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前楼村钱大王至杨家溪村之间,长约5华里的钱大王岭,简称“钱王岭”又叫“聚宝岩”。它的东北和北面分别与王头陀岭和上六都岭相连接。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那只是一条小路的山岭,但它却是福温古驿道的一部分,被人们称为“闽浙政廉路”。
说起“闽浙政廉路”,其实它始于杨家溪村,跨过一百二十多米长杨家溪石板桥,依着溪谷,穿过茂密的森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一直向浙江方向延伸。我为了充实《千年驿道》乡土教材的内容,与朋友相约,有幸与驿道之中的“闽浙政廉路”做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当我们踏着光滑的路面往上登时,起初还是较为轻松地行走,慢慢地始觉体力不济,为负重所累,让我第一次真切体验到“蜀道难,闽道比蜀道更难。”
一路石阶,不知何处是终点,幸好能见到溪流不断,水势较大者流泻成小瀑布,泉水声不绝,山间雾气氤氲,山顶隐约其辞,不见其峰,虽有朋友相伴,还是觉得孤单,不知当年的商旅中的人们,过此山路时,是否也会有行走寂寞中的感慨。
稍作歇息,仰头看看山,叹口气,继续上路。汗水不停地从额上冒出,滴在路上,点缀着别样水墨图案,随着路的坡度越来越陡,对于一个很少登山的人来说,好像有些吃力了,只好在一平缓处的肩枫(香枫)下,做短暂的休息,但额上的“雨”似乎越来越大,竟然把路上的一块光亮的石板,给滴成密密麻麻,随着一阵微风的吹来,石块形成了一面透亮的“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斑斓,好像向我们讲述着它曾经的沧桑与辉煌!
在休息之余,我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记载,据《福建通志》记载,钱大王岭系开辟于秦汉时期的(闽浙)古道,到唐代时期,朝廷为了便于巩固疆域、调兵遣将、促进贸易和运送贡品等,古道建设进入鼎盛时期,在全国主要道路上设置驿站、驿道。而这段的古道,就是在这个时期改建为官道,即驿道,是古时福建通向省外的四条通道之一,为闽东、闽南一带文人墨客上京求名或促进商旅贸易的主要通道。
我们仔细量了路面,宽度在2.5米左右,察看了路面结构,全部采用杨家溪中的鹅卵石和青石杂块拼砌而成,阶梯高低适度,依山势而建,稍有平缓之处,采用“拱包式”砌法。路面中间稍稍凸起,均呈半圆形,虽然是鹅卵石,但拼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多处险要之地,沿山势凿岩为阶,或将岩石凿平为路,或架设石板和石护栏,或凿岩洞以石条为梁架,然后再铺石板以拓宽路面,遇山涧时,便灵活地建碇步桥(青龙桥、下马桥、)、遇小溪建桥(通浙桥、矴步桥),整条岭蜿蜒而上,虽饱经风雨冲刷与浸泡,但质地格外刚硬,经得起成千上万人的踩踏。不断拍打的脚板,与频频下落的汗滴,把路面的青石来回打磨,来回浸润,随着岁月的增长,泛起重重古铜色的光泽。
当看到这些,不禁让我思绪万千……没想到脚下蜿蜒的钱王岭古驿道,会修得如此从容、得体。更让我想到,当时主持筑路的官员要么是这方面的行家,要么是他所召集的道路勘测人员素质不凡,他们善于巧借山势开山筑路。在筑路过程中,对行路者的体恤关切之心,不仅蕴含在那缓缓上升的石阶之中,而且连挑山工停歇遮阴之事也考虑在内。每间隔一挑肩的距离就种上一棵香枫树,据说这些香枫树,在春夏之季过往的行人能纳凉,挑山工挑一肩就能在树下歇息;秋冬之季枫叶纷纷飘落在路上,起到保护路面不结冰又能防滑。再加路的两边有小溪相伴,一侧是小溪,一侧是肩枫,即使是晴天,小溪里也流着从山上淌下来的清泉,构成“涓涓细流如鸣琴”的人间美景。如想稍稍停步歇肩,洗个脸,解个渴,走上几步,弯个腰就有溪泉。它会给路人减去旅途的烦躁与疲劳。
据《福建历史地理志》载,这条古驿道最早为秦汉时期所建,至唐末越王钱镠在此屯兵时拓宽,南宋嘉定十五年前后,长溪知县杨志再修,清嘉庆九年福鼎王绍勤重修,民国首任知事王邦怀、王邦彦弟兄再次出资修缮等。在多次的维修中,其中规模最大一次,应是王邦彦了,民国版《霞浦县志》中比较详细地记载:“清光绪中,城绅王邦彦独创(修)费八百余金。”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了,它虽尽管历经台风暴雨冲刷,但至今钱王岭保存尚完好。
而“钱大王岭”名字的出现,最早可能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了。民国十八年版的《霞浦县志·杂录》中记载的:“下六都有钱大王岭,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所辟也。镠临安人,梁开平元年封为吴越王,奄有浙东、西地。时王审知据闽,与吴越接壤。”可见吴越国曾在钱王岭边安营扎寨,练兵种地,拓建道路。《福宁州志》、民国十八版《霞浦县志》卷之十九《交通志》记载:钱大王“唐末属越,越王钱镠屯兵于此”。
相传吴越王为了对闽越国的军事行动,曾对该岭进行拓宽。吴越王钱镠、钱元瓘、钱佐三代帝王在此屯兵,他们引导民众兴修水利、垦荒种茶、大力发展农业,驻地百姓生活富庶。当地村民为了纪念他们,除了建起“钱一公”(钱镠)、“钱二公”(钱元瓘)“钱三公”(钱弘佐)宫宇奉祀外,也将村名叫做“钱大王”,而这条岭也因钱王拓宽而与村同名叫“钱大王岭”或“钱王岭”。
那么,“钱大王岭”为何又被称为“闽浙政廉路”呢?这得从岭中的藏银洞或藏金洞说起。据村民介绍,在钱大王岭古驿道旁边的山崖岩石上、古桥边、山顶等处,凿有大小不一的几十个小石洞,分别用来藏着金条和银圆,而这些金条和银圆是当时修建驿道施工时所剩余的金条或银两,负责工程的官员们将这些金钱,分别装进这几十个小石洞里,然后用泥封存,随着年月的流逝,石洞上渐渐长出小草来。为了让幸运儿能够发现,他们在岭中的山崖中题刻着许多寻宝诗,在诗中暗示藏金银的地方。其中,有一块银诗石刻已经风化,但有心人依稀能够读懂并领会诗意,便会找到藏金银的位置,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行人抬轿拿不到,不高不低的人才能拿到”“谁能跳过十八跳,路边银圆用箩挑”等坊间顺口溜,结果有几首银诗被破译,在试剑石旁和下马桥及通浙桥旁相继被人寻获的银圆,验证了坊间的传说。
在众多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是“放牛娃得银”故事了。有一个初夏的早上,天空就像被一个淘气的孩子抺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这儿一块红彤彤的,那儿一块黄灿灿的,大多是暖色调,但没有很深的颜色,比起黄昏时的火烧云,它的绚丽之余多了一股清秀。而此时的大地,到处是深绿色的,早起的鸟儿传出来的三两声清脆的鸣叫,划过了城市和乡村人们甜美的梦境。而家住杨家溪勤快的牧童用长长的绳子牵着一头老黄牛,后面还跟着一头小牛犊,他从家出发沿着古道悠闲地放牛,古道旁边两旁香枫树叶,在溪风的吹拂下,沙沙地响着,随微风荡漾的青草似乎在招手欢迎,通向绿波深处的钱大王岭,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杨家溪里,与黎明的曙光相映成一幅绝美的图画。而放牛娃骑在牛背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喫过断桥西”。不知不觉牛来到了下马桥边山崖处,牛一仰头看见岩崖上鲜嫩的小草,就张开大嘴去啃小草,牛用力一拔,顺势将小草连根带梢拔出,同时也惊醒了放牛娃,他擦擦眼睛一看,山崖间流露出一窝银光闪闪银圆。放牛回家后,他将所捡来的银圆拿回交给父母。父母不敢相信,以为放牛娃是偷来的,为了验证真假,父母要求放牛娃去现场查证,父母把孩子捡来的几十个银元,放到“藏银洞”里,正好把整个洞填满,至此,放牛娃的父母心服口服,孩子所捡到的银圆,是来自这个不起眼的石洞。从此,这个洞就被村里人称为“藏银洞”。念氏族人认为当年组织修路的官员很廉洁,品德高尚。为了教育子孙清廉做人,便把这条岭称为“闽浙政廉路”。
乡贤王日鹏先生看到“藏银洞”后,以“藏银洞”为题,赋诗曰:“钱王岭峻修驿道,闽浙要冲聚宝岩。洞储余银供往客,品高美德倡政廉。”
我想钱王岭上这些“藏银洞”,是廉政的具体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但他们以洞藏银的方式,处理余额善款的方法并不可取。假如,他们用这些余金余银,去救助一些贫困家庭那该有多好呀!或利用余额善款,在路上添置一些利于行人的基础设施,那岂不更人文吗?
每当想起“闽浙政廉路”,它让我想起西安碑林中刻录的一则明代的36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不贪不腐、清正廉洁。让清廉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目中,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增强廉洁意识,守好廉洁底线,廉洁之我,奋斗之我,肩负着历史责任与担当,那么,我们人生的道路将会是坦荡无穷,将会谱写出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