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正弘玉的头像

天正弘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3/05
分享

永一商行

中国古代没有无商不奸一说,倒有“无商不尖”一词,意思是说,做生意要讲究厚道,实在,求得人人信赖,方可生意兴隆。这一词要从永一商行说起。

永一商行是入赘曾家的穷小子台奇创立的,它的前身是曾叔祖传的曾家米店。曾叔秉持着父辈“忠厚振世,诗书传家”的教导,踏踏实实做生意,一心一意振家声。奈何老婆肚皮不争气,生了个粉嘟嘟的女儿之后,从此平平淡淡,不显山不露水了。曾叔许多美好的设想还没冒出水泡就胎死腹中。好在女儿从小乖巧伶俐,讨人喜爱,爷爷奶奶每每见了眉开眼笑,喜不自胜。曾叔提心吊胆地每天候着老爹老娘“无后为大”的训示,却迟迟没有到来。等二老殡天之后,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想一切都随缘吧,说不定还时来运转呢。

不知从何时起,曾家米店早上开门,准备清扫门口枯枝败叶等垃圾的时候,发现已经被谁打扫干净了。干燥的地面上,小笤帚扫过留下了一道道细细的鞭影,如丝如缕,清晰可见。整个地面如洗过的脸,清新可人,小鸟儿都飞过来探个究竟呢。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曾叔感到奇怪,一天特意起了个大早,躲在暗影里候着,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不多时来了一位少年,衣衫褴褛,拎着一把笤帚,一丝不苟地干起来。干完要走的时候,曾叔闪了出来。

“我说小伙子,请留步,老夫有话要讲。”

少年淡定地转过身,朝着曾叔鞠了个躬:“大爷,请讲。”

看这少年眉清目秀,骨骼出奇,衣不蔽体,但还算整洁。曾叔一边观察,一边发问。

“你怎么无缘无故来帮我扫地来了?”

“人人都说曾大爷是一位厚道人,想过来求您老人家赏一碗饭吃。”少年不慌不忙地说,态度非常诚恳。

“赏一碗饭吃?可我这儿不需要人啊……”

“不,您需要!您看:我可以帮你扫地,帮你劈柴火,打水,帮你开门,关门,帮你卖东西,送东西。——多一个人,就多一碗饭就行了。别的,我都不要!”

曾叔再一次深深地打量了一遍少年,觉得这孩子骨子里有一股韧劲,贫穷没有把他击垮,反而促使他主动出击,寻找生命泉水。这是一块好苗子,没有飘飘浮浮的东西在里面,自己收留了,看来能帮着看家看店,不会添乱子。

少年叫台奇,就这样进了曾家的大门做了下人。他非常感激曾叔收留了他,为他找到一条生路,为了报恩,他不惜自己的力气,每天脚不沾地地找活干,干得心满意足,虎虎生风。

曾叔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心想一碗饭捡了个小伙计,值了。于是,家里忙完,打发台奇去柜台帮忙,一来人多不乱,二来他眼勤手勤,凡事不耽误客户的需求,买了东西拎不动的,还可以让台奇帮忙送到家里。

一来二去,台奇就成了专门上门送米送面的伙计了。这小子心细如发,每到一家,就留意人家几口人,米面每天消耗多少,估摸着所剩无几的时候,他就提醒曾叔,这家快要买粮了,大约需要多少多少。开始曾叔不信,后来一一应验了,他才觉得这台奇不简单,能掐会算,慢慢地就放开手脚使用他,按照他说的去做,果然生意兴隆了许多。老的小的不少进来买粮,先找台奇。台奇也不含糊,知根知底地交流着:

“来了大叔?大婶的腿好了吗?能活动活动了,这就好,这就好。对啊得运动,不能光坐着。——二十斤正好。您老拿好,慢走……”

“小琪琪来了?奶奶没来啊?犯病了?哟,真是的!你拿不动,先回去,称好了我送过去。没事,一会就到。”

…………

曾叔在一旁听着,看着,心里比量着今非昔比的台面,他觉得这小子是个福星,自从他来了之后就财源广进了,看人长得也不错,对得起自己的姑娘,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留着?

从此,曾叔就有意栽培他做接班人。六年后,已显得老成持重的台奇把生意打理得滴水不漏,蒸蒸日上,柜子里面全是钱,明晃晃的耀眼。曾叔怕他另攀高枝,忙把他入了赘,交付了生意,自己每天过去点个卯,支撑一下门面。

台奇开始以一种主人的身份视察自己的地盘了。他每天有空就左顾右看,若有所思,低头不语。耳旁媳妇和丈母娘不停地吹风,计划着穿衣打扮的横空出击。几天后,他找到曾叔,开始托出他的心思:

“我打算扩大咱的生意,改成商行,您老人家看怎么样?”

曾叔摆摆手:“我相信你的眼力和能力台奇!你干什么我都不反对。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于是,曾家米店就成了永一商行。取名永一,永远这样一直下去的意思。现在商行里买卖的东西多了,有布匹绸缎,陶瓷铁器,日用百货等等等等。只要人们日常需要,货物来源渠道顺畅,台奇都进一些,试着卖卖,摸索一下套路。

刚开张时,台奇担心顾客不上门,上了门不晓得店里的货,他就想了个法子:凡是带着孩子进来的,孩子每识出一件东西,奖给一粒糖豆,上不封顶,每天都送。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每天都有小孩儿门聚在门口大呼小叫,会跑的争先恐后指指点点,不会跑的爹娘爷奶抱着帮着辨识,一时间熙熙攘攘,扩大了三倍门面的商行也显得局促不安了。

买卖长流水地开了下去。台奇越来越觉得施展不开手脚,好像鹰儿关在笼子里,跃跃欲飞而急将难夺。他把目光投向了永一商行斜对面的大洼地里,凭空研究了一番,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次日,早已熟知了商行里货物品种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门口,准备故伎重演的时候,发现斜对面洼地的中央竖起了一根大杆子,路边挂着一张告示牌:谁要是能用土块投掷中大杆子,一次赏两粒糖豆,到永一商行来领。一时间呼啦啦人都过去了,奋勇争先地与大杆子过不去。大杆子被砸的面目全非,依然屹立不倒,不过脚底下的地面渐渐浮了上来。

半年之后,大洼地里积满了土块瓦砾。台奇找人推平,打夯,起屋,新的永一商行在此开张了。新商行视野开阔,门口雍容大度,两边又栽上几棵杨柳,摆上桌凳,玩耍的过往的人累了过来歇歇脚,旁边还有绿豆汤侍候着,随到随喝。老人们坐在树荫下,喝着茶,看着儿童跑来跑去,鸡飞狗跳,和曾叔攀谈攀谈,觉得生活越来越好,就是曾叔、台奇这样的好人一步步抬起来的。

台奇并没有坐地自大,仍然像原先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大家闲谈中,都对他有钱不赚的两件事赞不绝口。有一次有人来买绫罗,他店里明明摆放着却不卖给人家。那人很生气,说他家里有喜事要办,等着使用。台奇解释说自己店里的货放久了,像人一样憔悴不堪了,不信你看,轻轻一拽就裂了,你买去只会误事。我介绍一家去买,他家货好。那人感恩戴德地走了。还有一个来批发陶器的,本来货已点好,正待付账,那人多说了一句话,说要把这批货运到北方去卖,那里不产这东西,肯定卖个好价钱。台奇听见了,主动终止了买卖。他说今年北方大旱,百姓衣食无着,吃饭都成了问题,哪有闲钱买这东西?我不能眼睁睁收了你钱,看着你欲哭无泪。你说这样的人,谁不愿意和他共事呢?把心掏给他,一路同行,只管睡大觉就得了。

河流看上去波光水静,实际上风生水起,深层里暗潮汹涌。天道无常,永一商行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危机。这年大旱,河水见底,河床裂出了巴掌大的缝隙。杨柳叶开始打着卷,后来缩成小小的一团,在风中保持着死一般的僵硬。地里的庄稼黄了,枯了,倒了。百姓开始拼命地淘井找水,可是掘地三尺,杯水车薪。大家都失望了,一个个咒骂着老天爷,可怜兮兮地来到永一商行,哀求着能不能帮帮忙渡过难关。没有了人脉,自然就没有了生意。台奇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有求必应,需要米的给米,需要锄的给锄,叫伙计们把名字一一记上,赊账给他们。

需要的人太多了,几乎家家户户都跑来求告,把门槛都踏破了。看着商行里的东西渐渐空虚,好像河水露了底,伙计们发牢骚说,这哪是做买卖,分明是做慈善,只出不进,咱们喝西北风?

台奇批评了伙计们,说灾年荒情,生意是做不成了,这里暂时不需要大家了,各奔前程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永一商行一直不关门,你们生活不下去了,随时还可以回来,只要有我一口饭吃,我就分给你们半口。

偌大的商行一下子冷清起来,大门一直开着,可是已经多日没人上门了。台奇像只可怜的小爬虫,慢吞吞地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想起来回去看看年迈蹒跚的岳父岳母,牙牙学语的双胞胎儿女,一颗心又有了着落。看着媳妇节衣缩食地忙碌着,他有些后悔忘了买些金银首饰留给她了。现在已经空壳了,什么也没有了。他叹了一口气,出门踱过去,继续守候着这个可有可无的买卖。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灾情过去了,地里又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鸡鸭鹅兔又活蹦乱跳起来,吵吵闹闹不厌其烦。原先赊东西的人又陆续上门了,现在不是赊,是还,诚心诚意加倍地奉还。永一商行像百川归海,很快就盆满钵溢了。人手开始忙不过来了,台奇忙叫家里人帮忙,一方面赶紧通知众伙计们。

粮食丰收了,鸡鸭鹅出圈了,百姓的腰杆挺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男女老少,又络绎不绝地来永一商行颐气指使要东要西了。台奇忙得迭不迭,一连声地抱怨大家:

“为什么都来我家?——也去照顾照顾别人的买卖!大家都不容易。”

大家几乎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我们都稀罕你这个人,都乐意和你打交道。咱们永一商行,什么时候都不能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