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追梦》是青年作家王轲以游记散文为主的一本综合文学作品集,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作者的母校广西中医药大学以非常高的热情采写了长篇通讯给予介绍,而且在官网上开设专栏,刊发了书中最主要的部分------《美国游学日记》,网友反响热烈,纷纷留言给予赞扬。普遍认为,王轲的游记散文开始回归中国古典游记的传统,以追求不通机巧的传统笔法,强化细节构筑诗情画意,描绘了异国他乡的风俗民情。
重寻中国古典游记的传统
当今散文遭遇边缘化,游记散文的境地尤其尴尬。不少人认为上世纪的“文化散文”表面上勃兴了游记散文的气象,实则淡化了游记的特性。新世纪,互联网将我们带入了“图文时代”,受“不是攻略的游记不是好散文”的观念影响,大量“行走文学”批量制造,相当程度上,文字已沦为图片的注解和附庸。“为什么写”“怎么写”成为当代游记散文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王轲做了很好的探索,并以重寻中国古典游记传统的实践,做出了回答。
王轲的游记散文发夫于高中阶段,他去西安旅游,回来就发表了《西仓档子》一文。
文章中古玩店老板杨明德老人有一个标签式的声音“我说,你停”,老人不为生意买卖,而是以档子的热闹作为愉悦心情的疗养乐园。“老板发财,欢迎再来”的鸟声、顽童们的哈哈大笑和卖“呱啦枣”老头“清热润喉,入口酥脆”的叫卖声等等,纷繁嘈杂,构成了“城里再也找不到其它像这样的地方”,虽然环境脏乱差,但百姓生活不可缺少,很多病人和老人来这个市场转上一圈,“回去心情就能好了”,所以,西仓档子不仅成为正宗西安的招牌,而且赢得了“不知西仓,不算地道西安人;不到西仓,不算正宗西安客”的美誉。
西安有很多景点景物可写,古老厚重的西安有兵马俑、秦始皇陵等,现代化的西安有无人机基地、苹果中心、软通动力等,王轲为什么要选择西仓档子来写?
考察中国古代游记,他们以轻快的笔调描述景物名胜,往往借助景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唐代元结的《右溪记》,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右溪的清新秀丽,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叹。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全文没有抒情议论之笔,但作者那种昂扬奋进的心怀、博雅乐观的志趣以及喜悦满足的感情,全都寄寓在写景叙事之中。
刚在高中阶段学习了中国古典游记传统的王轲,在《西仓档子》的文末给出了答案。“虽说这个档子有着无数的难于融入现代城市管理的弊端,还不说时不时光临的小偷,可西安的公安和城管却给予了最大的包容,据说也只在非典时临时关闭了几天,很快就又恢复生机,而且越来越热闹了。”“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估计也只有西安可以申遗了。”
西仓档子最有西安味道,最有西安特质,甚至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是古老厚重和现代化与当代人生活杂糅交融的,既有无尽的弊端,又有无尽的依赖,更有无尽的回味的地儿,是一个能够重寻中国古典文化传统,追求内外浑融,将个人心灵安顿与对自然、民俗、文化探求相结合的地儿。
西安和西安人民的“最大的包容”让“西仓档子”变成了众多西安人、西安客“欣赏和生活的愉悦”,也使西仓档子成为王轲用包容和欣赏去看景,将心灵安顿在旅途,重寻中国古典游记的传统的游记散文的开篇之作。
正因为作者解决了“为什么写”的问题,所以说,王轲的游记散文,从一开始,起点就是很高的。
至于“怎么写”,也因此迎刃而解。那个“卖鸟的、卖鱼的、卖蛐蛐、卖花的、卖鸽子、卖狗、卖兔子的、卖各类小吃的都聚集在这里”的市场是够乱的吧,但作者的描绘却很整齐,“日杂商品、时令果蔬、针头线脑、日用杂品、小吃摊点,凉皮饴络、油饼油糕、羊肚羊头、牛杂牛筋、衣帽鞋袜、锅碗瓢勺、电筒电池、核桃芝麻、咸菜酱瓜、碟片旧书、修锅补壶、修鞋钉掌、被单床罩”,四平八稳,娓娓道来,因为作者追求的是“个人心灵安顿与对自然、民俗、文化探求相结合”,所以作者以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去描绘,尽管这个档子时不时有小偷,又让送小朋友到幼儿园的家长“跟这个吵了又跟那个吵”才得以通行,当所有的都归结到欣赏和包容的时候,再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的西仓档子也会变得热闹而有序,也会变成杨明德老人等普罗大众愉悦心情的疗养乐园。
追求不通机巧的传统笔法
2012年,王轲考入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学。2015年夏天,学校组织14位优秀同学赴美国督优维尔学院开展医学夏令营,经过层层选拔,作者成为营员,这样就有了《美国游学日记》,这是医学夏令营的文字记录。而在此之前,王轲已经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几篇参观名医故居的文章,这样就有了纪念作者学生时代的作品合集《杏林追梦》。
胡适在他的论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赞扬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时说,“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在这里,胡适赞扬的是一种不故弄玄虚、不张扬浮华,可以洗濯人心,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思考的中国古典散文传统。
对此,王轲也深谙其道,在《美国游学日记•旋转木马》中,作者不弄玄,不蹈空,不滥抒情,宁拙勿巧,宁涩勿滑,他写道:有人说旋转木马是见证两个相爱的人的爱情游戏,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同时坐在旋转木马上,木马就会载着他们到一个完美的天堂,他们的爱情就会天长地久;也有人说旋转木马是追逐、是等待、是无法触及的距离,坐在木马上的人周而复始地旋转,永远只能看到彼此的背影;还有人甚至怀疑旋转木马的爱情,不管那时有多快乐,多甜美,她始终会停,停了,剩下什么?其实,关于幸福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我更理解将俩个人套牢在一起的摩天轮,祝福起起落落的木马带给情侣的甜美和快乐。
再如《西仓档子》中这样的描写: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除去了高调喧哗的叫卖声,只有阳光洒满了的西仓路边的老槐树和法国梧桐树,树上稀少的鸟笼,门前寥寥的顾客,那落在马路上的斑驳的树叶的影子受用着西仓的悠闲与安静。
摒弃技巧,只老老实实,浑朴平实而间杂生涩,偶有才情却无光芒四射,这就是王轲所探索的不通机巧的传统笔法。
强化用细节构筑诗情画意
在《杏林追梦》中,备受读者喜爱的是简洁明了、栩栩如生的描写。比如《美国游学日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作者的描写只有一句话,“远远望去,新航站大楼犹如一只刚刚归巢回首的凤鸟,轻泽的凤羽与晨曦中的天际浑然一体,流线型的造型极具现代风格,又具民族特色。”而《美国游学日记•浦东国际机场》的机场大厅,作者的描写也很简洁,“内拉横梁式的大拱顶使得柔和的光线穿透蓝色的屋顶,大片的杆下拉造成光线下落的效果,有种雾蒙蒙的感觉,穹窿的屋顶与光线斜照下的影子合成一个独特的视角,仿佛一条游动的鱼,而人则成为鱼肚子里的星星点点。”这样的描绘既是一幅色彩鲜明而富有立体感的优美画卷,又是感情浓烈的一首抒情诗。纵观《美国游学日记》,作者没有特意选择所描述的对象,而是依据自己的美学观点、依据时间的先后、夏令营的游览进程,紧紧抓住自然景物对自己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地方加以描绘。
《美国游学日记•在飞机上看云》则靠细节构筑成优美深邃的诗情画意。作者择窗而坐,从容自在地欣赏窗外飘飘的云朵带来的好棒的感觉:“看,那是淘气的孩子在四周翻腾着浪花,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幸福;又像受惊的马群,踏起层层豪壮的黄尘,是那样的豪迈,那样的壮观!而飞机的斜下方那一望无际的云海,一团紧依着一团的云朵,就像堆集在一起的小山,但比山更具有灵性,更富有动态,更令人产生飘逸的遐思;一片推逐着一片的云朵,就像是一排追赶着一排的海波,但比海波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优雅,更具有一份令人亲近的欲望。”
作者精心结构、精心设色、人化自然的描绘,一幅生动的云蒸霞蔚的景观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获得感同身受的审美效应。描绘到此,作者浮想联翩,想起了小时候的遥望星空,想起《西游记》的神仙们,想起了蒋大为《白云白云飘向哪里》歌曲中的情语,面对如此美景,作者情不自禁地用手机记录下来,把自己“与云朵为邻”的奇妙感受迅速分享给小伙伴们!
文字流畅,淳朴透情,思想率真。网友们由衷地给予了赞美。
描绘异国他乡的风俗民情
明代学者、诗人曹学佺在《洪汝含《鼓山游记》序》中写道:“作文游山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为避免这种游记散文中的攻略导游化或方志化,王轲的《美国游学日记》重点描绘了异国他乡的民情、景观,风趣而活泼。
在《美国游学日记•布法罗辣鸡翅》一文中,作者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布法罗时,突然造访了“水牛城辣鸡翅”小吃店,一下子买了10个“辣鸡翅”和炸薯条的故事写起,接着介绍了美国一个城市举办的吃鸡翅大赛的新闻事件,有一位名叫莫利·斯凯勒的参赛者最终以吃掉363个鸡翅而取胜,获得了奖章、冠军戒指和2万2千美元(约合13万5千人民币)的奖励,让人忍俊不禁。在《美国游学日记•龙舌兰花语》一文中,讲述了“为爱付出一切”龙舌兰花语神话的来源,字里行间透露着古老的北美高原上人们渴望和平的意志。而在《美国游学日记•愈合花园》一文中,作者描绘了当地人民实现自我预防、自我新生,在体会自然世界简单而有效的自愈能力的同时,享受精神的慰藉与反思的情感经历。作者写道:“头顶紫花、身着绿装,借着春天用力成长,用绿装扮草地,用紫提升品味,在静默中摇曳、聆听、思考,自生自灭重生茁壮,顽强地生长,这就是愈合花园带给游客的花语。”
《美国游学日记•精致静谧的城市》中的布法罗市街景更是令人难忘:街头的建筑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与美国政治、经济紧密相连,美国联邦调查局、汇丰银行等总部都曾在这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它们的外墙饱经风霜,已有些斑驳,给人一种沧桑感,但那房前的圆柱和屋檐下美轮美奂的雕塑,却难掩昔日的富丽堂皇。我不禁想起了俄国文学家果戈理的名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还依旧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