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玉真的头像

李玉真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2/27
分享

生存场域,诗意琳琅——读刘勇的诗

和诗人刘勇先生相识至少已有十一二个年头。在同一座城市,知道他的作品以现代诗为主,除了零星读到的几首觉得不错之外,我额外了解到的却不多。今年深秋,到市里参加一个文学交流活动,好友陈贵均提醒,要我多关注市域内的文学创作成果,我这才觉察到了自己的疏忽——对市域文学的关注度,确实有些不够。尔后索要,刘勇也很慷慨,集中发来了三部诗集的电子文稿。

一、刘勇诗歌概览

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刘勇的诗歌作品是市域内数量最多而成绩也较为可观的一位。他按照创作先后,将其分为三部集子。

第一部名为《时光集》,收了160首诗,分五辑,依次是:第一辑、时光的问候,30首;第二辑、红色的喜马拉雅,在中国,30;第三辑、穿过你的眸子,我是一条河,30首;第四辑、那些孤独的地标,是我流浪的理由,30首;第五辑、我以我的方式爱这个世界,40首。

第二部名为《岁月集》,收了133首诗,也分五辑,依次是:第一辑、岁月的声响,13首;第二辑、我不是最高峰,但已是金顶,30首;第三辑、红尘足迹,30首;第四辑、一个被阳光镀亮的下午,30首;第五辑、挂在墙上的乡愁,30首。

第三部名为《流年集》,收了139首诗,同样分为五辑,依次是:第一辑、流年的影像,30首;第二辑、绿色大地,30首;第三辑、人生的课程,30首;第四辑、雪地组诗,30首;第五辑、生命的年轮,19首。

上述三部诗集,共收录了430余首诗歌。这应该不是刘勇诗歌的全部,但足以体现他的创作成绩。

二、生存场域

生存是诗歌产生的必要前提,但诗人的生存境遇跟诗歌的质量不成正比。以陶渊明先生为例,他长期饥寒交迫,生活一度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非但没有削弱他的创作热情,反而使他的诗歌达到了艺术和思想的双重高度。

这么引述,是因为刘勇曾经在一个非常红火的大型国企负责宣传工作,环境和心境无疑都推动着他的诗歌创作。在时代变迁中,他所在的企业先是改制,而后是倒闭。他和他的同事们也只得流向社会,另谋出路。从一些题材凝重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刘勇后来的生存场域并不很称意,但他没有消极沮丧,更没有沉沦。清冷的处境,同样没有削弱刘勇诗歌的艺术含蕴,同样促成了他诗意的升华。他以诗意追求作为生存的目标,凝成了意味深长的诗歌;反过来,又借助诗歌观照或诠释自己的生活,使它们泛着诗意的辉光。从一些诗歌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生存场域的位移,刘勇笔下的诗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偶有气馁、消沉,更有乐观自信与主动作为。

以下几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场域都不怎么令人满意,主题却都表达了生存的倔强。鉴于刘勇三部诗集中大多数诗歌题材和主题的高度契合,不拟提及集子名,而直接指向具体的诗歌作品。——部分仅是节选,全文同。

名为丛林,实则荒野/没有一条正确的路/任荒草自生自灭//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每个诗人都在追逐,也在奔逃/逃向高山的荒草可能成了峰/逃向河流的金子也是沙//我在半山的村庄,成了过气的农户……(《过气的诗人在丛林的荒野·组诗》)

北风的张扬总让人感觉刺骨的寒/似乎要透彻地穿过内心的那点温暖/世界蜷缩进软体或甲壳里去//蜷缩是为了更久地生存(《北风起时,心空飘着雪》)

给我麦苗的生存资格,我便绿/给我麦穗的成长资格,我便黄/学着母亲竭尽一生的汗水/淋在麦苗上,饥渴难耐地挤干汗渍/催生麦穗带来金黄的希望(《绿色大地·组诗》)

三、生存场域的诗意呈现

家国情怀之下,村庄、城市、民俗民风、行迹心迹,是刘勇诗中几个典型的抒情所在。他在不同的生存场域与创作题材中,如鱼得水,自如游弋,形成了浩瀚的诗歌胜境。

(一)村庄

这里先以剪一段时光为例。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早年的村庄很贫寒,很苦涩,但“我”没在村庄留下足够的印记;后来的村庄由低矮的房屋变成了高大的楼宇,村民们都“搬到云上去住”。梦想似乎成真了,实则并不乐观,因为赖以活命的田地,被高楼严重挤占。我们从上面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对早年的村庄和后来的村庄,诗人都是不满意的——不满意于早年的物资匮乏,也不满意于后来的急功近利。当这种现象泛滥开去,让人见怪不怪的时候,是不是为时已晚?

再以《我以我的方式爱这个世界·组诗之一及第二首为例。这两首诗所记载的,依然是村庄贫穷落后,人们活得很苦,“摆脱”它成了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但通读三部集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那是早期面貌在历史进程中,因为国家持续不断的脱贫帮扶,乡村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一些地区不仅富庶、宜居,甚至还成了城里人度假消闲“乐土”

在三部集子中,乡村振兴占了较高比例。这里具体展开。

(二)城市

各种规模的城市,都可不同程度地视作人类文明的象征,因之也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竭力奔赴的目标所在。总的来,它是文明进步繁荣的。

既然怕灯下黑,就把光埋进地里/从草坪里发出来,从最低处发出来/像一个城市的自白。开出美丽的花朵/衬托城市的威仪//树和夜景一样绚丽,光彩夺目/光的低处,正好映射城市的高度//我的城市,美,暴露无遗//……(《低处的光》)

不过,由于治理策略不一、认知理念各异的缘故,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城市总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它并不完美。人们的追求,于是也不再仅以城市作为依归。且看如下两首:

城市是一个盆/里面装满鱼和虾/无法游行/挣扎也困难//退不能退/进不能进/心,跳出窗外/眼睛望得很远很远/长长的等待/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鱼虾消化(《城市车流》)

人生在不断发起冲锋/生活却在一次次退守/冲锋需要勇气,退守需要豁达/当人心从乡间小路抵达城市广场/或从城市拥堵抵达乡村农庄/生活就会心花怒放(《生活的样子》)

另外一些诗作如《一座浮躁的城市》《一座没有灵感的城市》《一座疲惫的城市》等篇,反映了城市的“问题”面,值得秉事者深思,并付诸努力。

(三)民风民俗

《阁楼上的光》,含蓄地表明了乡村女子的秀丽聪颖,以及一众追慕者的向往与徘徊。在刘勇众多的诗歌作品中,这一首显然带有浓郁的民俗风情。诗中角色没有谋面,更没有对白,但场景的渲染与烘托,人情的“感应”,却引人入胜。

村庄,以阁楼为号/每夜都有光升起/似月亮,照彻夜的天宇/光很近,亦很远/许多人走近又退回/光芒如针,扎在阁楼下徘徊的心里//光里的一幅画,映在眼里/针脚细密,花好月圆/有时,光也会跳动/如针扎到了手指//窗外,竹林里发出唦唦唦的声音/风来,扑闪扑闪/刘海下的光,秉烛夜明//阁楼上的光,照亮了村庄

《陪你这一程》具有叙事色彩,更有乡村风味:村寨中一位外嫁女回娘家,遇到小河涨水无法过来,“我”见状迅速涉水过去背她,对方显得矜持却无法拒绝。助人者和受助人应该是曾经两小无猜的关系,随着岁月的迁延,他们之间有了距离,但心底的那份真情还在,信任亦然

《烛火》一诗反映了生动的民俗,具有独特的画面之美:

走了几十里山路,把猪脚杆/和礼物,套上红色/套上喜庆的心情/整齐地摆放四方桌上/琳琅满目//两支大花烛站在桌子两旁/点燃,用最古老的方式/仪式尽量传统些,有点节日感/天地,父母,夫妻/在行礼的大典中,烛火通明/一对跪着的新人/站了起来

(四)行迹

通过部分诗作,我们可以发现诗人行迹所至,都是诗情的渊薮。无论是神州面貌,还是在域外风情,汇聚到诗人笔下,便凝成澎湃诗情,喷薄而出。以下几首,反映了诗人旅行域外期间对祖国的深情。

我用梵净山对峙埃菲尔铁塔/用唐古拉唤醒阿尔卑斯山/没有河流比过长江黄河/委屈的多瑙河,穿过德国黑森林/已没有蓝色的幻想(《飞行世界》)

当一切向往被现实冲淡/心中的呐喊,有一种冲动/立足现实,在你最留念的地方/归宿,才是值得你追求一生的梦想//心,走过世界的草原/我回到中国(《心的呐喊》)

朝着绚丽的云,我知道/心已寄往遥远而清晰的东方(《天之涯》)

雾再厚,我们也要起飞/穿过欧洲中世纪文明走廊/朝着五千年永放光芒的文明/飞向我深爱的东方(《米兰的雾》)

(五)心迹

乡愁情结——

多情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是永恒的在诗人的笔下,这思念会更加形象感人,如《坐在卢家码头想对岸风景·组诗》中“我一眼可以望穿的故乡,却在/一生的思念里活着”。

乡村岁月里清苦的少年时光,也能酝酿出芬芳的诗意,如《时光·组诗》。借物咏怀,对“故乡”内涵进行广义的拓展,如《一棵草是另一棵草的故乡》里面的蒲公英。还有宁静温馨的乡村记忆,如《月下的故乡》里面“月光越明,故乡的画面越皎洁清晰”。

诗情与世情——

《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最后一节:“泥土是诗,化作尘埃也是诗/相逢的正是这段诗意未了的红尘。”

现代社会,作品风格互补是一种常态,想要保持作品的创作个性不被模仿很难,比如诗人擅长的“一君体”;同样,想要毫无借鉴地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不容易。很难和不容易都不是放弃的理由。这点,诗人的《另一种风景》值得我们取法:

不敢雷同,常常标新立异/就像不喜欢撞衫一样/总是变着花样,包括词藻和分行//意象与个性找到了结合点/就像落叶知秋,给秋天金黄//喜欢左你就站在左边吧/我决定以右的姿态站成另一种风景

以亲情为纽带纵向组成的历史承继,是人类文明繁衍的根本保障,时光·组诗之一》恰切地反映了这个意蕴。《秋夜露白》,反映了早年农家种麻加工麻线制作布底鞋的主要工序,在物资匮乏而没有购买力的艰难年月,这是不少农村家庭妇女的必修课,也代表着她们的可贵品质。

物性对人性的启示——

《宽恕》:“大海,对河清海晏的长河宽恕/飞鸟,对山清水秀的荒原宽恕//善待是宽恕的源头/守好本真的自然体,无需宽恕//面对广袤,我宽恕了整个世界/

《自由飞翔的沙》:“沙一旦自由便是狂飙开始/一种铺天盖地的沙砾便会来临/人一旦自由便会葬送人性/一种肆无忌惮的风险危机四伏/

热忱“回报”——

这方面,以下两首诗可以作为代表。

《我以我的方式爱这个世界·组诗之一》体现了积极的报答:“月亮饿得腰都直不起时/我的木瓦房才燃起若有若无的青烟/此时,我和灵魂已疲惫/我以柴的身份燃烧成母亲的希望/世界给我贫瘠,我还之以富有/在炊烟里睡去,梦依然很甜美/

《我以我的方式爱这个世界·组诗之五》一样:“世界给我以薄情寡义,我还之以深情/我只愿冬天的雪冻僵的是我的爱情/而让人们的爱情和旅途多一些阳光/照亮和温暖整个世界/

五、部分含义隽永的诗句

无论长诗还是短诗,在三部诗集中都有不少值得咀嚼的句子。限于篇幅,以下仅部分列举。

把夜坐穿,总能守到你的晶莹/从窗台到屋顶/都被你的心灵照亮(《等一场雪》)

现实永远比传说重要/我不能丢掉现实去拥抱传说(《观海》)

毒烈的阳光/让我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能给你带来光明的/也能把你烧焦(《一滴水·组诗之二》)

人生,最好站成一棵笔直的树/从小让阳光照彻心灵(《印记》)

我们是该放慢脚步了/让时间前去探路/多留些温存给未来(《放慢脚步》)

人生不会随时得意如树/总要以野草作调节/说不定在你失意之时/野草还会以绿色还你生命本色同题诗《野草》之二

站成一棵胡杨/即使站成沙子的颜色/也让人生成为一道风景(《站成一棵胡杨》)

辞去旧我,善待夕阳/人生的光彩将永不谢幕(《在老去的路上辞去旧我》)

每个人都习惯了得到/在每个季节并未如期来临时/也许该习惯失去了(《季节的独白》)

我不想去占有那多余的路/或者有很多路根本不属于我/曾经的曲折,没有被世界遗弃/我很庆幸还能如此接纳现实(《路》)

只有尽快收起雨的思绪/朝阳光领地进发/人生才有机会面对/收获的秋天(《雨后》)

六、诗外的审视

在本地读者不是那么熟稔的情况下,刘勇的诗歌其实是“名声在外”的,标志之一,便是报纸编辑的肯定。

中国诗歌报第三室主编、副主编和几位编辑对刘勇部分诗歌的称许,是落到点子上的。这样的评述,相对于小圈子里面的互相夸赞,更其公允,也更权威。但是,不得不说,勤奋多产的刘勇,不太擅长“宣扬”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他的诗歌缺少应有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包括在市域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许他并不在意这个,不过,酒好也怕巷子深,从旁观角度,我们却不能视若无睹。分享阅读心得,于是就成了一个必然选项。

诗歌价值的体现,不言而喻,在于交流互动,因此写成后不宜也不能满足于孤芳自赏,或是将其束之高阁。基于对诗歌的虔诚与执着,以及已经具备的功力,相信刘勇先生在策略上会做出应有的改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