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语哲的头像

语哲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2/21
分享

《古城墙凝思》赏析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城墙,蕴含的精神内涵值得深思。青年诗人付炜以信阳古城墙为情感抒发对象,创作了诗歌《古城墙凝思》(载《信阳文学》2022年第1期)。毫无疑问这是一首灵感突发的佳作。短诗随意而真情,纯真而不做作,在一种自我情感的抒发中彰显着诗人对古城墙历史的深刻思考。

信阳古城始建于西晋,复建于明代,时空跨越一千七百余年。怎样在十行短诗中展现历史的厚重与悠久?诗中有两个关键词最值得称道。

一个词是“钩沉”。

付炜在短诗中以“冷月”开篇,平中见奇,瞬间营造出了古城墙的历史凝重感。“冷月在城廓上钩沉出/古柳与淡淡的风”的“钩沉”一词运用得真是妙极。寻常的词句是,冷月投射(映射)在城墙上拂动的古柳的光影,这是平淡的白描;而付炜的诗句机敏地选用了“钩沉”一词,显示了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遣词造句之功,瞬间让拂动的古柳的光影在我们眼前幻化出古城墙的沧桑岁月。

另一个词是“目睹”。

同样是写古城墙,一个词汇,一个修辞手法立见高下。行云牧歌的《漫步古城墙》这样写道:拂去一切纷扰的尘喧/把身心贴紧聆听/城墙里那巨大而浑厚有力的心脏/托举中华鼎的沸腾/向上磊落的城砖饱满担当的力量。而在付炜的《古城墙凝》中,则是另一种表达:无数次/我经过这里,目睹时间在它体内作响/而历代仿佛只是一个瞬息,一排浪/在词语的纵深里涣散/唯有流水千载,山河无恙。一个词汇——目睹——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穿透力。

以诗歌语言而论,聆听(城墙)浑厚有力的心脏,这样的陈述句过于直白,且仅仅是单一的听觉而已;而目睹时间在它体内作响的意蕴无疑更高一筹。目睹一词使视听移觉后突破了语言局限,表情达意更加丰富,意象更为活泼、新奇。如果我们把目睹也换作聆听,那诗意一样流于平庸。视觉与听觉的移用,让诗歌意蕴力透纸背。还有记录历史的文字总是涣散的,而山河流水、一个瞬息,一排浪确是真实可感可见的,也是如此。这就是修辞艺术通感的魅力所在。不过,这需要读者也能掌握通感艺术来实现历史的可视性。当然,诗人在这些诗句里也强调了历史的短暂,人才是历史的主人。它既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觉悟,也使诗意得到升华。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这一部分用了响口韵,从而增强了诗歌的力量,让古城墙历史和诗人的凝思都更加厚重起来。

运用众多物象营造诗歌耐人寻味的意蕴是付炜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诗中,诗人在古城墙主体物象之外,敏锐地捕捉了冷月,风,古柳,浉河,星辰,这些与古城墙一同穿越历史时空的客体物象,都是古城墙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与古城墙连缀起来,都会闪烁着岁月的微光,以不同的意象多侧面地诠释着古城墙的悠久历史,进而赋予这些物象和古城墙别开生面的意义,使诗歌有了深邃的意境。

在现代诗中,如何让主客物象既紧密融合又互为关照,需要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诗人付炜已经精于此道。在短诗中,古城墙对冷月、对浉河,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眼前的冷月是不是西晋那一轮?浉河水又或是不是从明朝流淌至今?这无疑隐含着作者对古城墙历史深刻的联想和理性的思辨,也达到了以实境意象多维度表述时空的抽象与历史虚境的艺术目的,更显示了作者诗艺的成熟。

一般写古城墙的诗,作为物象的古城墙,作者无疑都会指向历史的意象;而诗人付炜则更进一层,诗歌的结尾一笔实现一百八十度转折。诗人伫足在古城墙下,发出了向浉河的追问:“大地上的事物会因此柔软片刻吗?”到这里,诗歌实现了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无痕迹转换,诗意也从亘古的历史瞬间递进到今天、明天。怀古思今,诗人更在意的是今天与明天:“浉水无言,流向辽远而瑰丽的明天”。这是全诗结构的完美延伸,也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抒发。而如此结句也使诗意跃上了一个新高度,留给读者更多思索。

 

附:付炜原作《古城墙凝思》

冷月在城廓上钩沉出

古柳与淡淡的风。无数次

我经过这里,目睹时间在它体内作响

而历代仿佛只是一个瞬息,一排浪

在词语的纵深里涣散

唯有流水千载,山河无恙

唯有人——

伫足、怀古、遥想过去的星辰

大地上的事物会因此柔软片刻吗?

浉水无言,流向辽远而瑰丽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