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丹山”这几红漆描绘的打字就在村东北的路边一块巨石伏贴着,每当回村庄看到这几个字,很难控制心中的那份激动,也许这就是根系村庄,情系故土的缘故吧!
生活的点滴,今天看到中华李氏临沂小河宗亲联谊群里的大姑发的图片,便于大姑聊了起来,从家乡的点滴到工作的辛苦聊起。曾经忘记的点滴此刻勾起瞬间的美好记忆,拾零童年,感恩苦劳的那段岁月,让心感动!
村庄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原来的模样却深深的刻印在脑海,记忆最为清晰的却不是现在的新样,而是童年的模样,同学、老师、玩伴、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姐姐妹妹等等,贺知章老先生的《回乡偶书》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却是我的真实写照,虽然回家的次数少一点,也没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意,却对村庄的比我小的乡亲生疏,甚至面不相识。也真的懂得了这首流传百年诗的含义。随之有感下了这段散文诗。
童年的时光很留恋
家乡的模样总觉得没有变
千变万化的新农村发展
总是难以去改变脑海深处的留恋
天涯海角…
无不在无奈的为一家的生活迈步向前
虽然离开了家乡的怀抱
却总是揣着它游走天涯
如你
如我
还有他…
村庄
不大的概念
却是一辈子的念想
所以有了
乡情
有了根系村庄
虽然这首诗不怎么流畅,却是我心中的感想!
有山有水的村庄,虽然不富裕,却也民风淳朴,至今接近二十世的人盘踞在此生活,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在山岗游逛,当然爷爷有巡山的任务,而我纯粹就是个跟屁虫。
美丽的村庄和谐宁静,山坡的松树牢牢的扎根在山的斜坡上郁郁葱葱,与山下的河倒也互相辉映,山绿水清,倒也和谐班配。轻轻地河水围绕村庄转了个大半圈是一个标准的“U”型,炎热的夏日,河中嬉闹,趁着女人们趁着天黑洗澡,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于是就有了段断洗澡这不成文的约定。河的上游水位较深,抽水浇地扬水站的位置,就成了男人们的扎猛扑蹬的水中场地。而女人则在下游较浅没有石头的地方,地势平坦,水流较缓的地段,也就是苹果园的位置洗澡打闹。天黑月跑只有星星在天上闪耀,妇幼老嫂那种开心的打闹,隔着黑夜不断传播那声声闹闹,孩子的欢叫,大人的开心话聊,还有那大娘婶婶的歌调,学唱的那惟妙惟肖,那真是个好!
清清的河水不分昼夜的冲刷着河滩,水底的沙子也让水弄得一尘不染。涨水退去的时候,沙子则静静的接受这太阳的晒烤,天黑的时候带着热浪的微风吹来,静心躺在考热的沙子上,舒服的热疗堪比那按摩的梳辽。
八十年代的大桥,让我的童年也乐趣不少。桥底下插网捞鱼那真是个妙,挡水翘板的底部总是不断的渗水,于是坑坑洼洼的水里面便有了些鱼,布满水草沟坑的水道更是鱼的聚焦之地,还有那石头缝里的虾蟹让我不经意间练就了摸鱼逮虾的本领,什么样的沙里趴鱼还有那滑溜的鳝鱼、鲫鱼、鲤鱼等等,都逃脱不了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自己吃腻了便便宜了喂养的鸡鹅,当然那呱呱叫的鸭子我家没养过,也就少了它的美餐。
苇子地里的故事也不少,当然那是小孩的世界,棒槌的采摘玩耍,追兔呐喊的快乐场面。冬天收割苇子的热闹场面,冰冷的河水永远挡不住收获的喜悦。
记得顽皮的我曾经跟着宝现哥哥哥扛着土沙炮打兔子的情景,小小的我们几个就是个跟标准的屁虫,我们的叽叽喳喳他们很烦,不断地撵我们走,好奇心特重的我们怎肯失去这样的机会,便也也死皮赖脸的跟着,他们倒也没有什么办法,这些久远的记忆今天想来,倒也偷偷的自乐偷笑!
像我们小河边长大的孩子啊!哪有几个不会水的,虽然游泳的姿势谈不上美观,却也实用不会淹着。水中手脚并用,仰头呼气,手扑脚蹬前行,虽然有时候难免喝几口呛水这也很正常。农村的娃娃没有那么娇气。就这样练就的土本领,让那些鱼儿、虾儿糟了大秧,时不时的、乖乖的成了我们手中的硕果。
大人们的做法蛮横却也收货大,撒网打鱼那是笨法,电瓶电鱼那也是玩家家,于是土药装在瓶子里制作成鱼雷土炮,往深水区域扔倒也省事,小鱼肚皮翻过来飘在水面上,大鱼也跑不了,炸晕动作慢了不少,拾鱼真好,当然这是男爷们的妙招!
春暖花开的季节,冰冻开始融化,冰激凌子也随着往下游下飘,此时勤劳年轻的姐妹婶娘,便也三三两两的端起大盆往河边靠,将冬天的衣服在河中捶打揉洗,漂洗摆弄,紧挨着边洗衣边聊绕,开心的劳作,嬉闹中完成了家务的一种,倒也也很好!
就连那河水爆发的时候,上游不时飘来的盖屋的木头,还有那鸡鸭猪狗的时候,我们的村因为有了丹山的保佑,河水始终没有影响到我们村的生活,感谢老祖宗的选址才有了美丽村庄和全村父老的健康长寿,也许这得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咱在这里暂时不说,也让这最美的传说等下次细说。
虽然离家多年,工作也来到了新疆,但村庄是我的根壤,总是我回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