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伯喜的头像

李伯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9/12
分享

从《写给母亲的字》到《母亲的床》

我是从二零零六年第八期《散文》杂志上,看到《写给母亲的字》,被文中的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就在他的博客上,给耿立老师留言,他给我回了话。

我认为他的散文真,真实,真相,真知灼见。敢于面对自己的存在和灵魂境遇,写出自己的亲历、亲见,甚至是不堪。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与众不同的异星人。他的眼睛,是那么的犀利,深邃,是那种一眼就看到事物本质的人,透着孤傲、理性和通透。表面上看起来,他很冷,甚是是冷血,其实他内心是那样的宽厚、柔软、善良、悲悯,爱憎分明、大爱。我认为他是最懂散文这个文体的人,知道散文的纹理和走向。他洞察人世的冷暖,人性的本质。

耿立从曹濮平原到岭南大地。从农耕文化到海洋文化。从乡土散文和历史散文。我一直感觉他就是一个“呼愁”的人。呼喊的人。像野草一样坚韧,不屈,顽强。像一块拒绝融化的冰。他像芦苇一样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像狼一样,自由,桀骜不驯。他的偏执,是一种深刻。他的逃离,我认为是逃离乡土和体制。其实是另一种选择,是出发,是挣脱,是物理空间转换心理空间。他像一只拒绝洄游的鱼,回望故乡,故乡已成异乡,让人苍凉悲怆。

摆在我书房的七本书 《遮蔽与记忆 》《消失的乡村》《藏在草间》《灵魂背书》、《向泥土敬礼》、《暗夜里的灯盏烛光》、《拒绝合唱:散文的精神》。

从阅历上来说,耿立的童年在乡村,上大学在城市,在大学中文系教学,然后去广东珠海教创意写作学。从整体上来说,写作题材,乡土散文,历史随笔,和学术性文艺评论。

乡土散文的写作,也是与众不同,他还原在场,细节,情感,甚至是冲突。他的情感是那么饱满、丰盈,细腻。他敢写,敢说,写父亲的卑微、不堪。《匍匐在土》父亲去生产队里要一点谷子,给产后的母亲熬汤喝。队里的负责人不给,父亲甚至下跪,他陷入了一种困境,没有粮食下锅,他感到了生存的绝望,好像没有一点希望,他去跳井,被人救起。读到这里,耿立老师的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甚至是全人类的父亲。感觉到我们的父亲就是那一群被欺凌和侮辱的人,被历史遗忘的人。每当我看到耿立老师那锐利的眼神,我就会想起卡夫卡忧郁的眼睛,想起鲁迅的冷峻,甚至想起和他同时代的阎连科。

读到耿立《遮蔽与记忆》中历史随笔,他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遗忘的历史细节,以沉实凝重、诗意盎然的独特风格,重写抗战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赵登禹、张自忠、赵一曼、萧红到汪精卫、周作人等等,呈现了国破家亡之际人性的高尚与卑琐,坚守与游离,超拔与堕落,逼近有血有肉、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他从历史的缝隙中,打捞出人性的光,写出历史的真相。他不畏权威,只注重历史的真实。他敢写,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物个性。

2013年,他从山东菏泽来到广东珠海,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担任创意写作教授,背井离乡的他,感到了与故乡疏离的不知所措。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写作方向。其实他在岭南,收获更丰厚。他感觉到了故乡的酒文化和岭南的茶文化的不同,往大了说他从农耕文化一下子过度到海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耿老师的学术视野像大海一样宽广,眼界也打开了,进入了一种高度。他再回望故乡,也许更清晰,更伤感,更苍凉。更亲切,更人文。

《暗夜里的灯盏》更具散文的大气、厚重,语言更加的朴素和诗意,思想更加开阔和深邃。《拒绝合唱:散文的精神》,从文学史的角度,审视散文的流变、走向,更具审美素养和哲学气质。这两本书,是来岭南的巨大收获,也是研究耿立散文的分水岭。

2024年《散文》杂志第7期发表了《母亲的床》。我看到后,心头一阵疼痛,让我泪目。他的母亲一辈子经历瘟疫、饥荒、逃难、战争的拉锯与杀伐,经历少年丧父、婚后连续两个孩子的早夭、晚年的离家、后辈的白眼与挤对。耿立的母亲的一生的苦难,不也是我们的母亲一生的苦难?耿立与母亲的情感,是那样的浓厚,真挚,深沉。可见,耿立是一个有着大爱和悲悯的人,其实他的目光是清澈的,温情的。十八年前和十八年后的耿立,心路历程究竟发生了什么?怜悯、大爱、人性、学术、亲情? 我期待着耿立老师写出更具耿立风格的大散文,我在山东向他致敬,致敬他的人格魅力,致敬他的文字,致敬他对母亲大地一般的爱。

近期我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给耿立老师视频,和他聊天中,我豁然开朗,纠结在心中的困惑一下子开悟了。我说我想给你写一点对你的感受,他说好啊。我写下以上的文字,算是一点浅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