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泰山做客天山李宝介的头像

泰山做客天山李宝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1
分享

老桥

说起老桥想说的话语还真不少,建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丹山子桥,是那个年代集全县之力,各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工全靠“出夫”完成,记得那时候我也就是六七岁的年纪,光着屁股,满街撒欢的跑,与伙伴拿着工地放在我家的红旗,很是炫耀的挥舞摇摆来拦截拖拉机,被拖拉机司机追的满街乱跑,童年的不懂事也让我颇为汗颜。我所能随意扛起红旗,是因为我的妈妈到父亲工作的地方探亲,而调皮的我不愿意跟着受约束,便留在家陪着爷爷奶奶,而正因我我家的房子暂时没人,出夫的便住在我家的锅屋,也就是现在的厨房,所以才有了这个便利。

老桥的建立确定选址后,那轰鸣的推土机则是奔波在河道里,把那成片的苇子连根拔起,白白的根须,长长的连在一起,上面的泥巴让水一洗便是很漂亮的艺术品,可惜那是的人们没有欣赏的能力,想到的便是赶紧捡起晒干来烧热那烙煎饼的鏊子,或者塞到那风箱推动的大好锅底的炉里,贫穷的日子只有经历才能彻底的知道那是种什么滋味,所以整个河道到处都是大人,懂事的孩子全家齐上阵来拾苇子根,男人的背起淌河运输,那人的干练弯腰一根根地捡起大捆,还在则在一边玩耍的同时也捡起一部分,整个河道的热闹,不亚于露天的集市。而顽皮的我则不时的坐在推土机履带上盖边的驾驶室里,长长的党把子,让我很是羡慕机械手的操作,也曾经立志长大一定要当一名推土机的司机,当然没能实现。

建起的老桥在那时很是壮观,主闸三孔,是靠电力配合柴油动力来完成提闸放水,和落下蓄水,驱动的动力则在东边桥头的二层小楼里,。其余的三十六孔便是翻版控制防水与蓄水的功能。调皮的我们那是没少奔跑在高五六米,宽二三十公分的翻版上边奔跑,丝毫没有害怕的情形。翻版的上游面是很深的蓄水,下边则是渗漏的部分水流,让那些苇子类的青稞有了生长的便利,蓄水也不深一个小汪的,大小不一,而这里便是我拿着叉网逮鱼的绝佳之地,也是我最爱取得地方之一,夏天的烈日让桥挡住,荫凉的同时也有所收获,鱼虾也能捞个一两斤那绝对不是问题。

至于那三孔主桥的位置也是水很深的地方之一,第三孔桥的桥体则是厚厚的一个类似军舰的造型,顺着钢筋窝成的梯子,到了“军舰的上面,短裤一脱,一个猛子边把哧溜的身体送入深水的区域,游泳、避暑,水中戏闹,那个乐也真是过瘾。

桥边的二层小楼,因为是玉信爷爷在看守,所以出入也便由,跟着爷爷在上面乘凉观景,老人在吧嗒吧嗒的抽烟,而我则观看来往的车辆,行人的路姿,看着有无熟悉的人在桥上,现在看来无聊的事情,在当时却也很是心悦。

至于桥上面的游玩那更是说之不尽,长长的桥面约有500米左右,宽度约有两辆车并排,两边的围栏各有三根刷着绿漆,走在上面没有一点担心感,反而觉得特别的踏实,望着北面一望无际的水面,深色的蓝,游艇在上面穿梭运行,湖心岛的小亭也是一道不错的景,白天的桥是路人的穿行,夜晚的桥则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一道风景,四里八乡的小青年正是凑热闹,有着激情的年龄,便奔往这里玩耍,所以这里的故事也丰富伴着精彩的梦,八十年代的小青年和那花季的小shiziban,有哪几个没有在桥上度过浪漫,当然是附近周边的,青年的记忆虽然久远,但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们这一待,老桥的故事谁也能说上一段,所以尘封的记忆或许看过这一段文字会有所想起,今天对老桥的描述只是记录了点滴,许多的故事有待想起,老桥的存在伴着八十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新桥的时代早已开启,记住过去,展现现在,开拓未来是我们的期待!

老桥,这个温馨的记忆,想起真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