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西子湖畔,山清水秀,游人如织。踏着爽朗的晨风,我们决定行走出门,去观访一下被称之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龙井问茶”。
早就听说过“天下茶道,龙井最佳”的说法,现在终于有了可以身临其境的机会了。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当品尝过龙井茶时,就曾赞不绝口,并被钦封为“御茶”。直到现在,龙井茶还在源源不断地供给着京都。
徒步走过“九溪烟树”,便进入了一片高大挺拔的云杉树林,三、四十米高的杉树撑着稀疏的枝叶,宛如一柄柄天然的擎天伞盖,为行人遮住这七月的如火骄阳。山间的小路象一条细细的飘带,在寂静的山林中蜿蜒着伸向远方,如此佳境实是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们一行人说着、笑着往前进发,不过多时,便从后面气喘嘘嘘地跑上来一个年龄约二十六、七岁的姑娘。不等来到跟前,姑娘便先行开口问道:“你们是来旅游的吧?我是当地人,如果猜不错的话,你们是想去品茶的喽?那我们便是同路,正好还可以给你们当一次业余解说员。”
莽莽撞撞的我们本来是人地两生,不想从天上掉下来个“向导”,我们一时好不开心。
走到了一起,我们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一下姑娘。藕荷色的衬衫,下摆绕在裙带之间,清风徐来,飘飘摆摆,和清秀的身材配在一起更加显得风姿绰约。乌黑的长发在腰间和着那轻盈的步履,微微摇荡。看长相如花似水,听声音如歌如吟,俨然一朵出水荷花颀立在我们中间。看着姑娘,我们不禁暗自惊叹,都说苏杭二州出美女,果不其然。起初我们想询问一下她的名字,不知是姑娘听错了还是什么原因,她顺口答道:“杨梅岭。”当后来我们知道这原来是她家所在地的地名时,才知道其中有误。但我们也并不再去问她,索性直呼她“杨梅岭小姐”。
听我们这样叫她,姑娘嫣然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小姐,你们知道茶花女吗?我就是喽!”她告诉我们,她的父母都是茶农,她和哥哥也都是做茶叶生意的。
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出了丛林,眼前的世界顿时开阔起来,一望无际的层峦叠嶂,一行行茶树郁郁葱葱,好似梯田一般地遍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姑娘指着茶树对我们讲述着。采茶贵在采好茶,最佳时节只有四月一日这一天,第二天就不如前了。她一边讲着、一边做着,我们以前还只是在电视片上才看到过这采茶的动作。姑娘的手又灵巧、又轻快,仿佛两只蝴蝶飞舞在茶树枝头,一会儿的工夫,就采了一大把。
进了村子,姑娘带我们去看茶叶的加工制作。深深的烘炒锅架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上,几位茶农用那结满厚厚老茧的手在灼热的锅里边搓边炒。真的是令人难以想象,那手居然要承受两千度的高温。可见得来美好的东西无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接着,她又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几只大杯子摆在桌子上,热情的姑娘为我们每人沏上三大杯茶水,分别用了上、中、下三个等级的茶叶。我们所常喝的一般都是中、下等茶,至于上等茶是极为少见的,就算是在产茶地也是为数不多的,而极品茶据说还是少女用嘴唇衔下来的呢。真是不喝不知道,几杯茶水下肚之后,顿觉一股清香气息萦绕不绝。好茶,好茶呀!
临别时,姑娘又重新整理好衣服说:“我送你们吧,有条山路可通公路的。”接着,她就不顾我们的婉言相谢,径自前头领路去了。爬上山岭,一走就是五、六里。终于,我们看见公路了。姑娘站在高坡上,挥着手,用甜甜的笑意与我们相送。我们无不为姑娘的淳朴、热情、好客所感动,连深切的呼唤也从心底泛起。
再见,杨梅岭小姐!
再见,杭州茶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