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与之的头像

罗与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05
分享

梦绕花桥

近些年我几乎走遍了祖国各地,北至漠河,南达三亚,西抵大昭寺,东行普陀山,所到过的地名被记录有厚厚的一本。那些地名有的充满诗意,有的充满哲理,有的则充满禅机。虽然这些地名都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但毕竟只是过往,而真正萦绕于心的,则是我那不弃不离的故乡花桥!

花桥,顾名思义,鲜花与桥,有景有物,靓丽,通慧,善识。康熙丁未年间编纂的《广济县志》,是现存最早的一本地方志,上面载道:“昔关索途经此地,见河水汹涌,阻兵东进,系伐木筑桥。桥成,邑人置鲜花于桥上,故名花关桥” 。民间传说,当年卓锡河畔的净土宗创始人慧远大和尚,在兰杰村创建净土法门,开慧后露黄牙一笑,故名黄牙寺。大师为方便老百姓礼佛,便募捐建一木桥,桥头各置两个花坛,故名花桥。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呆立在公路边上看车。看车来车往,看红的客车,绿的货车,便充满向往,甚至神秘。车从何来?又将何往?坐车,是我的童年梦。我家有辆线车(独轮车),是我父亲运化肥缴公粮用的。我也隔三差五坐回线车,被父亲推到花桥街上闲逛,每每坐车的滋味,回到垸里便与小伙伴们分享。有次,还真的过了回坐汽车的瘾,我顺着跳板悄悄地爬进一辆停靠在粮站的货车上,被带到安微一个名叫宿松的地方,才被汽车师傅发现。这是一个待人和蔼的大叔,他将我从车厢里接下来,关切地问我是哪里的孩子?我回答:花桥!于是这位好心的大叔连夜将我送回,奔跑了数百公里冤枉路!多年以后,九十多岁 的母亲对此事仍记忆犹新。母亲对我说,当时你才三岁呀,怎么就记住了这地名?我笑道:花桥!

那个被称做街的花桥,与我的村庄隔着一条河,河上有道青石板桥,修建于清顺治三年 (1646),这就是保存至今历370年的“花桥!这座石板桥跨度50余米,中间有一桥墩,桥面由三根青石桥梁铺成,桥梁中间被碾成凹型,大抵是岁月和独轮车的杰作吧。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推着线车过桥时的情景,我端坐在线车上,只听桥面上发出“吱吱呀呀声与桥下“哗哗流水声交织一起,特别悦耳。若是夏天,知了藏在河畔的杨柳枝上声声叫唤,那河边传来的“梆梆”捣衣声,间或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听来犹如交响曲,令人陶醉。

自打我记事起,便知我生活的地方叫做花桥。花桥有条河,河不大,九曲十弯,绵绵五十里,发源于苍翠横岗山,流进洋洋太白湖。那时一河两岸,岸边的杨柳树垂杨倒挂,映入河水里,连水都妆成绿色。水是清澈透明的,可以看清水里的玛瑯石,以及在石头周围嘻闹的小鱼。童年的我最喜欢夏季,可以时不时下河洗个凉水澡,那哗哗的流水溅在赤条条的身上,清凉,滋润,舒爽。我和小伙伴们最爱躺在一处唤做鸭嘴滩的河床上,仰躺身着体,任涓涓细流在黄沙上淌过,淘着身体下面的细砂,痒痒的。水是一点一点地淘,身子是一点一点地沦陷,让你的身体慢慢下沉,直淘到小鱼亲吻你,黄沙掩盖你,清水抚平你,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最热闹的当属夏季的傍晚和清晨。每当夜幕降临之时,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都要走进河里洗个凉水澡。男人们穿着裤衩站在河潭深处洗澡,大大咧咧的;姑娘媳妇们则藏藏掖掖,躲在浅滩处浓密的树荫下洗涤身子,尽量远离男人们的视线 。每天清晨,当村庄仍在沉睡未醒之季,只有河畔最为热闹。男人们纷纷来到河潭担水,姑娘媳妇们则蹲在河边洗涤衣服。而在此际,我亦被父亲唤醒,早读。于是我睡眼惺忪拿了书本,尾随着担水的父亲,去河畔寻了块石头坐下。其时天蒙蒙亮,我根本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又没心思背诵课文,于是竖起耳朵,听梆梆的捣衣声,年轻媳妇们的戏笑打闹声,还有夜蝉“知知”的叫声。不知不觉中,只见太阳从氲氤的河床里,冉冉探出脑袋来,那样子笑容可掬。当时我疑心太阳是河的儿子,也很顽皮,也很喜欢热闹。要不,怎么会在捣衣声里升起呢?

自我读书进城并参加工作后,算是离开了花桥。然而,故乡在我心中,犹如一坛陈年老酒,时间愈长,思念愈加醇浓。在挂牵的时空里,流淌着村庄的变迁,似乎愈行愈远。那土坯瓦房变成断壁残垣,那错落有致的村庄沉寂了,那袅袅炊烟不见了,那暮归的横骑牛背的牧童不见了,那曾载过我欢乐和梦想的独轮线车也不见了,还有那哗哗流淌清澈甘甜的河水也不见了!现代工业文明充斥着我的家乡,房子是钢构的,车子是钢造的,桥梁是钢架的!唯有我对家乡的记忆没变,思念没变,眷恋没变: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石桥,线车!

尽管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距离花桥很近,但心中的距离却很遥远。我忽然感觉对花桥有阵阵隐痛,犹如一位母亲穿了身与其身份不符的新衣,让人感觉别扭。我对现今花桥的印象竟是那么陌生,那么苍白!

前不久,母亲大人仙逝,我告假回家奔丧。我又欣喜地看到,家乡花桥又在悄然发生变化:进城务工的农民又陆续返回,那些久空未住的老屋得到修葺,搁荒的稻田得到种植,村庄的环境得到整治。回到村庄,鸡鸣,狗叫,伢儿吵,这个千百年来认为是乡下“三件宝”的情景复现,此时此景,突然拉近了我与村庄的距离,令人倍感亲切。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父老乡亲的思想观念亦在悄然发生变化,既要有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那才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欣闻当地已经制定花桥未来的发展规划,那就是将我的家乡打造成生态花桥,绿色花桥,山水花桥,田园花桥!令我欢喜,彻夜难眠。当我再次踏进花桥,走上这座古老的石桥,伫立桥中央,似乎又看到宽宽的河床里,流水哗哗,一河两岸是无尽头的杨柳树,以及垂柳下捣衣的村妇们……                          

花桥,我的家乡!人们正朝着绿色的环保的家园迈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