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孔庆贵的头像

孔庆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4
分享

花香菏泽

菏泽,古称曹州。尧都于此。舜生于此。有刘邦登基的堌堆。有黄巢起义的点将台。这些足以证明,菏泽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而让这座古老城市更加璀璨的却是因了一朵花。

这朵花就是--牡丹!

曹州牡丹久负盛名,远到隋,兴于唐,盛于明清,怒放在今朝。其名声远扬海内外,香溢四海,颇受欢迎。历经三十三届花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菏泽“中国牡丹之都”的地位。

我与这座城结缘于80年代初期。父亲被爷爷奶奶手中的情感线绳,从东北的林区,像收线的风筝一般给拉回了山东,落户菏泽。那一年我上高一。

那时候这座城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一座破旧不堪的农村样子,周围房屋低矮,满目疮痍;道路泥泞,昏暗逼仄,苦不堪言。幸好有一条东方红大街,才沾染了一些城市的味道。这条街虽不算宽,也不算长,但它却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繁华繁忙,承载了菏泽几代人的记忆。

 一晃到了2000年,菏泽地区更名菏泽市(地级),原菏泽市(县级)也随之更名为牡丹区,菏泽,这才成了名副其实的“牡丹之乡”。

这座城被冠以牡丹之乡的美称,实至名归。据《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绝非今人杜撰。每年的谷雨前后,近1600亩的曹州牡丹园内,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九大色系,1237个品种,80万株竞相绽放--“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园内的两尊亭亭玉立的汉白玉牡丹仙子,一个叫“葛巾”,一个叫“玉版”,姐妹俩和凡人结为伉俪,曾留下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聊斋志异》中记载:河南洛阳人常大用听说这“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神往。有一年春天专程来曹州观赏牡丹。在寓所,有一牡丹仙女葛巾晚间和他私会,两人结为伴侣,并同回洛阳,后来葛巾的胞妹玉版,又嫁给大用的弟弟大器。两对夫妻男耕女织,恩恩爱爱,日子过得挺美满。一年后姊妹俩各生下一男孩,全家欢喜。但大用不知怎么起了疑心,来曹州查访底细,发现葛巾和玉版都是牡丹仙子。天机泄露,夫妻感情破裂。葛巾和玉版一怒之下离开常家回到曹州。这就是“葛巾”和“玉版”两种牡丹的由来。后来牡丹乡人民在牡丹园中心专门修建了“葛巾”和“玉版”亭。在碧绿的垂柳掩映下,游兴之余在此小憩别有一番情趣。

如此说来,洛阳与菏泽牡丹早有渊源。有人说“菏泽牡丹甲天下”,也有人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更是有人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甲洛阳”,我想,这大概是两座城市的家乡情怀和宣传的噱头罢了。其实,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是同根同源,两者各有千秋,却同样美丽动人。她们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今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主题是“花开洛阳,青春登场”,旨在展现洛阳牡丹的魅力和年轻人的活力,彰显的是“十三朝古都”牡丹文化旅游产业的辉煌;而今年的“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花开盛世”,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走的是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潜心深耕一朵花、培育一条链,推动牡丹种植、加工、商贸、文旅等深度融合之路。已是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让中国牡丹之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延伸。

这座城,从1992年成功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就以一曲高亢的《牡丹之歌》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唱响了菏泽的牡丹产业、经济发展。到如今,成功举办第三十三届“国际牡丹节会”,更是以网络平台、数字化传播的秒杀速度,让菏泽牡丹的知名度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让菏泽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我与这座城相依相伴了四十多年。期间,作为农行人,我先后参与了一家牡丹园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一家加工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一家高新企业的“科技易贷”贷款业务,为菏泽牡丹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如今我眼中的这座城,再也不是当初我看到的那破旧不堪的模样,而是,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明亮,水草丰盛,牛羊肥美的新景观。漫步其中,天空澄明,河水清清,杨柳依依,鸟声欢歌,处处是一派温馨和谐的好景象。更是有航空、高铁、高速、水运立体交通新格局的建立,为菏泽经济的腾飞注入了一种新动力、新机遇、新空间!

一座日新月异的崭新城市面貌,一颗冉冉升起的鲁西南明珠,必将吸引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来“花香菏泽”赏花、投资,共建大美菏泽!

如今的牡丹园,人文景观喜人,人文文化浓郁,给万亩花海增添了更加多彩、更加丰富的新鲜元素,让八方游人流连忘返,醉在菏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