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路是走出来的。这句话似乎对,又似乎不对。那高架铁路,那铁道,那高速,还有天上的航线,都不是用脚走出来的。那么,羊肠小道呢?村路呢?古道呢?那可真是踩出来的,” 不过,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可真的有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一走就是几千年,甚至更久远。这条路便是广济古驿道。
广济古驿道位于武穴市北部山区,匡山脚下,位处吴楚咽喉,北面是莽莽苍苍的大匡山,南部是浩浩淼淼的太白湖,逶迤五十里。设若离开此道去爬山,去涉水,那是挺艰辛的。古人是没必要弃此道而寻它途的。
暮秋时节,我忽发思古之幽情,约三两驴友,驱车前往黄梅县大河镇,寻觅荒废凄凉的广济古驿道。我们弃车徒步,一路向西寻觅,跨过黄(梅) 广(济) 两县交界的功德桥,进入双城驿。这是广济古驿道的关口,向东行是出关,西行则是入关。清康熙丁未<广济县志>载: 双城驿,交通要塞。两面是山,隘口为道。易守难攻,为县东门。沿着古驿道,我们爬上九坡,只见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耳畔松涛阵阵,犹如那壮怀激烈的马嘶声。望着古道上那随风摇曳的荒芜乱草,似乎看到那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双城驿争夺战。太平天国,罗大纲率领太平军九进十出双城驿,出奇制胜,打得清兵如秋风扫落叶般惨烈。抗日战争,中国军人坚守双城驿,硬是让日寇在此晕头转向,本计划一天拿下的战争要塞,硬是拖沿了四天五夜,为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载,当年在此壮烈殉国的中国军人多达3700余位,他们为国捐躯后,当地人民将他们掩埋在九坡之上。我抬头张望,那一棵棵挺拔青秀的松树,不正是这批热血儿男的化身么!
我们走进十里铺。大抵是由东向西的地标吧。我寻思这一定是个车马劳顿的地方,要不,在这古驿道上,怎么会有这么个店铺林立的去处?其实,这里还是个三岔道口,向北可登东冲山。遥想当年,那个雄心勃勃的鲍参军,是沿着这条道路上山寻找到明月峰的吗?鲍照在山上筑庐读书,那肯定是晨颂朝霞暮迎明月的佳境,为日后诗人的诗歌注入了昂扬的意志。300年过后,那个号称诗仙的李白,亦从此径登上东冲山,凭吊先贤鲍照,并留下” 夜宿峰顶寺,手可摸星辰” 的佳句。还有江州司马白居易,旅行大儒徐霞客等等,都是走过此驿道,登临大匡山的。
由十里铺到青蒿铺,又是十里路程。1959年之前走的是古驿道,后来在船山处修筑了大坝,让这段古驿道永远掩藏在荆竹水库里。青蒿铺是近年来武穴市政府着力打造的旅游文化小镇,如果把小镇比作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那荆竹梅川两座水库如同仙子肩负的玉盘。青蒿铺名起源于她的牧马场。这里原来种植成片的青蒿,用来喂养马匹,犹如今天的加油站,或高速路上的服务区,故名。尽管如此,很多名人途经这里,还让其子孙在此扎根呢。武穴<苏氏家谱>明确记载,苏东坡的孙子苏符当年出外为官,途经此地,只见这里山清水秀,地肥田阔,遂在此落籍,成为武穴市苏氏始祖的。我们在苏家山拜谒了苏符墓,沿着曲径走进余公山,虔诚叩拜了南宋兵部尚书余玠墓,墓前立有一碑,上书: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大字。余玠更是青蒿土生土长的名人,其父是铺上一家专门打豆腐的小业主。但这个小业主很有见地,他首先送余玠进青著寺禅修,后又送其沿着古驿道到隔江的庐山白鹿洞学习,为日后在功垂钓鱼城,名扬中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余玠蒙冤死后,家乡人民为其安葬了衣冠冡,任凭后人瞻仰。
复行十里,进入灵山脚下。灵山素有” 小西天” 之称,是佛教禅宗四祖剃度之地。自唐以降,这里寺庙林立,香火旺盛,是佛教圣地,一时间庙宇林立,林隐寺、雷音寺、昙林寺、浮度寺、白云庵、大王庙、马祖庙、传经洞、灵霄殿、大雄宝殿等三十六座庙,只见寺宇雄伟壮丽,大殿金碧辉煌,瑞气笼罩,祥光护持。顶盛之时,云集在灵山之上的僧尼多达三千余众。诗赞“灵山胜景几千秋,南方石船朝西游,北边木鱼警俗梦,唤醒东土上慈舟” 。坐在灵山白云寺前,眼前灵云飞渡,漂渺人间,禅意十分。我眺望着形似驼峰的灵山遐思,这么热闹非凡的地方,是何等气场呵,又究竟凝聚着何等智慧和吸引力。
古驿道穿过五里坡,便是古镇梅川。这座有着1400余年历史的原广济县城,竟是楼房林立,人口密集,是鄂东第一大古镇。镇上有条小河,一年四季,河水清流,两岸遍植梅花,因而得名。如今,当地居民仍在梅河两岸广植梅花,有红白黄腊十多个品种,每年花开时节,游人如织,成为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我看来,古镇梅川的风景不仅仅是花海,而是古井。梅川现在浴佛井、福寿井等多处古井,都有千余年的历史。至今镇上的居民仍从这些古井里淘水饮用和洗濯。特别是广济老县衙前的浴佛井,少说也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曾经沐浴过禅宗四祖道信,被后人称做浴佛井。如今这座古井泉水冬暖夏凉,清澈透明,仍为普通百姓的生活用水。我们在浴佛井旁发现,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掬一桶井水,喝个畅快淋漓。他们说,喝了浴佛井的水,可消灾殃,可去疱疹病毒,不知真假。我亦不免俗,拿起勺子掬水,往喉咙里咕噜咕噜灌,只觉甘甜,温暖,滋润,顿觉神清气爽,疲惫尽除。
离开梅川,西行五里,便是松阳桥,再前行十里,进入层峰山层峦叠障的困龙颈。而困龙颈又是广(济) 蕲(春) 两县的交界处,犹如瓶颈。这里亦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高山铺战役,是刘邓大军在战争史上书写的一页精彩的乐章,为军事专家所津津乐道。
广济古驿道,承载的是千年历史,千载变迁和千秋文化,虽然现在荒废,但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遗存价值,永远生生不熄,闪耀着质朴和平静的光茫,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