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与之的头像

罗与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2
分享

新闻巨擘郭超人

郭超人,新闻骄子,一位从偏远小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凭着一支如椽大笔,谱写出人生壮丽的诗篇。我与前辈郭超人同为湖北武穴市花桥镇人,我出生地罗家垸与超人先生出生地郭永年垸隔畈相望,幼小时便听说对面垸有个人很了不起,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心里很羡慕,所以十分崇拜,并当成我学习的楷模。如今斯人已逝,却风范长存。每每回想起他回家乡武穴见面时的情景,不免泪眼模糊。

郭超人自走出武穴后,先后2次返回家乡。第一次是在1987年的秋季,他轻车简从,回到武穴梅川高中,那是他的母校。那次我在外参加笔会,未能谋面。回来后听人介绍说,郭超人到当年他的教室、寝室(南斋36),用手抚摸着门窗户扇,感叹地说:“太熟悉,亲切!” 特别是在古旧的魁星阁前,特意照相留念。

第二次则是1998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身为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的郭超人回乡考察。我接到消息后,赶到郭超人先生下榻的龙潭宾馆贵宾楼,终于拜会到这位仰慕已久的大文豪,并呈上一套我主编的《广济民间文学集成》。他十分欣喜,接过书翻看了一下,当看到“机趣人物”篇时,笑着对我说:“我小时候就听过朱癖虞的故事,在梅川读书时晓得还有个萧光际。他们可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化身啊!” 我笑着说:“太白湖的浪,朱癖虞的状。” 郭超人笑道,“他是为老百姓仗义执言的。” 第二天他回到母校梅川高中,驻足“魁星阁”门前。面对经受世纪风雨侵蚀的古代建筑,满怀深情地说:“这座魁星阁,相当于一个小礼堂,对此楼阁,我记忆犹新。这是我们当年的学生接受孙中山总理遗嘱和校长训话的场所。”他漫步校园,察看旧地,详细询问教学和建设情况,还观看了母校保存完好的学籍档案,翻阅了自己的“学业成绩记载册”,不禁会心地微笑,从座位上站起,感慨万千地说:“在我的记忆中,母校梅川高中当时是鄂东最好的名校。”

郭超人还是一位守纪律、讲规矩的高级干部。记得郭超人先生离开武穴不久,梅川高中领导“趁热打铁”,写信给郭社长,请他为母校题字。他收到信后,由办公厅回信,说明高级领导有纪律规定,“不能题字。”在百年校庆时,他的亲属托人捎来了郭超人先生的大型画册,赠送给母校。

直至2010615,郭超人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家乡人民在他的母校梅川高中,举行了郭超人纪念铜像安放揭幕仪式,实现了他生前的心愿——再次回到了故乡。

梅川高中师生永远怀念郭超人校友,这位时代的楷模。他的铜像矗立在“超人楼”院内的花坛前,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莘莘学子在新时期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我负责采写反映原中央委员郭超人的家乡风貌文章,便驱车向一个美丽的小村子驶去,这便是郭超人出生的村庄——花桥镇塘角头村郭永年垸。

这是一个寂静的垸落,垸子里的青壮年大都出外打工,学生娃娃都在上学,只见几个大妈蹲在塘岸边搓洗衣裳。我问郭超人的故居在哪?有个大妈抬起头来,打量我一眼,说:“问我堂伯呀,他家哪里还有房子?土改时都拆分给贫雇农了!” 我未免有些失望,就叫他指认郭超人家的故居位置。那妇女连忙去畈地找回她老公的父亲郭水玉,在郭超人旧居前指指点点,如今物非人逝,未免有些感慨。好在郭水玉健谈,尽管是位八十岁的老人,讲述着郭超人少小时的情景,如在眼前:当年他们小伙伴一起玩耍,或捉萤火虫、或放牛、或捡谷穗、或拾牛粪,或下河摸鱼,非常活泼。老人回忆说:他是我大伯的儿子,小名叫本玉,超人是他的学名。大我几岁。记得他十几岁在梅川读高中,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拿菜。到学校要翻山越岭走30华里山路。每次返校,他家里养的狗都要去护送,一直送到学校,狗回家了,家里人就知道超人到了。后来超人从梅川转到九江、武汉读书,同家乡的联系就少了。

郭超人的老屋早已不复存在,故址上他人家的土屋也是蓬蒿绕墙,乱草丛生。只有屋后的池塘依旧,塘水哗哗流淌,仿佛在诉说什么。

我们沿着当年郭超人所走过的求学之路,再次走进梅川高中档案室。在一张张黄色的纸张上,毛笔小楷记录着学生的姓名、年龄、成绩等档案资料。其中两个地方出现了编号223号的初一学生“郭超人”。学生的成绩表上,记载着学生本学年的公民、国文、数学、英文等11门功课的成绩。从学生成绩单上的分数比较,郭超人的成绩为在班上居中,但谁能料到,他日后取得的成就在同学中尤为突出,无人能及。

梅川高中教学楼的高大楼门上,镶嵌着“超人楼”三个大字。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梅川高中的建设,得到了郭超人的倾心和关注。1998年郭超人回到梅川高中,在古色古香的魁星阁前伫立良久。那次回来,他听了、看了一上午,对母校,对家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学生档案“备注栏”里,郭超人是“升级”,还有一处记载他“休学”———他在梅川高中只读了一年的书,后来辗转九江、武昌、北京,继续求学。1946年他就读“梅川中学”,父亲郭仿仪在本校执教英语。学生时代,他天赋聪颗,才思敏捷,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堪称楷模……

1960年郭超人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记者。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通过中国登山队的登山胜利,宣传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高不攀的革命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登山运动员们的壮举,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品还被选入中学教科书,一代又一代学生、青年从中受到鼓舞,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染和教育,从而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是郭超人在那个时代给中国人民难得的精神奉献。

1956年郭超人从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积极要求到最艰苦的环境去锻炼,被分配到新华社西藏分社担任记者,从此他扎根雪域高原长达14年,直到1970年调往陕西分社。14年间,他关于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大量报道,记录了西藏社会制度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60年和1964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上海拔6600的高度。他在登山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几乎已经麻木的腿移动。”

郭超人不畏艰险还表现在,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到炮火纷飞的战场采访,做一名战地记者。以新闻特写和现场目击的形式,报道了整个事件的真相,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正义的声音。

郭超人19831月调新华社总社任秘书长,后任副社长,199211月起,任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他是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九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通讯社组织主席。

作为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写下的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结集出版为《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郭超人作品选》等。他撰写的《驯水记》,全面反映了建国25年来水利建设成就。他与同事合写的《历史的审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革”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是一副沉重的挽联:“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公众的挽联,高度而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功业绩、道德文章。

郭超人,曾用名蓝汀,19341031出生,1980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少年时期,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52年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期间,他热心社会工作,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等生。毕业后,他积极要求到最艰苦的环境去锻炼,被分配到新华社西藏分社担任记者,1970年春调新华社陕西分社任记者。在44年的新闻实践中,他坚定不移地遵循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坚持不懈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一颗炽热的跳动着的赤子之心”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新闻作品,不仅当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时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实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