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口岸乡下人,家境一般,与大多数口岸人一样,过去,对口岸雕花楼了解甚少。我与雕花楼的相识,与大多数口岸人相似,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与时代共鸣。
初识在银幕
我不知道口岸雕花楼,与是否藏在深闺没有关系。她就在口岸镇政府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我到镇政府办过事,但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宝贝。口岸镇政府院门朝西,进门两边是平房,一般的办事机构都在平房里,东侧是个两层楼,青砖砌成的墙体,灰瓦盖着的屋面,看上去与普通楼房并没多大区别,即使是来到楼前近距离观察,也会觉得一般。
第一次听说雕花楼,当时叫四方楼,是1979年我上高一的时候,说是有人到口岸拍电影。电影,当时是个高大上的词语,看一场电影对我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更不用说拍电影。拍电影的看中了口岸镇政府这么一幢楼,取景于此。我也好奇地再次到政府来,但巍巍高墙,终究没有踏入楼的门槛。后来,听说这部电影在口岸影剧院首映,而我们学校恰恰又在发电影票,我高兴得不得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从奴隶到将军》,讲述的是1915年冬天,彝族奴隶小箩筐成亲之日,新娘被土司逼死。小箩筐为求生路,连夜逃亡,投奔滇军。副营长郑义收留他让他当了马伕,17岁的小箩筐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立下奇功,成长为将军。
一个见过世面的小伙伴告诉我,电影中小箩筐任新四军挺进江北部队司令员挥师北上抗日欲渡江的后一段,国民党军官苏长官躺在逍遥椅上听戏曲,这个场景就是在口岸镇政府四方楼里拍摄的。
逍遥椅、听戏、四方楼,当这几个词在我的脑海中连在一起的时候,立刻就有了新的图画,富丽堂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为富不仁、狼狈为奸、以权谋私、骄奢淫逸、利欲熏心、挥金如土、萎靡不振、飞扬跋扈、奸诈狡猾、卑鄙无耻、蠢笨无能、暗送秋波、暴跳如雷、杯弓蛇影、耳提面命、骄横放肆、目中无人……一大串的词汇汹涌而来,说实话,银幕上的四方楼没有给我带来正面的美丽形象,倒成了奢靡、铺张,甚至是贪污、腐化、跋扈、卑鄙等的代名词,因为与国民党连在一起呀。据资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确曾驻扎在楼内(导演没有选错地方)。加之,楼本来也是富商所住,因而,当时的这种“左”的情绪占据了我的心灵,四方楼貌似成了国民党享乐、腐败、失败的帮凶。
再见寻芳华
等我再识口岸雕花楼的时候,已经到了2007年。泰州市高港区建区10周年,高港区委区政府要拍摄一部反映建区十年成就的专题片《幸福高港》,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口岸雕花楼维修一期工程竣工理所当然成为专题片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改变我过去对雕花楼“左”的看法,认识其美学价值的一个契机。
这是《幸福高港》的开头:“高港曾经是长江北岸的一个码头……早在公元965年,这里就有了《清明上河图》式的喧闹和繁华;有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美妙和温馨。而今,史志中的柴墟八景,虽然散失于岁月风雨,老街上这株古老的黄杨,年轮中依然收藏着如烟往事……雕花楼的栏杆上,巨商大贾们的掌纹依然留有余温……”
拎起画外音,我们穿梭在高港的大街小巷,寻觅昔日的喧闹和繁华;驻足雕花楼,年轮往事掌纹余温,历历倾诉当年故事。也正是这一次正面寻芳,才真正体悟了口岸雕花楼的美丽和深藏着的繁华。
这是一座四合院式两层砖木结构的典型明清风格雕刻建筑。总面积869平方米,全楼分东楼和西楼两部分。东楼乾隆年间建造,两层10间,开间20米,进深10米,总高度11米。西楼和厢楼民国初期续建,西楼按东楼格局,两楼东西而置、平行而建、结构紧凑、布局严谨,形成四合院,俗称“四方楼”。这样大的体量,没有当年繁荣的商贸支撑和厚实的经济基础是不行的。
这里有砖雕、石雕、木雕、铁雕……十八般工艺;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三十六手法;梁、枋、柱、门、窗……无处不雕;钩、角、镂、浮、阴……处处精致。麒麟送子、凤凰牡丹、龙凤呈祥,五福临门、三阳开泰、封侯添寿、六六大顺、三顾茅庐、东吴招亲、道教八仙、八宝博古、飞禽走兽、花卉山水……无不入画;抬头有寿、回头有官、伸手有钱、脚踏有福、出门有喜、进门有宝……让人驻足勾留,体味吉祥,给予赞许,毫无庸俗嫌弃,体现平民同心情怀。而带有异国风情的洋门和盘球的狮子,则在我国古建筑木雕作品中一支独秀。我不禁想起“文心雕龙”来,这些杰出的雕花楼工匠,处处以花纹线条为辞,赋予画语花语以匠心独运和雄才大略,其心其品都不愧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成就了如此高妙艺术和稀世珍宝。
也正是这一次,我了解了口岸雕花楼的前世今生:雕花楼原址是明代富商的私家园林,院内现存的古黄杨即是明代园林遗物,早于雕花楼。乾隆年间,木商姚氏重金购置这处私宅园林,重新翻建,于四年(1739年)建成东楼。民国初,易主于从事港口运输发家的富豪李松如,进行扩建,民国十五年建成西楼和两侧厢房。解放前为地方富豪住宅,抗战时,两枚日军炮弹击中楼外园林,损毁惨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驻扎楼内;解放后成为口岸镇政府机关,“文革”中“破四旧”,少数砖雕损毁。为维修、保护雕花楼,2001年口岸镇政府搬出,2004年8月,维修雕花楼的工程正式开始,10个月后维修一期工程竣工。1987年列为泰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雕花楼的命运与家国共脉搏,与时代共进退。
又游大园林
2012年9月,儿子跨进了高校大门开始了大学生活,我们夫妻俩顿时陷入了悠然、闲适的情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我自然而然想到了每天经过却惶于时间没有寻访的雕花楼了。而此时的雕花楼景区修缮工程已于2010年4月全部结束并正式对游人免费开放。
在一个莺飞草长、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时节,我和妻来到了口岸雕花楼景区。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园林以雕花楼为中心,东西长124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5022平方米,恢复了原有雕花楼组群单元中的三进古建筑,以及漱芳园、时新堂、光裕厅、凝香阁、忠贞亭、福全亭、碧影亭、桃园三结义、二分连里枝等景点。配套水榭、连廊、假山、鱼池,重现了曲径通幽的别致。植以李树、枇杷、银杏、桂花、腊梅、广玉兰等乡土树种,间杂慈孝竹、无患子、白玉兰等乔灌植物。再现了当年峰峦当窗、翠竹伴岩、依山傍水、清雅远尘的苏中私家园林景观。形成了以古雕花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建有包括东来亭、枕涛榭、观澜阁、沐雨舫、元宝湖、怡然亭等四个特色园林景观,集中展示苏中地区杰出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
这里现在不再仅仅是一座楼,而是以楼为中心的“雕花楼园林”。
一园胜景藏古趣,四合雕栏散异香。来不及回味大门口的楹联,已经来到了主人家的客厅,迎面是一尊名为《口岸雕花楼》的雕花扬州漆器,雕花楼全景尽收图画中。图画的背面是著名学者何崝撰写并亲笔书写的骈文《口岸雕花楼》。上方悬挂着乡贤撰写的“文心雕龙”匾额,升华了全园主题。
院内山茶花灿红如火,令人想起苏轼的名句“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寄托了园林主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垂丝海棠柔蔓迎风,垂英凫凫,如秀发遮面的淑女,脉脉深情,风姿怜人。垂花朵朵,婀娜多姿的黄金条金钟花,在春风中摇曳,仿佛悬挂的热烈的心,又似珍藏在心底的爱。最是那花开丝丝缕缕的红花继木,嫩叶红、透骨红、双面红,风儿吹来,细碎的花瓣落了一地……或如徜徉在这梦境一般的红霞里,被她那由骨子里透出的热烈、热情、热闹彻底感染,盛祝主人爱情幸福,相伴一生。
步入东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假山,它由许多奇形怪异的石头组成,溪水从它的中间流过,溅起滴滴晶莹透亮的水珠,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像一条碧绿的绸缎,小鱼儿感知了溪水的温度,四处游动,奔走相告。山旁的那棵百年龙柏,常青参天,讲述岁月沧桑的故事。
游客们聚集在雕花楼东楼广场,有的嬉戏、有的拍照。踏上小白石桥,桥栏上精美的龙型纹饰惹人喜爱,驻足桥面,倾听潺潺的水声,顿觉心旷神怡。
抬头望,沐雨的船舫已在眼前,元宝湖碧波荡漾。西园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沿着长廊往西,观澜阁是叫你赞叹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登临送目觅风流”的感动,还有“狂沙淘尽逐彩云”的壮观。阁里满是金光闪闪的龙的雕塑!导游说这屋子里共有龙1001条,龙头、龙身相缠互绕,漫天飞舞,分不清风流、分不清追逐。登上观澜阁,让你难以想象出是观战园林外的商海波澜壮阔,还是观瞻眼前的龙涛翻滚云飞。
南园有怡情亭和畅酣亭,悠扬的古筝飘过来,醉了青翠欲滴的竹子,发出沙沙一片掌声。“良辰可奕可琴,佳处宜书宜画”,正是此时的写照。
观赏园林,通常言必称苏州。以我敝帚自珍的目光,我要说句公道的心里话,即使就算这雕花楼园林是江南园林的赝品,个人猜想,在苏中地区,论园林的古韵流芳和高雅气质,超过口岸雕花楼园林的不多,起码不逊于何园、个园。
“港建南唐,地崇北宋,华东形胜,江澨名区。辉承牛女,近东海之沧波;势接岷峨,当万源之趋汇。工商繁盛,宝货云屯,物阜民殷,地灵人杰。”当我们再次坐在雕花楼内回味何崝先生的骈文《口岸雕花楼》时,心中有了太多的感概:口岸雕花楼,这个商贸繁荣和民间艺术的结晶,地方富豪的住宅和私家园林,如今已成为普通市民免费休闲娱乐、陶冶性情、饮茶索句、云舒烟染、放眼天下风物秀,容思古今景苑香的场所。2014年12月27日,承载口岸“千年繁华依旧”的口岸雕花楼景区二期工程柴墟水景街区建成并开街(口岸古称柴墟),在这里,古渡归帆、庆元夕照等“柴墟八景”辉映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里,社会的进步、繁荣与民生的期待、需求相贯通,如果说柴墟水景街区是价值连城的皇冠,口岸雕花楼无疑就是这皇冠上最货真价实的明珠,而园中普罗大众最真诚的欢声笑语则是这明珠发出的灿烂光华。
这是这个时代最为璀璨的!
写于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