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500多米的闽南山区,层峦叠嶂的山峰下隐藏着一个世代经营茶叶的大芹村。村庄周围林茂水清,山高雾多,一大早鸟儿啁啾,向晚有山岚繚绕,四季流水潺潺,土壤肥沃,盛产白芽奇兰茶。
大芹村蔡师伯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制茶师,家有两件宝非同寻常,祖传的炒茶技艺他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夫妻还有一宝,独生女年满二十,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玉儿高中毕业后留在父母身边继承家业,远近前来提亲的帅哥都被婉言拒绝了,他心里藏着小九九,那一手工夫比女儿的婚事还重要,找不到一位好姑爷传承制茶工艺,这事就大了。近日他和老伴商量,想出以招工物色贤婿,与时俱进,比旧时抛绣球招亲更胜一筹吧。
蔡师伯请村文书代写一张招工启事,贴在乡集市的公共广告栏内:我家急需一位制茶工,25岁以下,身体健康,吃苦耐劳个性好,管吃管住,报酬面议,有种茶基础优先。
一位农业大学毕业待家的青年栢涯,从微信上获得招工信息,专程上集市的公共栏撕下“招工广告”,马不停蹄找到蔡师伯家应聘。站在他面前的青年,黝红的皮肤,端正的五观,健康的体格,从外表看没有可挑剔的毛病,蔡师伯问:“尊姓大名?愿意学制茶?”
“我叫栢涯,家里也种茶,想拜您为师!”栢涯回答说。
制茶时,蔡师伯炒茶,栢涯就在一旁看着。他把晾好的茶叶倒进锅里,伸出一双结满老茧的手,缓缓地潜进茶叶之中,上下急速翻滚,反复揉搓。那些细嫩的茶叶像着了魔似的,全部粘在师伯的两只手掌上。栢涯看呆了,心想炒茶那一连串手势倒像舞狮般,真是绝了。
“伯伯您能教我吗?”栢涯真诚地问。
“只要你愿意,不怕苦就没问题。”
后来蔡师伯逐步放手让栢涯动手炒,玉儿炉前看火,两个年轻人配合默契。
几个月过去了,老两口对栢涯各方面的表现都挺满意。两个年轻人好像早就认识,在父母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而私下却有另一番情景,相处得非常好,一个炒茶,一个看火,上茶山下工坊,有说有笑的。师母与栢涯闲聊中,了解到栢涯家中没有父母,大哥独立成家,姐妹都已嫁人。邻居的人见了就说,蔡师伯终于找到接班人啦,他听了,总是笑呵呵点头默认。
采茶季节,栢涯有空也主动上茶园采茶青。晴好的天气,绿油油的奇兰茶园,有一株茶丛在他眼前熠熠生辉,芽梢呈白绿色,新梢白毫特别明显,叶片青翠欲滴,茶叶发出自然芳香,气味似幽兰,沁人心脾。他小心翼翼地单采单放于竹篓里,还在茶树上作了特别记号。回家后将所采茶叶交给蔡师伯。出乎意料,蔡师伯从没有发现他的茶园还藏着宝呢。栢涯还将奇兰和其他良种作了比较,奇兰茎硬皮淡不招虫儿,免用或少用农药,各种残留相对少些。栢涯在秋季单株取下单叶扦插育苗,建立专门苗圃,培育变异株的第二代、第三代。
皇天不负有心人。新品茶叶采收后,蔡师伯精心炒焙,加工特制。品试时,蔡师伯特地请来全县几位著名的鉴评茶师试新茶。打开锡茶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顿时心旷神怡。专家放在手心中。近看,卷卷叶芽,像一群身着绿衣的姑娘酣然入睡。入水,清波荡漾,那些茶叶儿竖了起来,像绿纱仙子翩翩起舞。栢涯奉上香茗,专家们双手奉杯,呷之入口:一试茶温,二品茶香,三真饮茶汤。茶汤在舌头回旋,顿觉口鼻生香。大师高兴地说:“好!好!外形坚实匀称,深绿油润;汤色橙黄,香气扑鼻,入口清爽细腻,属青茶类中优质品,比原奇兰更胜一筹。”
几年后,栢涯以“白芽奇兰”命名新品种,送省有关部门鉴定,专家们评价很高。一炮打响,风靡四方。
“闺女啊,招工的信息是你给露底的吧?”
“爹,我不露底金龟婿不就跑啦!”玉儿说。她妈指着玉儿的额头笑着说:“亏你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不就是高中同学嘛,你爸早就知道咯。”
“虎父无犬子,反过来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没错。”
好事成双,喜结连理。单株选育成功的珍稀乌龙茶新品种“白芽奇兰”命名大会,和蔡家宝贝女儿婚宴同时举行,熙熙攘攘,闹翻了一村人。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