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小外孙背回一大摞书,对比五六十年代的小学课本,多了好多呀。据说,老师提倡学生自己包书皮,可是寥寥无几,多数从市场文具店买现成的塑料书套,虽然省事却像少了点什么。这让我想起了妈妈教会我包书皮的往事。
包书皮有好几种方法,有简单的直接将书包起来,也有包了后要在四个角上,叠加一个三角,这样能避免课本被揉成一团,起码可以延缓,或者是减轻书本被“蹂躏”的负担。我妈教我包书皮:选用牛皮纸,浅黄色,较为坚韧耐用,按书本的大小先裁好,在书的封面外围四个角,折个三角形。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我没有学上手。她边包书皮边说:“书是有生命的。爱书从包书皮开始,你爱护它,它就会给你知识。”
我很佩服妈妈的心灵手巧和耐心,把书本的封面做成一件艺术品。当我把书本带到课室时,成了教室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同学们看见我漂亮的书皮,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班主任还把我的书拿上讲台赞扬了一番。
仅仅包了书皮还是不够的,后来为了强化课本纸张的抗折性,我又学会打蜡处理技术。打蜡就是把蜡加热,消融后滴到课本的边角上。打蜡是个技术活儿,把腊液滴到边角上,既要浸透,还不能过头了,而且在浸透后,应实时或者是及时翻篇,一页一页地翻开,否则就会被凝固了的腊液焊死。当然也不能不到位,蜡液浸不到位,就起不到强化的作用。
打蜡要有蜡才行。我们村养蜜蜂的人多,蜂蜡多得很,再好不过的原料。有的去供销社买一支蜡烛或是祭拜祖宗堂前的几桌烛台捞点蜡烛也行。也有的中医中药吃丸药,那个腊封着的蜡皮,积攒一些,亦可用于为课本打蜡。
打过腊的书,自然结实了许多,却是不好看,本来是白凌凌的页码子,打了腊就会变成一个铁青脸。所以,给书打蜡就是小孩子玩的把戏,真正的读书人,惜书如命,翻书前恨不得净手焚香,哪里舍得在书页里涂抹呢。
书皮,是书的铠甲。如果课本没有包上书皮,过不了多久,封面就开始发黄,渐渐变成灰褐色,有的还卷了边破个角,还会把书翻成一个乱麻窝,乱丝丝的,缺页少张,像是被狗啃了一般。有包书皮的用了一个学期还像新的。
两个女儿进了学校,我毫无保留地把包书皮的手艺传给了好们。孩子心灵手更巧,制作的包书皮工艺更上一层楼,特别后来买了许多文艺书籍和课外书,几乎全部包了书皮,近半世纪了拆开封皮里面的书还崭新呢。
时代前进了,如今纸质版的书,和电子版的书,双向并行,许多人习惯在网络阅读,尤其是年青人,那里边无论如何是不会把书读坏的。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那种仪式感,那种手捧书本的感觉,在网络里是感受不到的。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