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一生着实不容易,从小因为家里穷缺少劳力没有上过学,姥姥因身体原因眼睛怕烟,不能烧火做饭,大妈妈13岁的大姨性格要强,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忙于热火朝天的生产工作,无暇顾及家里,可怜的妈妈自小就成了家里的烧火丫头,上学自然就成了奢望,夜间的补习班倒是上过几天,由于夜校离家远,邻居的女孩同伴退缩不去了,夜静天黑,心中害怕,且没有伴,学了几天就因害怕不敢去了,因此也就有了不识字的痛。
自己的这种痛,不能再次重演,也就坚决让我与弟弟上学,用自己的坚强和毅力撑起了我们这个家。白天顶着烈日种田弄地,晨间暮夕打理着菜园,伴着煤油灯的夜晚还要拉着鞋垫陪伴我们写作业,辛劳简单幸福的日子,在丹山子的村庄一干就是二十一年,直到一九九三年才离开丹山,到了爸爸工作的煤矿,一个曾经热火朝天面临退役的国有老煤矿,结束了与爸爸两地分居的生活,开启了不再与菜园田间的朝夕相处的日子。
到去年的不幸离世,满打满算爸妈相聚的幸福团圆也就三十年,从一九七二年到二零二三年阴历六月二十三去世,组建家庭的这五十一年,先后生养了我们兄弟三人,用朴实的语言,自身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其学会做人敬老,互帮互助。整整51年的家庭温暖,点燃了老李家的希望,走出了自己人生的不平凡。
妈妈的人生,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大的来说她代表着那个特殊年代的一工一农千万个家庭的无奈和心酸,小的来说是弱女子对一个家的爱,一个伟大母爱的天性,用瘦弱脊梁硬撑,不服输的骨气成就了这种赢。
妈妈的一生留下了让我永远品味学习的诸多点,智慧的实践、道理的以身言传,虽没有书本上的大道理深延,却有应用的简单实操和感惯。
记得有一次,村邻的散养猪在拱我家大门口的小树,恰逢在家探亲的爸爸看见,便将其赶走,不想几天后,这猪不知什么原因死掉了,便说是爸爸打死的,因此便有了矛盾,整天去我家找爸爸闹,其闹事的女主人精神又有点问题,时好时坏,与爸爸有点摩擦的村民便鼓蹿她去我家闹,几次劝说无效,别无他法的妈妈就找到了他们在县城工作的弟弟,叙说了缘由,历数了厉害关系,让他们去劝说,结果一下就解决了。
还有我上学的事,妈妈深知将玩疯了的我一个人送去学校,肯定拴不住我的心,便有了劝说玩伴的母亲让他们也去上学,还亲自去手拉俩侄子的手,儿子相跟去送的那一幕,攻心的策略妈妈懂,也用的很成功。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说一不二的大脚奶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添油加醋的诉说儿媳的不好,也就造就了爸妈的战争时有发生,喝了酒的爸爸总是将碗盘摔碎,没有烟花的啪啦响,打小我就没少听。时间久了,妈妈摸透了奶奶的脾气,也就缓和了关系,把脾性叼怪的奶奶哄的不再挑拨儿子与媳妇的关系了。妈妈却用诚心换取了她们婆媳的友好相处,直到奶奶去世,还记挂着没有在身边的妈妈的好,已实际行动践行了孝道,也让她的三个儿媳看在眼,记于心,在妈妈病重期间,充分体现了这种优良的沿袭,走出来传统美德的实效。
在学习方面,妈妈异常的谦虚,责任田分开后,不懂种地种菜的妈妈,虚心向庄稼能手学习,先是学会了拨弄田,后是菜,最终获得了双丰收,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并且带领我与弟弟亲动手,用经历去实践,用农村的亲操铸就了吃苦耐劳。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观察与学巧,记的我的第一篇《我爱家乡的西红柿》就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模仿课本《我爱家乡的杨梅》+种西红柿的实践有感所写,而且还得了个小奖,成了班里的作文范本,也许我后来的写,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潜意识吧,所以多年后重拾笔记录身边所事,所感也就没有觉得那么难了的原因吧。
为人方面,妈妈懂得感恩,一个女人拉吧着三个孩子,男主人不在家,每到春耕秋收打麦的时候,四口人的地弄得妈妈略有不及,村中的一些好心人有时候就在自己干完自己地里的活后,偷偷的帮我们干一点,妈妈总是悄悄的打听到是哪位好心人帮的忙,然后在逢年过节或事宜的时候,买些东西让我或弟弟悄悄的送到他们家去,这种知恩感恩,让我与弟弟很是受教育。
斟酌亲情,将之巧用,也是妈妈的处事之道,那时的弟弟还小,逍遥惯了的奶奶不看孙子,妈妈还得去地里干活,无奈之举,妈妈就送到同村的奶奶胞妹儿子家去,也就是爸爸的表哥表嫂家去,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他们也欣然乐意。因为他们家日子穷一点,没有什么挣钱的来源,而在外当工人的爸爸有工资,逢年过节,妈妈花点钱给她们家孩子每人弄身衣裳什么的,他们自然是高兴乐意的,加之平时有点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也给他送一点,有困难帮一点,让他们略穷一点日子也有点改善,将心换心,自然最能融感。
在妈妈有病住院期间,与妈妈闲谈,问及这些记忆,她坦然一笑,说到,一是避嫌,避开奶奶不看还说闲话的嫌,他们是奶奶的亲外甥,让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堵了村民的闲言,一个女人丈夫不在家,如果在村中与这家那家走的近一些,闲言碎语有些不便,咱们是亲戚,顺便咱在钱财上帮助一下他们,既解决了咱的困难,又顺其然。名正言顺的帮了他们,稳固了亲戚关系。妈妈的随意一点,让我瞬间明白然,我怎么没继承妈妈的智慧焉!
二零二三年的清明节妈妈还与爸爸回到丹山给爷爷奶奶扫墓上坟,老家的亲戚也走了个遍,好像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后来听表姐说,大姨还与妈妈开玩笑说,这辈子咱姊妹俩还能见面,感慨自己的身体,毕竟将近九十的人了,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走了,可是谁又能想到一项身体很好的妈妈走到了大姨的前面呢?也许是天意,就连老家的房子翻盖都是在妈妈生病前的头一个月才知道的?只不过没能住到里面,辛劳一辈子,自己挂念的老房子最终没能住到里面,无奈的我,只好在妈妈走后,让其骨灰与遗像回屋看了看,亲爱的妈妈,这也是儿子无奈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圆了您生前的想。
曾经的村庄,曾经的您,都是儿子心中的方向,如今您走了,留下的岁月就要让其把爸爸照顾快乐健康,儿子知道这也是您的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