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有一古村落,名曰石山孜。此村落呈东西走向,西部多为杨姓,东部多为刘姓。
村旁有一石山,巨石嶙峋。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
石山,当地人叫它飞来峰。
那日,我登上此山。好友刘世界手指一块巨石问我,永夫老哥,你仔细看看,石头上有啥。是和淮北别处的山石有所不同,上面长满了石花,如同芝麻均匀的撒在上面,这就是刘世界津津乐道的“麻岩石”,坚硬无比,无论是钢钎还是钻头,在它面前都束手无策,故一直以来,飞来峰还保留着远古时代的风貌。
永夫老哥,你知道吗,刘世界带着我穿梭到了他的少年时代。
夏天晚上,闷热,和小伙伴带着苇子席爬到山顶上乘凉睡觉。人多,热闹,三五一堆拉闲呱。聊着聊着,大家都不吭声了,原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杨来了,他的腋下挟着一个麻袋片,大家喜欢听他神侃,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老杨开讲了:话说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那是一杯纯高粱小酒下肚后,摇头晃脑,记忆库里的《三国志》又蹦出来了。“老杨,老杨,啥啥啥,不要拽,请讲大白话……”枕着麻袋片,老杨在布鞋帮上磕磕老烟袋。就是说刘备近一米八的身高,手臂垂下来能到自己的膝盖,自己能看见自己的耳朵。“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能不能说说咱屁股下面的飞来峰。”有人提议到。
好嘞,老杨在身边的石头上又开始磕他的烟袋锅子,轻轻的,他不敢用力,那身旁的麻石岩可是大力精钢石。
老杨咂咂嘴,又开讲了:玉皇大帝养了十只火兔,它们的任务就是早上升起,傍晚落山,轮流值守,给世界万物以温暖和光明。时间久了,十只火兔不再本本分分,一只火兔在天上,太孤单寂寥了,于是一起升空,嬉戏打闹,可黎民百姓遭殃了。哀鸿遍野,饿殍满地。
二郎真君目睹人间惨状后,怒不可遏,驾雾腾云,担起两座大山追赶太阳去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九只火兔压在了山下。大功告成在即,还剩下最后一只火兔,杨二郎乘胜追击,第十只火兔就在眼前,恰在此时,他感觉鞋里有个东西硌脚,神力无法充分施展开来。于是停下,把鞋脱下在扁担上磕了一下,掉下来一小块石子。姑且不说这块石子,那火兔哪里去了,原来趁二郎神磕鞋的功夫,倏忽一下跑进马齿苋丛里藏了起来。
马齿苋告诉火兔,因为它们的顽劣,致使民不聊生,可人间又少不了温暖和光明,它会上天宫奏请玉帝赦免。自此,火兔痛改前非,恪尽职守。人间有了光,有了寒来暑往,有了昼夜更替。马齿苋有恩于火兔,在阳光下曝晒几天,即便干枯,一旦有了雨露的滋润,照样重生,用不了几天,萌生新芽,鲜活如初。
坦荡如砥的飞来峰峰顶,众人皆醉了。
老杨清清了嗓子,嗯哼嗯哼……接着神侃。
大家都听好了,二郎真君鞋里磕下来的那块石子,就变成了我们屁股蛋子下面的石山,就是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的飞来峰。大家知道吗?咱们的村子原来压根就不叫石山孜,叫扁担庄。为何杨姓居多,这也不要我多说了吧。
不对啊,众人里有个小伙子反驳道。传说这座石山是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
老杨猛吸了几口老烟袋,咳咳咳……咳咳咳……
扁担楔子,你可拉倒吧,有的记载胡诌八扯,你也相信,我知道你小子读了几本书,可尽信书不如无书,怀疑与学问,你懂吗?我还看过这样的传说呢,说咱们的石山是从山东峄山飞来的,说啥泰山伟,黄山秀,不如峄山的大石头,可峄山的石质和咱的石山不是一类啊。
永夫老哥,你注意脚下,咱去看看几处景点,毕竟耳听为虚。
这是牛鼻子窟,曲径通幽,一孔进,一孔出,比相山庙山坡上的牛鼻子洞神奇多了。
这是锣鼓洞,你试试,用石头敲击一下,能发出锣鼓的声响。击鼓前进,鸣锣收兵。锣鼓声音共振,神乎其神。
你看看这里,镇海神珠。眼前一个硕大的麻石岩石球,栉风沐雨,见证华夏五千年文明。
还有呢,这是杨二郎的脚印……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北有连亘数里的青龙山,蜿蜒曲折的濉河,山水一色。南有九顶凤凰山一重一掩,老虎山危峰兀立,如诗如画。
下山了,回望。山上多灌木,楮桃树、楝树、桑椹、山枣、荆条等,不假土壤,咬定山石。
山脚下,我仍沉醉于二郎担山撵太阳的神话故事之中。
永夫老哥,你看仔细了,石山孜遗址,2013年,这里,就是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扁担庄,石山孜,飞来峰,对研究淮北地区新时期早期文化面貌及探索淮河流域史前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
看看眼前的刘世界,这位发明家,这位农民,我感触颇多。
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绝句——《登飞来峰》,那是他在浙江绍兴,站高望远,诗兴大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我呢,伧夫一枚,唯有假借濉溪王振鲁先生的《题赵集石山飞来峰》一诗,表心达意了。
天外飞来一险峰,
纯石如铁入云中。
二郎肩负青山去,
此处独留仙脚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