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渡位于黔中贵阳最北端,曾经是乌江上一个渡口的名称,大概因周边多楠木而得名。楠木渡现在是一个镇的名称,行政区划隶属于开阳县,与黔北遵义的播州区,仅仅隔着一条乌江。在这一段,乌江是黔中与黔北的界河。
从5月16日到17日,在我们逗留的一天多时光里,乌江没有表露出揣想中浊浪翻滚的雄浑的一面,而像一匹蓝幽幽的缎带,宁静、优雅、迷人。这匹缎带点缀着四颗宝石——它们其实是楠木渡镇北边上的四个渡口,从东到西,依次是楠木渡、茶山关、桃子台和大塘口。楠木渡渡口的清幽宁静,茶山关渡口的雄奇艰险,桃子台渡口的湍急,大塘口渡口的宽阔,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四颗“宝石”各自不同的神韵。在时代变迁中,它们的摆渡功能早已不复存在,但1935年年初,红军三军团四师从这里抢渡乌江成功,各军团先后奔赴黔北召开遵义会议的壮举,却升华为峥嵘岁月的经典传奇,历久弥新。
相形之下,茶山关红军烈士陵园的肃穆,红星广场的庄重,扬威将军墓的沧桑,仙佛洞景区的秀美,森林公园的雅致,大型综合田园体的蓬勃,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楠木渡镇浓郁的革命战争氛围、历史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氛围。楠木渡决策者的眼光与谋略,当地的近期部署和远景规划,通过我们走访时的所见所闻、所问所感,得到了清晰的印证。
我个人注意到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我称之为楠木渡的细节。这些细节丰富多彩,有的稍显零碎,但至少有如下几个很典型,值得分享。
细节一:拄杖提锄的开心老翁。
在桃子台渡口临河的寨子中,我们在路边巧遇了一位八十来岁的老翁。他一手提锄头,一手拄竹杖,面带微笑,有些惊讶地打量着我们这一行人。
心生好奇,我不由得与他攀谈起来:“老人家,今年多大年纪了?”“七十九了。”“身体怎么样啊?”“还可以,只是腿脚不太灵便了,耳朵也有点背了。”“这么大年纪还干劳动呀?”“早丢给年轻人做了,我只是闲不住时,出来走动一下。”“生活还可以吧?”“这几年政府扶贫,和以前比起来,好得太多了。”声音爽朗、乐观,颇有感染力。知足,分明写在他的脸上。另外一些好奇者趁机与他交流感兴趣的话题,跟他合影的也有。
细节二:歪在路边的三轮车。
去茶山关红军烈士陵园途中,一行人的车与一辆三轮车狭路相逢。也许看出我们是一个车队,三轮车师傅主动避让到路边去,然而,因为路太窄,他的避让几乎不起作用。情急之下,我们这边几位驾驶员打开车门走过去帮他出点子。众人出招又出力,他的三轮车总算被推离主路,歪斜着避让到一块草坪上。几辆车鱼贯驶离会车之处,大伙才又转身帮他把三轮车拉回主路上来。
自始至终,三轮车驾驶员无怨气,无怨言,甚至没有不悦的表情,态度始终平和、友善,直到有人挥手致意,与他作别。
细节三:卖枇杷的中年妇女。
在桃子台寨背后的马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卖枇杷的中年妇女。她的枇杷个大色鲜,可能是雨水过多的缘故,我个人的感觉是味道不算太好。价格不高,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买了一些,有的还拿出来到每辆车上逐个馈赠。
在去仙佛洞景区的路上,因为施工,道路时堵时通,经历了好几番周折才最终成行。返回经过桃子台时,已是下午五点过钟,主人和客人差不多都饥肠辘辘。但前头的车辆却停了下来,起码有二十分钟。后来才了解到原因,是镇里的干部专等卖枇杷的妇女,她要到镇里办事,搭便车。客人中有人不理解,有人猜测她是不是镇干部的家属或亲戚,后来才知道她仅仅是一个普通群众,人熟罢了。
细节四:政府大院舞刀枪。
晚餐过后,一些人还在桌子边把盏叙话,不知谁喊了一声:节目开始了。众人闻声,纷纷走出门去探寻究竟。政府大院中间的喷泉旁,果然有几位穿着“战袍”的男士在灯光下枪来刀往,“打斗”正酣。原来这就是楠木渡有名的黄木阳戏,由张氏家族的几位主力前来为客人们即兴表演。
黄木阳戏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地方剧种,据资料介绍,张氏家族南迁时,曾在四川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这一剧种从题材到唱腔,从台词到招式,受川剧浸染颇深。这个剧种引人之处在于文戏武戏交叉、插科打诨映衬、与观众互动密切。上刀山、吞铁钉等等绝活,让黄木阳戏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持久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可惜时间匆促、农活繁忙,他们只来了三个人,在服饰和刀枪之外,乐器也不齐备。尽管如此,其中较为魁梧的一位,还是戴上一部胡须,为我们展示了剧中英雄人物的威严气概,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细节五:粉色雨伞。
一夜雨声,淅淅沥沥。5月17日一早和老作家王代延先生从酒店出来时,毛毛细雨变成了簌簌飘飞的小雨。王先生撑开黑布伞,我就知道硬撑是不行了,必须买一把,但时间还早,许多商场都没开门。和王先生信步走进一家杂货店,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随便问了一下,居然有卖。毕竟不是专营,老太太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把粉红色的。没有选择余地,我只好将就买了,一问价格,十五元,颇感诧异的是当时正在下雨,居然没有遭遇虚抬价格。在别的城市乃至乡镇,下雨之时,我不止一次遭遇过高价雨伞,早已习惯成“自然”。我把“价格便宜”这个感觉说出来,老太太淡淡一笑:我们从不趁人之危,平时怎么卖,下雨还怎么卖。
细节六:马场面条。
从头天晚上端上桌的菜肴中,不少人品出了富于当地特色的马场凉粉和马场面条,于是跟食堂大师傅约好,预定了数量不等的两样特产。基于从众心理,我也预定了五斤干面。看着颜色并不白净的面条,两块三一斤(本来是两块五一斤,食堂大师傅按批发价做了人情)的价位,对比自己经常买到“崴货”的事实,我对手中的特产,多少有些怀疑。
返家次日我的怀疑就消除了。按要求先煮我带回的面条,品尝之后,老婆的评价居然是,比我上次在某个街头一家门店买的三块钱一斤的味道还要正宗——有麦子的鲜香味。不谙厨艺,因此我很少带食材回家,首次获得称许,不免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细节七:镜框里的干群连心卡。
这个细节来自彩梅副会长的同期采风文章,说的是红星村一家姓秦的精准扶贫户,户主为了让子女牢记党和政府的恩情,牢记帮扶自己一家的扶贫干部,将脱贫攻坚干群连心卡用镜框装起来,使其能保持更长时间。连心卡上记载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帮扶干部的姓名、照片和联系方式,还有帮扶台账等等信息。
在彩梅副会长的采风文章里,通过主客对话,这户人家曾经的艰难窘困,扶贫干部的辛苦奔忙,扶贫工作取得的良好收效,这家男主人摆脱贫困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主动承担义务的感恩之举,都得到了生动翔实的再现。
细节,一般看来也许就是细枝末节,古哲人眼中,则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楠木渡的细节很小,很细微。楠木渡的细节又很大,很显著——村民性情的乐观,干群关系的融洽,经营者的诚信,扶贫对象的感恩,等等,就蕴藏在不同的细节之中。
细节之外的印象:充满亲和力,务实,勤勉,不走过场,不造声势,这是楠木渡镇党政班子给人的综合印象。适逢周末,我们固然不了解他们的辛劳景象,但一直陪同介绍情况并带队的镇文化中心吴小勇主任和小黄,楠木渡中学的张纯强老师,抽空赶来介绍情况的杨毓飞镇长,还有我们尚无法把姓名与人对应起来的另外几位镇干部,他们的细心与热心,令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仅根据直观印象还不能反映楠木渡人整体的精神风貌,从获得的图文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值得关注的还有宏观层面的众多“非细节”——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他们有目标,有规划,有心动,有行动;在红色旅游文化方面,他们有情怀,有信念,有思路,有策略;在民间民俗文化方面,他们有积淀,有挖掘,有弘扬,有展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他们有信心,有干劲,有努力,有成效。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没有打乱他们的阵脚,在工作负荷大为增加的情况下,他们认真领会各级党政的指示精神,有决心,有毅力。“楠木渡镇脱贫攻坚全面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目标,他们不打任何折扣。镇政府大院显眼处的倒计时牌,提供了一个醒目的佐证。
凭着细节与“非细节”的相辅相成,凭着全镇干群的协力同心,深信不久之后,一个精心打造的楠木渡,定会熠熠生辉,照亮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