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军的头像

何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28
分享

宜春古桥连载

2012年的春天,跨越千年历史的“沙陂桥”终于寿终但非正寝地消失了,它不是自然倒塌的,是被新修的钢筋水泥桥取代了它的位置。市民没有多少感伤、也没有甚么留念,它就这样静静地消失了。可是喜欢怀古的我终于感觉惆怅,因而有些黯然神伤,默默地翻阅去年拍的图片,不曾想这座石桥这么快就加入了宜春的老照片行列。


“沙陂桥”的消失,促使我越发关注宜春石桥。一座一座分散的石桥,人们司空见惯,甚至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但是如果在一个区域集中存在一百余座石桥,那就非同寻常。


中国石桥江浙最多,江浙石桥绍兴最多。江浙的石桥蕴含丰富的诗文典故,被当地政府和百姓当成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就其建筑特色而言,造型多为半圆型和圆弧型的高拱桥,步阶长桥面弧度大,有桥额、桥碑、桥栏、望柱、桥亭等附件,还有拱券对联石、遮雨石、龙头石、抱鼓石等装饰。

与婀娜多姿的江浙石桥相比,宜春石桥建筑风格实在太简朴:步阶短桥面缓;两拱以上桥基为厚墩,迎水方有分水尖,尖头有浮雕蜈蚣;没有附件、装饰,大多数桥名也没有;甚或宜春的任何一座石桥,既没有赵州桥的高贵、卢沟桥的雄伟,也没有江浙石桥的华丽,人们有时根本就视而不见。宜春的石桥古朴实用,大多分散在乡村僻野的河道或溪流之上,迎来送往的是日夜劳作的村民,而非官吏、诗人抑或商贾,所以历来少有文人咏叹。但在我看来,无一例外地反映宜春人最淳朴的文化精神:修桥铺路,积德修福。

最近终于看到一首涉及宜春石桥的古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大雨宿仰山》:“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据说当年范成大寻访宜春仰山,遇大雨夜宿寺中,次日放晴诗人出山,在獭径小道吟此诗词。诗中的一个“皴”字说尽了山林荒野中这座石桥的古朴苍劲,对于我们来说,寻访石桥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远离城市贴近乡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保留一份淳朴。

作者  何军


可能多少受了点宜春隐士文化的熏陶,对石桥寄托了某种思绪,2012年6月份,我开始了宜春石桥的寻访,进行图片拍摄和笔记工作。在一个又一个周末的早晨出发,我怀着如此急切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徒步寻桥之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步行四个小时,从袁州区三阳镇中心沿三阳河步行而下,经蔺坊、过厚村、到枫林,拍摄了五座石桥。要完成百座石桥的图片拍摄和笔记工作,工作量很大,在寻访的过程中又总能发现了市志资料中没有记载的古石桥。

2013至2014年,手头积累些资料之后,却一直没有动笔,因为我不是桥梁专家也不是民俗学者,怕贻笑大方。承蒙《西赣文化》主编刘密先生和编辑部主任吴根绍先生的青睐,2014年连续两年在《西赣文化》刊载了古桥笔记,宜春日报《月都早刊》随后亦连载四期。


2016年春天,终于结束了一个人的古桥采访。

画家   严兴河


      在宜春,有一位这样的书画家,他的天天要画画,就如同天天要写作的吴静男教授(吴根绍笔名)。严老师是一位独具匠工精神的国家级版画大师,一位寻找城市灵魂的旅者,一位高级别的宜春文化老贵族。严老师从宜春电影公司退休,又重新上岗。某日,我试着邀请严兴河老师一同去画古桥,不料想,他的兴致远超我于古桥的痴迷。2016年,从3月持续到6月,两个人,一部车,几乎天天行走在宜春市各乡镇,探古道、寻古桥、问村史、查家谱,跋山涉水,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乐此不疲。国庆节假期,我们在六天时间里连续奔波,跑遍了宜春市辖区的其他九个县市,严老师画了100多座古桥,而我对这些古桥的年代、建筑、人文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后来,严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古桥是历史的佐证,这些遗存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现在我们去拍、去画、去写,应该是一种抢救性保护工作,虽然辛苦一些,但很值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