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有存的头像

郎有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8
分享

河套葵花

向日葵在河套总是惹人喜爱,它是河套的一大美景,它又是河套人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向日葵在河套俗称“葵花”,它与小麦、玉米并称河套三大农作物,在河套平原广泛种植。春夏生长时,它为河套平原铺就了一身由绿变黄的秀美锦缎;秋天收获后,它产出的葵花籽被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

据史料记载,向日葵约在明朝中期传入中国。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学者赵崡所著《植品》是我国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其中写道:“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番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花大开则盘重,不能复转。”这证实了向日葵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入我国的异域植物,而且描述了向日葵花盘向日的习性——开花前才随太阳转动,之后便不再转了。向日葵具有抗旱、耐盐碱等特性,适宜在旱地和相对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特别是它能在不能种植其他作物的盐碱地上生长,显示出它桀骜不驯的特性。

河套平原位于世界公认的黄金种植带,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引黄灌溉便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条件非常优越,造就了久负盛名的“塞上粮仓”。巴彦淖尔是向日葵的主产区,在全市1100万亩耕地中,每年种植葵花面积约400万亩,占全国向日葵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占内蒙古向日葵种植的半壁江山。每年全市葵花总产量约为18亿斤,约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河套葵花因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巴彦淖尔的“金色名片”。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套农民家家户户都种葵花,以小麦套葵花为主,那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大都是人工用铲子点播,种葵花的速度慢,一人一天只能种一二亩。品种也是自家产的葵花中选出较为饱满的籽粒,一亩地的产量也就300斤左右。近年来,河套葵花种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用大博农机产的气吸式精量铺膜点播机播种葵花,实现铺膜和葵花点播一步到位,株距和籽粒相当精准,既省人工,又省籽种,而且一天能种几十亩,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用的向日葵品种也由过去的杂牌子更新为SH363和SH361、601等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抗病性强的特点,深受河套农民的青睐。

杭锦后旗是葵花种植大旗,全旗每年种植葵花近40万亩,一望无边的葵花海洋成为阴山脚下最壮美的风景。2014年,团结镇农民用勤劳的双手耕种的万亩葵园,金色荡漾,浩如花海,景色迷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田园景观”。2017年,杭锦后旗被评为中国(向日葵)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这更加提升了河套向日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遥看葵花金万顷,近闻瓜果香千里。从大地复苏的春天,葵花苗破土而出,就给八百里河套平原点缀了盎然的绿色和生机;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穿梭于河套的公路或田野,总能看到亭亭玉立的葵花身影,朵朵向阳花逐日开放,放眼望去,简直是一片金色灿烂的海洋。在绚丽多姿的秋天,沉甸甸的葵花盘丰收在望,农民收割葵花、拉运葵花、农家小院的“葵花山”场景,成为河套平原最美的丰收图。勤劳朴实的河套农民靠种葵花、收葵花,发了家、致了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向日葵也被农户形象地称为“致富盘”。

河套葵花籽粒大、籽仁饱、色泽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依托丰富优质的葵花资源,河套的能工巧匠以葵花为原料,搞炒货、榨油等精深加工产业,打响了三胖蛋、胖肚肚、葵先生、蒙鑫晨泰等葵花系列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把葵花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带动了河套葵花价格提升,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我赞美向日葵铺就的美丽画卷,但更欣赏它热情奔放、忠诚向阳、不屈不挠的品性,既便是在刚开垦出的中重度盐碱地,它也能逆境扎根、顽强生长,当籽粒饱满时,它欣然离去,把果实无私馈赠给人们。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