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城乡,老乡们招待宾客,羊肉自然是一道首选的地方美食。
本地人都知道,人们喜欢地方羊肉,远近闻名。为什么陕北的羊肉好吃呢?因它膻味小,具有辛辣味,口感尚好。究其原因,陕北高原,山峦环抱,逶迤叠嶂,海拔较高,常年雨水稀少,号称为十年九旱。但是,在陕北大地上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而且生长着大量的地表植物,周期长,耐寒冷、耐干旱。可以说,物产丰饶,独具特色。其中就有一种草本植物学名叫百里香,乡人俗称为地椒。 陕北地椒的特征,褐色,幼茎覆盖白色柔毛,节明显,匍匐茎节上具细根,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腺点明显,小花集成头状,紫色或淡紫色。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压扁状。气芳香,味辛。就是这种地椒,大都生长在陕北无定河、黄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丘陵沟壑,土石山坡上颇多。当地的老乡平时把它当作一种佐料来采集,调味可佳,久而久之,融入百姓家。
可是,这种地椒不仅人们喜欢食用,而且有的牲畜也喜欢吃。特别是乡下的羊只平常成群结队出山,又生性好动,灵活,善攀岩,一旦见到山里的地椒就会你争我抢,尽情享受这一天然草木的香美。由此而来,那些吃过地椒的羊,也被老乡们戏称为“地椒羊”。经常吃这种含有地椒的羊,时间久了,那股辛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它的周身,而后其体内逐渐地也就少了一些膻味。所以,在陕北农家或饭馆里炖羊肉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大葱,花椒,辣子,生姜等佐料,这样做出的羊肉味道更加纯正、鲜而不腻、色香味俱全。
与地椒羊有关之事,方可追溯到古代。公元前3000年,散居在黄河流域的伏羲氏、神农氏部落,就是驯服犬、羊、牛的族群,其历史悠久。而且羊肉在古代被称为“毁肉”、“羝肉”、“羯肉”,是皇家贵族的上等美食。《国语·楚语下》:“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祭祀礼节,饮食之中,九卿之下的臣民无权用羊。稍有不慎,惹谋反之嫌,轻则官帽、脑袋难留,重则株连九族。足见羊肉的食用档次,远比其他肉食较上。直到后来,随着羊只逐渐发展,增多,进入百姓家,家养,大集体时村养,群牧得更加多了。久而久之,养羊也就成了每个村庄和不少家庭的经济收入之一。
生活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的山民们,喜爱地椒、地椒羊、地椒羊肉。平时,人们食用的传统美食羊肉多了,并将其渗透到了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之中,继而编唱出了地道的陕北民歌,民谣,谜语,民间俚语等,来反映赞美人与羊有关的事物。如: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儿难: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手提上羊肉怀揣上糕,跟上咱的哥哥走一回:先放羊肉后放葱,先谈恋爱后提亲:大炖羊肉离不了葱,酒曲儿不酸不好听:山知道,水知道,风知道,山地里天然长地椒,陕北的羊肉味道好:怀胎六月吃羊肉,想把奴家的身子补一补等。谚语:羊肉饺子下酒,越就越有:走过羊肠小道,必然遇上阳关大道:羊子养羊子,三年一圈子:羊怕寒霜,霜怕太阳:家里喂上十只羊,不愁地里庄稼长不壮:羊群走路靠头羊:羊不吃回头草:养上一群羊,不怕有灾荒:羊肉按件不零卖等。谜语:脚像小牛脚,身像大狗身,走像小孩子,须像老大人:长着两只角,翻穿大皮袄,吃的绿草草,拉的黑枣枣:落地就会跑,胡子一大把,不管见了谁,总爱喊妈妈(三个谜底,羊)等。以上种种反映了人们对羊的喜爱,对羊的特性、价值,也阐述了对羊肉的食用搭配。在西北等地山羊肉系列食谱中,有烤全羊、清炖纯羊肉,连骨头羊肉(吃羊肉、啃骨头、喝羊汤)、羊肉泡馍、羊肉拌米饭、羊肉烩饹饦(麻食)、羊肉饺子、火锅涮羊肉、羊肉大烩菜、羊肉串等。人们不仅自己家里吃,待客吃,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是尚好的馈赠佳品。
医学方面有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温中散寒,健脾消食,祛风镇痛。治胃寒痛,小腹胀满,消化不良,周身疼痛,牙痛。如此看来,羊肉不仅好吃,也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另外,陕北乡下庄户人家的蒸馍馍,蒸花卷,蒸包子,饹饼子, 炒菜,烩菜等,这种地椒调料都有程度不同的使用。地椒,在西北其它一些地方也有的,被称为地花椒、山椒、山胡椒等。当下,还有人家将地椒移栽于家庭院落,或者盆栽,取用方便。地椒是一种上等的草本植物,作为北方传统纯正的一种天然绿色食品,与陕北的羊只,与陕北地方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独特地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