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与之的头像

罗与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2
分享

驻村第一书记

“走进樊祥村,让人好欢欣。贫困帽已摘,村庄又洁净……”

踏进湖北武穴市花桥镇樊祥村,只见一群喜形于色的妇女身着彩衣,正在文化广场上自娱自乐。领头的妇女名叫吴艳梅,这个顺口溜便是她的即兴之作。

吴艳梅自小喜文艺表演,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她兴致勃勃告诉我们:以前的樊祥村,真个是晴天钉人(硬泥土),雨天拉人,出门没有一脚好路,是个鸟雀不拉屎的穷乡僻壤。自从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李钢后,短短的五年时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前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削尖脑袋也想不到现在有这么漂亮宽敞的广场,那时连个开会的地方都没有啊……

见到李钢,是在村里扶贫车间。他正一身汗湿,手把手指导一名员工制作精致包装袋。看上去,他有些腼腆,根本看不出是从城里下派驻村的干部。村支书朱汝益谈起他,赞不绝口。

2015年,受市委组织部派遣,李钢任樊祥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一打听,在该镇41个村中,樊祥是最穷的一个,村里集体财产连块瓦片都没有!

怎么办呢?是夜,月朗星稀,李钢却失眠了。他索性翻身起床,点燃一支烟在村头来回踱步。想起市委组织部长在临行前对他的殷切希望:党组织派你到贫困村任职,就是要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

一个只有2200多人的行政村,就有357个贫困人口,要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必须上措施,出硬招,使贫困村早日出列!

李钢打从进村以来,就把自己当成村里一员了。村里所有贫困户家庭,住在哪个塆,家里有几口人,因何贫困,他都了如指掌。哪家小孩在哪个学校读书,哪家的大人在哪务工,从事什么行业,家里收入来源,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村里老百姓说,“送米送油,不如送个好支部”。李钢回忆当时的情景,动情地说,“这体现了群众对我们驻村工作队、对精准扶贫工作、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殷切期盼。而支部好不好,关键在于党员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说干就干。李钢认真落实“党员中心户”作法,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在遵纪守法上当好带头人,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当好监督员,在社会稳定上当好调解员,在文明新风树立上当好倡导者,在抗灾救灾上当好急先锋,在精准扶贫上当好领路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李钢清楚的记得来樊祥村的第一天,途经刘寿大塆时,只见吃水塘边堆满生活垃圾,臭气熏天,很多村民却围坐在大树底下抹牌赌博,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正所谓“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这让李钢心底一沉,这种落后面貌必须改变!

走出村头,又见两个村民正在桥头上扯皮。李钢赶忙上前进行劝解,他观察到这座桥活像个风烛残年缺牙少齿的老妪,破败不堪。但这座桥是一方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两摩托发生相撞也因桥面太破太窄而起。李钢心想,若不及时重修,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有道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必须先架桥。但钱从何来?村党支部会上,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李钢身上。李钢从容地说,“一是向上面争取一点,二是动员村里在外致富的老板捐助一点,三是承包老板带资一点。”

“三点论”在村里引起很大反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不久,就筹聚到了100多万元资金,将村民出行的2座危桥进行了彻底整修,同时对原有的进村公路进行拓宽和路面硬化,并将村里9个自然塆的道路全部铺上了水泥。李钢带领村里的劳力天天忙碌在工地上,老婆见他长久未回,便来一探究竟。她来到筑路工地,见到又黑又瘦的丈夫,简直不敢相认……

要使村里贫困户尽快整体脱贫,必须出硬招,发展产业。通过引进绿康再生稻种植,吸收部分贫困户入股入社,免费供种供肥和代购代销,带动34户年增收8万余元,户均增收2500元,实现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还有光伏发电项目,前年已建成并网发电,年创收5万余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为解决一些贫困户家庭不能外出打工的困难,李钢及时跟单位反映,通过协调沟通,引进市内一家企业在村里设置扶贫车间,安置14个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仅此一项户平年增收25000元以上。有个名叫蔡菊春的妇女,由于家里贫困,导致对生活丧失信心,成日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寡言,也不与人交往,悲观厌世。李钢上门了解这一情况后,耐心开导劝说,使之树立生活信心,并把她安排到村扶贫车间做工。她简直不敢相信在家门口能打工挣钱,直到当月发放3000块工钱时,她数着数着,便数出了泪花花。从此,蔡菊春变得开朗了,成日天有说有笑,跳舞,唱歌和村里举办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与。

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李钢总是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组贫困户朱富国,妻子和大儿子智障,小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又惨遭车祸死亡。老朱多次找相关部门,毫无结果。李钢得知情况后,与结对帮扶干部一起,联系司法部门为老朱提供法律援助,多次进行交涉,为朱富国家争取到了赔偿金,使他能安心生产和生活。原本打算辍学去打工的小儿子也安心学业,并立志学成后,报效家乡。

贫困户朱桂银的妻子患有癫痫病,意外掉落水塘被淹死。李钢得知情况后,上门帮助料理后事,并告知朱桂银,政府已为贫困户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并和朱桂银一道跑人寿保险公司争取到了理赔金。朱桂银动情地说:“不是李钢书记帮助我,我哪里知道还有赔偿啊。”

近几年,在李钢的争取下,村里所有贫困户家庭通过光伏发电、绿康再生稻和扶贫车间,使之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为11户贫困户谋取了公益性岗位,为14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20家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在全村兴建文化广场3处,重修提水泵站7座,整修各个自然塆大水塘6口……

令人兴奋的是,全体村民精神面貌发生质变,现在鲜见抹牌赌博现象,而是有空去村里图书室,去百姓舞台,去跳广场舞。村里的综合目标考核,由全镇倒数几名跃为前列。特别是97家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一同奔向致富之路。

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和毅力,樊祥村的面貌发生嬗变:村民出行是宽敞的水泥大道,村委有了办公大楼,兴建了百姓舞台、文艺广场和文化长廊。村民在劳作之余,便聚集一起,或跳广场舞,或唱文曲戏,或红歌劲唱,呈现出一派祥和、欢乐景象。

吴艳梅也是一个贫困户,丈夫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她一人承担三口之家重担。吴艳梅被安排在扶贫车间打工,每月能挣3000元,加之田里收入,家里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天每天,她都要参加广场舞,有时还舞文弄墨,写上个四言八句,自编自演。这不,她又站在百姓舞台上,声情并茂地唱起来:

说樊祥来道樊祥,

樊祥不是旧模样。

自从来了好儿郎,

他的名字叫李钢。

筑桥修路清池塘,

修好泵站建广场。

村容村貌大变好,

一心为民领头羊。

我们一齐谢党恩,

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