着色鬼的耳朵,怒吼道:“光天化日,你敢强奸民女,你信不信我把你的小肠子剪下来喂狗!”那家伙吓得放开大嫂狼狈逃窜,大嫂抱住弟媳痛哭一场。

从此以后,我媳妇一把剪刀不离身,有人说她带剪刀是自卫,有人说那是威慑恶人邪气。有一次,媳妇到大榕树下肉摊买肉回家,路过民兵队长的门前,他老婆和几位村妇站在那里谈天说地。我媳妇冲着他老婆说:“你要管住自家的男人,不要来骚扰我大嫂。”说着拿出利剪咔嚓剪下一节猪肠子,甩到地上,马上被母鸡叼走了,那几个妇女吓得大气不敢出。

大嫂终于过上了清净的日子,可以睡安稳觉了。

生产队集体有一片5亩柚子园,承包到户,一年3万元上交给生产队,队长指定让他堂叔承包。我媳妇找到队长,说:“这不符合政策,应该让要承包的农户投标,谁的标的高就由高的承包。”队长理亏,最后采纳我媳妇的建议,开会进行投标,我家以每年3.8万元上缴承包款,夺得承包权。这项集体果园承包投标看来是小事,却引起老百姓的盛赞:“周燕玉懂政策敢说敢做,能为老百姓做事,如果能选她当村干部我们拥护。”

两年后,周燕玉被大家选为村妇女主任,五年后大选,被推上村委副主任的位置,一门心思,做得有板有眼,我这个小杂姓彻底翻了身,也一门心思配合。乡亲们都说,这世道变了,“憨大根”变成了“敢大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