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有存的头像

郎有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3
分享

陕坝的由来

在祖国北方,提起古镇陕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出产优质的粮食、葵花、瓜果、牛羊肉和河套美酒,特别是独树一帜的陕坝味道成为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但对“陕坝”地名的含义及故事,却鲜为人知。

陕坝地名是由“善巴”人名演变而来的。据《杭锦后旗志》记载:1874年,陕坝镇的第一户居民是一位名叫“善巴”的蒙古族青年,出生地已无从稽考。“善巴”的父母信奉喇嘛教,“善巴”出生后,父母专程请了一位得道高僧,给他起了个藏语名字——“善巴”,寄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乐善好施之人。据考证,“善巴”为藏语“松布”音译的串音,“善巴”即有善良之寓意,“松布”即古刀布钱币名,有财富之寓意。正如名字的含义一样,善巴为人善良忠厚,见多识广,蒙藏汉皆通,精通医道,他常云游四方,行医行善,治病救人,所到之处,力尽所能为百姓提供帮助,深受百姓的信赖和称赞。

相传,晚清时期,善巴来到现今的陕坝镇,发现这片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好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他随即在这片风水宝地停留并居住下来。途经此地的行人遇有困难或疾病,他都慷慨解囊,对穷苦人医病分文不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帮助了许多逃荒逃难的人们。一些颠沛流离的逃荒人发现这片沃土后,便陆续居住下来,逐渐形成一个个小村落。由于善巴品行高洁,常做一些助人为乐、行善积德之事,附近村民都愿意与他亲近聚居。

随着迁移人口陆续安家居住,人们开荒耕种,农牧业生产逐渐兴起。善巴不仅闻名本村,亦传闻于方圆百里,有去该村者,往往呼之曰:“去善巴”,意为去“善巴”居住的地方。久而久之,“善巴”便成为当地人们心目中善良、财富之人,遂以人名称为地名。又由于蒙汉语和不同方言交谈中的串音和音变,“善巴”逐步演变为“陕坝”,一个寓意百姓善良和财富聚集的地方。

古镇陕坝地处黄河几字湾上方,位置特殊,是黄河以北东去包头、北京,西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同北方少数民族茶马互市、商贾往来的集散地。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陕坝曾是国民党绥远省临时省会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所在地,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在此率部屯垦戍边,抗击日寇,1942年创办了陕坝奋斗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这些都积淀了陕坝历史的厚重。

一直以来,陕坝人传承着善巴宽厚善良、勤劳智慧的品行,奋力打造这片宜居宜业的风水宝地,为古镇陕坝这片富庶之地创造了无尽的财富。现今的陕坝人以宽广的胸怀、诚挚的感情、醇香的美酒,欢迎接纳八方宾客来此观光旅游、干事兴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