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怀军的头像

康怀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2
分享

青泥飞仙

康怀军

何其有幸,略阳的两座山岭,居然站着两个巨人——两个唐诗里的巨人。

一个是李白,他站在略阳西边的青泥岭上,昂着头,双手在腰,丰神俊逸地望着略阳东边的天际。似乎正在吟诵那首传唱千年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诗里,写着无边的豪叹,写着无边的悲怆。诗外,更是无穷无尽的抗争意识,无边无际的奋起精神。一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奏。一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觉醒。

青泥岭下的枇杷寺留下了李白杜甫手植的两棵银杏树,参天的古木,见证着巨人的足迹。但是,杜甫只是粉丝,他在盛唐,既没有官声也没有诗名,即使后来的杜甫忽然之间名声大噪,而且爬上了诗圣的位置,几与李白比肩,甚至有人抑李扬杜,但在杜二的心里,一直都是在仰望着李白。李白,是他心里永远也到不了的高度。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积极向上的精神、宽解豁达的胸境,瑰丽超然的诗篇,照亮了大唐,照亮了古今,照亮了杜甫,成就了宋元明清以来……不计其数的诗人、文人。千年以来,已然成为了中国人血液里、基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一万年后,十万年后,李白,依然还是中国诗歌巅峰之上顶天立地的精神巨人。

成就李白谪仙人的,是那位官至太子宾客,一脸乐呵,比着剪刀手,问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贺知章贺师爷贺老爷子。但第一个给太白师傅当面点赞的却是官至大唐宰相的苏颋苏廷硕。19岁的李白,有了苏颋的赏识、鼓励和指导,才有了后来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出盆地,书写大唐最华丽的篇章(许永强《 苏颋 李白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开挂人生。

也正是这个苏颋的一首诗,给略阳带来了另外一位巨人。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陈平路上的飞仙岭,地处略阳城东的接官亭镇。传说是徐佐卿化鹤飞翔,被唐玄宗御矢所伤,后玄宗避祸幸蜀,缘壁得箭之地,也是徐道士修行之处。明朝兴州知县申如埙题写的飞仙岭灵泉古寺碑被发现之后,对接官亭文史研究多年的朋友提醒我,说苏颋这首诗里一些细节,以及和接官亭的关联,值得注意。

飞仙岭和分水岭貌似相连,拔地而起,直上云霄,绵延起伏,雄绝天地,和青泥岭恰在伯仲之间,遥相呼应。其山之西是嘉陵江流域,其山之东就是汉江流域了。

诗里的细节是那句“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陈者,陈平也。西汉的开国元勋。萧何负责粮草,陈平负责开道的那位陈平,历史上和张良、诸葛亮齐名的那位陈平。

司马迁的《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陈平就是位列三十世家的人物。

《史记》的原文说,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接官亭陈平水、陈平道的来历,皆来自于陈平。苏颋这句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翻译过来就是,邑祠还是汉朝的邑祠,水和路已然改作了陈平的名字。

唐朝人对汉朝是仰望的,一如杜甫仰望李白。朋友说,接官亭的来历应该和陈平有关。大唐的宰相用陈平来自况,发出了“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的感叹。后来的官员,便自然而然要去拜谒陈平,以示忠诚。久而久之,成了惯例,便有了接官亭,与之临近的方骞驿亦是可供小憩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陈平的忠祠变成了灵泉寺。延津申如埙知略阳期间,到灵泉寺当是常态,留下万历乙卯的碑刻,算是一件功德。但真正功德最大的,还是苏颋。李白因了他的鼓励,成为了诗仙,以巨人的身姿站在略阳西边的青泥岭上。陈平因了他的一首诗,再次回到略阳人身边,以巨人的身姿站在略阳东边的飞仙岭上。两位巨人,给略阳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这样来看,苏颋,更是略阳的文化巨人。

他似乎正在由秦入蜀,一路还在低吟: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