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有着灵敏的听觉和嗅觉,有发展出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基因,可惜的是,都让后天教导有方的各种思想理论禁锢起来,筑坝开渠,规矩有了,文明现了,许多天赋异禀却湮没无闻了。
天生好动的孩子对自然的一切保持着汲汲探究的乐趣。一只外出觅食的蚂蚁,她能观察半天,衍生出一篇格林童话;来来往往的云朵与霞光相映,带给她无穷的想象空间……正是这些触目可及的事物,滋润着孩子一步步健康成长。
这不,我骑着车带她兜风,正指指点点给她解说沿途风景的美妙呢,她突然大呼小叫起来:
“爸爸,爸爸!停车,停车!有一只小猫在叫!”
“在哪儿?在哪儿?”我停下来,竖起了耳朵。四周除了风声,车声,知了的不知疲倦的欢唱声,并没有什么动静。
孩子嘘了一声,告我别说话,她两只耳朵不停摇动着,像天线似的不断校正接收角度,静静地捕捉空气中偶然传出的若有若无的喵喵声,在我还愣神的当儿,她的身影随着目光已经寻找到花丛后面,从一条排水沟里小心翼翼地托上来一只小流浪猫。
这猫也太小了,巴掌大小,有两个月了吧,毛色不错,一身纯白,但很虚弱,可能是被遗弃在这儿,没谁注意,也不知多久没吃东西了,细胳膊细腿的,快站不起来了。
孩子两只小手托着,像捧着一个鸡蛋,生怕掉地上摔碎了。她可怜巴巴地恳求我把小猫带回去。我犹豫不决,养一个它又费工夫又费心思,怕它生病,怕它传染病菌,还怕不小心被它挠了咬了,三个月一除虫,打预防针,注射疫苗,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平添了多少心事!
孩子见我犹豫,就一点点向外开条件:把自己好吃的不买了,好看的地方不去了,每天保证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它……在她这种舍己为猫的爱心感染下,我同意暂时收养小东西。
孩子给它起个名字叫小白,我们一起把它送到了宠物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初来乍到,小家伙神经兮兮,紧张的很,看见谁都充满敌意,只有孩子除外。孩子每天来这儿陪伴它,喂它食物,捋顺它的毛,用小手指挠挠它,或者在它眯瞪瞌睡的时候,拿出在路边拔来的毛毛草伸进它的鼻子里,逗引它忍不住打喷嚏。小白知道孩子对它好,它对孩子的眼神动作也明显不一样,两个小家伙不知不觉就打闹在一起。
爱心也是可以传染的。一个和善环境里成长的小猫,不知不觉中对周围的人和物也不加防备了,凡是走近看望它的,逗引它的,它都瞪着天真无邪的眼神看过去,或者走近,伸出嘴巴嗅一嗅,小爪子扒拉扒拉,心里头感到亲切了,它就情不自禁地连蹦带跳过去,在你身边蹭一蹭皮毛,歪着头和你目光交流,嘴里发出亲昵的叫声。
在宠物医院的病房里,小白隔壁又住进来一位病友。这是一只狗狗,皮毛一身灰,我们就叫它小灰。小灰也是被好心人送来的,病的很严重,身上长满了跳蚤和蜱虫,可能是独自流浪久经风雨的缘故吧,小灰很是虚弱,肚子软塌塌的,看人的目光低低的,怯怯的,一有风吹草动,立马站立不动,任凭逆来顺受。
小白见到小灰时,从本能上感觉比人类亲近,和它一样呆在里面,触爪可及,于是不时盯着它看,还咪咪地叫着,以示友好。大家都以为,调皮的小白好了伤疤忘了痛,竟敢主动挑逗小灰。为了避免意外,造成两败俱伤,就把各自关了笼子。
可这天,工作人员刚刚走开一会,回来发现小白不见了,放眼找寻,不见踪影,最后发现小灰蜷卧在那休息,怀里一撮白毛隐隐约约在动,惊呼不好,连忙拉出来看,果然正是小白,安然无恙。
大家被吓到了,自古猫狗是冤家,到一起就打架,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再看小灰,眼睛里多了一份平静和友好,根本看不出对小白有多讨厌。大家松了一口气,遂把二者分开来。可大跌眼镜的是,刚刚放下,小白立马从自己的笼子里跑出,又和小灰甜甜蜜蜜地依偎在一起了。
大家一脸惊奇,禁不住击节赞赏:都需要关爱的两个小家伙,从彼此身上找到了依赖和温暖!大自然负负得正的法则,就是这样被证明的吗?
一只猫,一条狗,一起吃食,一起玩耍,一块睡觉,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在这种跨越人类认识边界的友情中,它们两个慢慢地一起健康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