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永红的头像

杨永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03
分享

一次科考斩断了他的命途

最近在读晚唐诗人温庭筠,读到他与科考的那些恩恩怨怨,读过后先是笑,而后阵阵悲凉。

说的是咸通七年,长安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是国子助教温庭筠,参加考试的一千三百余人中,有五百人是官员子弟,八百人是平民子弟。

作为主考官,不外乎难逃当时的潜规则,各种建议以及意见塞满了他的双耳,因为他太了解当时考场的一些暗箱操作,也太熟知布衣与绫罗之间,隔着的岂止是一张纸上诗赋与诗赋的距离。他貌似温和地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至于倒底听没听进去,听进去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温庭筠极具才情,然相貌丑陋,仕途也极具坎坷,但最具嘲讽的当属他的科考经历,他满怀希望能够凭俱才情一展鸿图,命运似乎也眷顾到了他,终于在二十八岁时的京兆府考试中夺得第二名,可在接下来礼部任命官员的复试中,因他被卷进了朝廷讳莫如深的党争之中,莫名被“弃考”了!

他索性弃长安远走异乡,四处游历了八年后,依然觉得内心无所依托。这期间,他写下众多辞藻华丽,秾艳精致的诗词,教坊与市井争先传唱,“花间派”词祖的声名已在坊间悄然崛起,但若不把这一腔才学问鼎科举,仍然觉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辜负,三十六岁的他玩够了后,又杀回长安,并一考再考,整整考了又一个八年。他只是要凭借手里那支秃笔为自己问个前程,谁曾想,自己的前程没问到,却凭借那支秃笔为许多人谋到了美好的前程。

起初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恍然大悟。四十四岁那年索性大乱科考,竟同时替八人当枪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闹到皇帝跟前,皇帝自然大怒,中间牵连到的人贬的贬,罚的罚,所有温庭筠代为答卷录取的考生全部作废。接下来皇帝给他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圣旨:他被贬官至隋县做县尉!要知道,温庭筠从未做过官啊,他从未领取过李氏江山的半纹薪酬,何来被贬之说?皇帝之心,温庭筠不敢问也不敢说,人生过半,他竟以这样一种近乎虐杀才华的方式,谋得了一官半职,他大发感慨之余,还是担了个莫须有的贬谪之名兴冲冲去上任了,数年后升任国子助教。

可是,他骨子里倒底是清凌的。他可以违背意志借有门道的官宦子弟当枪手来抒发才情,却绝不允许自己终得主考官之职、能为真才实学的学子们谋取公平公正时,将职权玩弄于股掌。那像一根刺,一直刺痛着自己的命脉。那些委婉的建议或者暗示他根本不屑一顾,他知道自己选择了一盆火,并且会引火烧身,但他就是要抡圆了那口气脉、他就是要以己之力向不公的科考发起讨伐,他将中了进士的诗作三十余篇张榜以振公道,结果触怒宰相,将大唐的江山震得一晃三晃!

可想而知等待他的结果会是什么,也可想而知等待大唐的结果是什么。

温庭筠这次名符其实被贬方城县尉,病死途中。

这之后,大唐勉强又撑了四十年,而后亡于各种战乱纷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