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文财的头像

康文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4
分享

初见大仚

第一次走进大仚这个村子,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间总觉得什么时候来过,但又记不起来。

大仚位于巾石与碧洲两乡交界处的一座大山里,被茂密的树林怀抱着,一条潺潺的溪流傍村而过。

远眺,浓郁的古老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村子依山而建,一幢幢老屋高低错落、土墙黛瓦,别具风采。山脚下的小溪里,几只白鹅、麻鸭浮在水面。

小桥流水有人家,整个村子就如遗世独立的江南佳丽,“藏在深闺人不知”。

贾平凹在《静虚村》中写道:“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大仚,就是这样一个既清静又古朴的山村。

我抵挡不了这诱人的景致,提着相机,过了小桥,顺着逶迤而上的小道向村子中走去。

小溪里的白鹅和麻鸭看到有陌生人经过,“嘎嘎嘎,呱呱呱”地引吭高歌,就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透过树叶打在小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水泥和石板铺成的小道,迂回曲折。石板上落叶片片,石板间青草丛丛。

我拐进右边那个岔道,来到最低处那栋房子的院前,很显然这里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野草在窗前阶下疯长,一只蹲在木栅栏上晒太阳的野猫看到我的到来,快速逃走,躲在远处用警惕的双眼盯着我。在几扇门窗摇落的屋檐下,还码放着几排整齐的柴垛。

想来,屋子的主人还没有把这里的日子过完,就匆匆地离开了,只剩下破败的老墙还承载着时光的记忆,如今时光也将它们一片片地剥落了。青青的石板路上,人的脚步走近又走远,只有无言的时光停留在这,不问因果。

我沿着台阶再往上走,来到山腰的一栋老屋前,看到了一对老夫妻。老夫人坐在屋檐下清理竹篮里的青菜,老头子坐在堂前坪场一个树墩上吸烟。堂前的阳光温暖而安祥。我走过去,搬了一条板凳坐下,和他们聊了起来。

老头姓杨,叫杨华安,1953年生,今年68岁了。两个儿子,大的在县城做事,小的在杭州务工。从他挂在厅堂的相片里,知道老杨还是一位有文化的人,遂川中学高中毕业。由于国家的“十年动乱”,他没有走出这座大山,始终留在这里,县里有多位退休的局长都曾是他的同窗。老杨,做过大仚自然村的组长。

老杨告诉我,大仚是巾石乡银村的一个自然村,原来有十多户人家,近一百人口,由于交通不便,后来都陆陆续续外迁了,平时,就他夫妻两人住在这里。只有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村子里外迁的人偶尔会回来种种菜,养养蜂,或打理打理那闲置的老屋。

早先,大仚的村民过得很安逸。春天,山上百花盛开,特别是那大片大片的乌桕、柃木、杜英、拟赤杨,都是南方蜜蜂最好的蜜源,家家户户都放养着数十箱蜜蜂。夏天砍毛竹,秋天摘油茶,冬天挖竹笋。一年四季,大山里季季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后来,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再加上国家的深山移民政策,一户一户都先后搬到圩镇去了。

杨华安说,在山那边的云岭新城他也买了一套房子,但山那边,他没有地,连种棵白菜的地都没有。没有地,夫妻俩就闲得心里不安落。新房给了儿子,他们俩又回到了这大山里。

这个村子都姓杨,一百多年前,从广东一路迁居过来。以前人口多的时候,元霄节前后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清明也会一起祭祖、聚餐。任何一家的红白喜事,乡邻乡亲都会主动向前帮忙,村子里每年也会热闹那么几阵子。现在,人都走了,房子不要了,田地不要了,村子里的热闹也不要了。

老杨讲这些话的时候,目光空洞而遥远,黑红的脸上沟壑密布,这是岁月犁出的沧桑。一辈子被土地养活,怎能理解没有土地的日子。一辈子都生活在热络熟悉的环境里,怎能习惯“对门不相识”的城市生活呢。至今,老杨还怡然地生活在大仚,放鹅养鸭,种菜挖笋。

或许,不久的将来,老杨两夫妻离开大仚之后,大仚自然村将在风里关上最后一扇大门,大仚的历史也就会戛然而止。

起身离开老杨,继续向村子里走去。我再也没有看到村民的人影,那留下的一幢幢老屋也褪去了当年的光鲜,但屋内的神台、方桌、板凳,还有那落满灰尘的木板楼梯,厨房中的大灶、水缸,里里外外都是主人的痕迹,依稀承载着生活的印记。

我慢慢地走着,用相机记录下那个属于大仚的旧时光。我清楚,任何事物的存在与消失,都有其定数。大仚和众多藏在深山里的老村子一样,逃脱不了被遗弃的命运,终将雨打风吹去,但我会尽量用自己的风格去记录去拍摄,去保存那一份记忆。

若干年后再回看当时拍摄的照片,可能照片中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但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当时的那份感动,也希望观者能从中读到一种淡淡的诗意和浓浓的乡愁。

走着、看着、拍着,不知不觉,我就在大仚逛了近三个小时。又到了该离开的时间。

对于大仚,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能全面了解它的过去,也无法准确预测它的将来。但大仚的影像已存在我的相机里,听到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我上了车,远远的又传来一阵“嘎嘎嘎,呱呱呱”鹅鸭的叫声,这种声音在这静谧的山谷里显得那么亲切、悠远,牵引着我的灵魂。

虽初见,如重逢。大仚,我还会来的。

【后记:这个村子虽然偏僻,但淳朴、静谧,保存完好。通过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的传播,带来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后来,县里拍摄电影《红色裁判》,也曾在这里取景。2022年夏,我陪同我国著名书画家毛国典先生等一行专程到大仚采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