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火南的头像

康火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9
分享

石莲出水

“物华天宝”,比喻极为珍奇宝贵之物。福建省漳州市郊区的天宝镇不仅地名叫“天宝”,在这儿还真真切切有奇珍异宝之物呢。当地盛产“天宝香蕉”,知名度遐迩闻名,而改革开放后,深藏奇雕“石莲花“的文化传承,经媒体推介再次插上翅膀传扬海内外。

大旱那年一个秋日,我和水利工程师颜老叫了车探访“会出水的石莲花”。从文化古城市中心出发,沿国道319线往西,车行10多公里来到了天宝镇路边村的威惠庙。叫庙实为“庙庵祠”一体。此庙系唐代跟随陈政和陈元光父子入闽的部将韩器、韩荛、韩球三兄弟的后裔于元代修建的,意在纪念开漳圣王与先贤。庙前一块面积不大的石埕,大门对面有一戏台。整座庙面积300多平方米,共三进,中有天井,左右两廊通后殿,悬山顶面披着彩绢,古香古色。前殿是威惠庙,奉祀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及其部将马仁夫妇;中殿为保福庵供观音,所供观音佛像系元代木雕;后殿作祠,祀韩氏先贤。

石莲花置于天井中间的水泥地,它并非通常的草本植物,而是用花岗岩琢成的石雕。亭亭玉立之姿,高度只有101公分。整体看去像个酒盅,开始用作香炉,也叫石莲花香炉。石莲顶部有直径65公分的花盘,拱围着绽开的8瓣饱满萼片。石莲中部阴刻,分上、中、下三层组合而成,有“元泰定丙寅间”(即1326年)及“威惠庙立”字样。现在用铁栏杆围起来加以保护。石莲花上部像石磨一样,可以转动。转动能不能出水,是今天探访的最主要目的。征得管理员的同意,颜老鼓励我亲自实践一下。我磨拳擦掌,张开弓步,双手扶着莲瓣憋着气,一个人使出吃奶劲也推不动。老颜上前相助,两人一起合力,石莲才慢慢转动。此时可看到清水顺着中层槽缝间隙渗出来。再转下去,速度越快,溅出的水就越多,石莲花真能喷溅出潺潺流水,其景象奇妙无穷。旁边一位80多岁高龄的当地长者说,即使是大旱半年,离庙门10多米远的一口井干涸了,石莲花照样会转出水来。因此,石莲被国内外文物专家称为“罕见的历史文物”。20世纪90年代,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出水石莲花”。

奇哉怪哉,这座石雕并无抽水管道,不管春夏秋冬都能转出水来,水从何来呢?

此庙建于福建最大的漳州平原上,紧挨天宝大山,临近九龙江西溪,方圆几十里的深层地下水极为丰富。按地质专家、高级工程师陈占民介绍:威惠庙正建在一条极易形成升泉的构造断裂带上,石莲花下面是一眼上升泉,泉水处便是石莲出水的源头。但是一般情况下,泉水是要往外喷涌的,而石莲下的泉水为什么不会喷涌呢?其实,物理学有一个连通器的原理,水在向上冒的过程中,当冒到与石莲中间的缝隙持平高度时,水就不再向上冒了。如果平原与天宝大山结合部的地下水位恒定,那么建在平原上的威惠庙泉水的高度也就自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平时石莲花静止时水消声匿迹,水也不会自己流出来。史书记载,这朵石莲雕制于公元1326年,漫漫690多年过去了,仍然完好无损;仍然把手可转,而且没有脱臼过;仍然涌流不竭,即使大旱年田野龟裂也是如此。这正是祖先智慧的所在,古人运用现代高科技啊。石莲花香炉的建造者韩关佑是当地韩氏后裔的开基始祖,他于泰定元年,也就是1319年在此择地居住,7年后重新修建了现在的威惠庙。闽南人对宗祠庙宇选址十分谨慎,通常把周围环景比作自己的身体,把泉水当作身体的血脉。韩关佑本人懂得地理风水、阴阳八卦,他经过多年的观察、实践,所精心选址和设计这个神奇石莲花香炉,正是希望宗族强盛,祈求兴旺安康!然而,也正是他的美好夙愿成了出水石莲的神奇景象。

自古以来,庙宇遐迩的水位远比石莲低,究竟水自何来?有迷信者的说辞,也有科学的说理,也有人怀疑石莲内部设置奥秘机关?

其实,石莲内部构造并不复杂,可装可拆,一目了然,上下部的接触面各有一条凹槽,当转动石莲上部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槽与槽之间就会产生负压,当达到一定速度,内部负压就会在瞬间释放出来,出现了水突然喷溅而出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漳州是美丽的花果之乡,一年四季姹紫嫣红春满园,如今出水石莲和天宝香蕉一样,早已在我心中开出璀璨的鲜花。

(1600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