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散文百家》2022年第六期)
春风十里扬州路
刘湘如
一:繁花如瀑小玲珑
站在扬州城小玲珑山馆的旧址,我的胸中荡漾起绵延的波纹,往昔的繁花河流般一枝枝涌到我的眼前,历史远去的浪头仿佛就在脚下,而一切都已经消散,惟有留下了两个千古流芳的人物,至今依然活在我们的视野中话题中,若芳华,似繁花……
我的目力所及之处,是遥接千里的徽商发源地皖南山区。
……响午,太阳懒懒地照在皖南群山之间。四周郁郁葱葱,一条清澈的山溪,在近处的山腰间流淌,夹带暗色的石块和野花的叶瓣,顺势而下,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彩色的瀑布。马日官站在山路上,举目四望,远远的山道那边,传来了吱吱呀呀的马车声音。一位年轻后生赶上前报告:“禀老先生,四车书全部运到了……”
马日官高兴地点点头。他若有所思地说:自周大夫皖伯封国之后,①皖山名声大噪,我观江南天山,更觉幽美。以此山光水色,理当地灵人杰……”伴道同行的学者陈撰笑着说:“兄饱游名山秀水,见识广博,更兼诗才飘逸,书藏万贯。难道不正适‘人杰’之意么?”马日官连忙拱手:“岂敢岂敢,兄过誉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日夜兼程,取道长江,直往扬州而去。
这时在古城扬州,正是烟花三月,桃红柳绿。小河弯弯之处,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那繁闹和幽偏相接之处,紧俟着半月形的拱桥之侧,有一条花岗石铺砌的小道。沿这小道往前,可见一片古色古香的瓦檐,隐现在古灰色的粉墙之中。透过这片粉墙,可见繁花如瀑,一束束探出的花枝,正以娇媚的姿态,迎接着主人的归来。这儿,是扬州有名的“小玲珑山馆”。熟悉的人都知道,它就是号称“书圣”、“甲大江南北”的著名藏书家和诗人马日官的私人园亭。自打这“小玲珑山馆”建成之后,扬州城里,如添明珠。文人富士,莫不为之倾慕。几年前高宗南巡,游览了此园,亲笔赐给御书和御诗,更使这玲珑剔透的亭园,增加了一层浪漫的色彩。加之马日官为人豪爽,喜在江湖上结交朋友,更吸引了四方名士,纷至沓来。
眼下,一代名流全祖望,符曾、金农、厉鹳、陈章等人,正在园亭中日日眺望,等待着好友马日官的归来呢!
车轮的声音终于回荡在古城弯弯的石板路上。小玲珑山馆带着睡醒的倦意,迎接远道归来的主人。那些运装书籍的樟木箱子,在车板上摇摇晃晃。马日官看着这一籍籍装璜精致的古书,高兴极了。那一声声余韵,竟使他兴奋不已地顾盼起自己走过的脚印……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是马日官生命史上极为壮观的一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开设四库全书馆,诏谕全国各地进献图书,马日官应诏进书七百七十六种,受到朝庭褒嘉,赐给一套五千册的《古今图书集成》,另有颂扬乾隆武功的诗集。爱书如命的马日官。兴奋得常常在睡梦中笑醒……现在,他专程去皖南老家祁门,把留在祁门故居的藏书一并运来,打算合成他自己的藏书库。想到自此之后,他便可以静静地坐在他的“松寥阁”里,编撰书籍,一边集中精力刻他的《许氏说文》、《王篇》、《广韵》、《字鉴》等书,让“马版”遗传天下,他的脸上,不觉掠过了一阵自信的笑容……
车子在园门外停下。全祖望、金农、符曾等人纷纷迎上道好:“秋玉②兄远道辛苦了!”家人即刻为他摆酒接风。洒过数巡,日官忽然兴致勃勃地告诉朋友们说:“日官昨日旅次途中,夜间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得遇一位新友、此人怀稀世之才,自称一代宗师。日官欲问其姓名,可惜梦已醒了……”说毕,畅饮一杯,又笑着对友人们说:“想想梦虽怪诞,也不无道理。在坐诸兄,不都是所梦之人么?”
酒桌上一片欢笑之声。画家金农打趣道:“说不定日官兄遇新知之后,就会把我们这些老友忘记了呢?”
“哪里哪里?”,日官慌忙笑着辩解。一面提议说道:“只是我们的‘邗江吟社,”已于是,次日天色刚晓,文朋诗友们便各自往名山秀园,分头“寻诗”去了……
好久没有作诗吟对了。值此三春时光,良辰美景之际,何不结伴效野,各呈佳句,以增诗社之趣呀?”一句话说出了众人的心思。陈章献策说:”我们何不各自往效外‘寻诗’,而后回馆内出对,看谁能寻得佳句?”众人一片赞同声。
世间上巧事很多。马日官此次出游寻诗,梦中的佳事,竟真的成了现实。
适逢雨后天晴,马日官来到了焦山游览。微雨后的朝日,照射在被雾气包围的山野,使得本就十分娇媚的山色,显得格外动人。日官放目山野,只见远的峰上,近的峡里,一派朦胧,那变幻的云霓时隐时现,令人想入非非。在这如画的景象里,一阵醉人的和风夹着花香扑面而来……出生于皖南山村的马日官,生来爱山,眼前的山色更使他如醉如痴了。他一边踱步,一边不由得诗兴突来,随口吟道——
山光扑面经宵雨……
他吟出了这句诗,自觉得与眼前的情致十分相符,于是回步摇首,反复唱叹。待到接下句时,却想来想去,想不出一句更为贴切的诗句来了……
二:春风十里扬州路
马日官处在为难的时候。他急得在山径上来回踱着慢步,蹙眉苦思,不得其句……
正在这时,从不远处的另一条山经上,传来了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吟咏——
宵来风雨撼柴扉,早起巡檐点滴稀。
一经烟云蒸日出,船新绿醉买秧归。
田中水浅天光净,阳上泥融燕子飞。
春风十里扬州路,碧湖红鲤鱼群肥。
——《喜雨》
这情真意切的诗篇,不禁吸引了马日官,他想自己的诗句只触景而发,道出了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而刚才听到的这首诗,竟把雨后农家生活,耕夫们对未来的向望,诗人自己的喜悦,全包涵在诗里头。真是一幅绝妙的雨后春耕图呀!想到在这山野之处,竟有这样的才人,马日官不禁好奇地随吟咏声寻踪而去。他急急地走着,没想到有一个人已经走到他跟前。
马日官打量这人,不觉惊讶起来:这人大约三十岁上下,一身衣衫褴褛,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头顶上破烂的方巾在风中飘动,看上去十分寒碜。从他脸上菜黄的饥肤上,使人感觉他俨然是一个乞丐。
马日官面对此人,惊诧不已。他想:难道刚才吟诗之人。竟会是他么?于是以试探的心理。上前躬身施礼道:“文兄刚才的诗作得好哇!”那人举止文雅地还礼道:“不才所吟,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称不得是好诗。倒是先生之句,堪称上品……”
“啊!你听到我的诗句了?”马日官带点惊奇地问,“我的诗思甚涩。文兄既已听到,能举其偶乎?”那人从容笑道:“不才已得‘江水回头欲晚潮’句,不审足下谓何?”
马日官一听,不禁喜出望外。他惊叹这位穷困潦倒的后生竟有这等高才,一边连声赞叹:“你的诗比我的更觉自然。且多韵味”,一边再一次细细打量这落魄书生:见他举止斯文,满脸睿智,虽然体肤饥瘦,依然可见目朗眉洁、潇酒俊逸的风姿。马日官的心里,不觉对这位穷秀才产生了深深的怜悯。
“敢问文兄何以这般模样?”马日官终于同情地发问。
那位年轻后生凄然一笑说:“不怕先生笑话,小弟命蹇运乖。家世原本贫寒,两年前叔父去世,继又丧父亡妻。加之年景不好,拖男带女,难免断餐断顿,忍饥挨饿。这一年来,常以睡觉代替吃饭,穿衣呢……”
马日官听后心头一阵震动。他十分关切地继续追问:
“请问仁兄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小弟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家住兴化东门宝塔湾,教馆为生……”
马日官深深地叹了口气:“稀世之才,潦倒如此,罪过!罪过!”说罢,深情地挽起了郑板桥的手:“如兄不弃,请随我往敝舍同住,当竭诚款待……”郑板桥欣然接受了马日官的邀请。
从此,小玲珑山馆内,又增加了一位风流敏捷的人才。马日官视郑板桥情同手足。二人常常挑灯更叙,恨相见之晚。平日里谈诗论文,更是妙趣横生,倍加融切。
尽管马日官每日每餐以美酒佳肴招待板桥,但是,郑板桥总是愁眉不展,尤其是独处之时,更显出一种难言的苦闷。马日官起初以为自己怠慢了客人,便吩咐家人对他格外优待,自己也一有空暇,便去与他相伴。可是,板桥依然是带着莫明的心思,终日郁郁寡欢。
有一天,马日官终于问板桥:“君系谁人,方始作乐,为何总是愁眉不展?难道……”
郑板桥见马日官态度诚挚,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兄有所不知,小弟本因贫寒至极,债台高筑。此次焦山之游,非为探幽,实乃避债……义兄遇弟之时,弟正寄宿于焦山庙中同乡僧人之所。然欠债难偿,耿耿于怀……”
“仁兄欠债多少?”
“日积月累,将近百金……”
“啊啊!”马日官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郑板桥本以为马日官家资豪富,举止慷慨,会对自己解囊相助的。不料马日官听了他的诉述之后,竟一点也不见反应。他生性高傲,岂能忍受了这样的难堪?于是又住了半月,便执意告辞而别了……
暮春的月色照着郑板桥孤独地向回路走去。那无际的天空显得更加深遂。板桥一路叹息:“难道老天爷真要绝我之路么?”他走近村子时,天刚透亮。郑板桥向自己的茅屋投去一瞥,不禁惊疑不定起来:原来的破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修缮一新的新房。他在心里连连叫苦道:“老天爷,这一定是债主将我的两间茅屋夺去了!”直至走入家门,慌忙询问原由。家人才笑嘻嘻地说:“你在外面请来了匠人,把房子重新修建了,怎还来问别人?”
板桥连连摇头说:“没有这等事,可别弄错了”,家人又说:“怎么没有?你还寄回家二百两银子,用来还债和购买柴米,这里正等你回来发落呢……”说着,家人去屋里捧出了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放在郑板桥面前。
郑板桥这才如梦方醒。恍然大悟了。他激动地说:“马日官呀马日官,你如此仗义疏财。真是又一个孟尝君啊!”
……这以后,郑板桥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仍受过困顿,但马日官救人于危难的品德,却一直感染着他。当他四十四岁中进士之后,特别是在山东省的几个县做知县时,他始终不忘于饥荒年头,开仓捐俸赈济饥民,受到了老百姓深深的敬仰。由于坚持不怠,刻苦自学,郑板桥终于使自己成为清代诗书画“三绝”的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堪称一代画圣。当后人带着崇仰之情称颂这位誉满中外的“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时,人们不能不同时感叹马日官的崇高精神!
注:皖山即天柱山。《安徽概况》载“三千年前,周武王在皖山封皖伯国。”李元阳《名山记》载:“周大夫皖伯封国,亦以此山名。”今安徽简称“皖”即缘于此。
① 马日官字秋玉,号解谷。皖祁门人。清代著名诗人,藏书家,兼营商。著有〈解谷词〉、〈沙河逸志集〉等书。
本文参考史料:《郑板桥》(上海美术出版社);《清画征之录》;《清神美钞》第四十九“义使类上”。
《新安人物志》“马日官、马日路”。
(本文选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