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骆丁光的头像

骆丁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20
分享

小山村的耕读情愫

骆丁光


在广东省龙川县丰稔镇左拔村有一座叫四角楼的古建筑,竟是龙川县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凭什么?这座四角楼又叫大夫第,占地2800平方米168个房间,为堡垒式围楼与客家围屋相结合的多层建筑,外墙为夯土坯结构,内墙青砖砌造,曾经居住过两百多人。大夫第,顾名思义就是士大夫的宅第,主人不是平民百姓。清朝的大夫第,一般是指从五品“奉直大夫”以上官员的宅第。左拔大夫第,为时任江西赣州知府的曾贡,于1829年在其家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即在1834年建成。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站在大夫第的宽敞的门坪上,“居广”、“爱庐”等苍劲有力的字赫然入目,让人为之一振。走进里面,审视屋内结构、窗框、砖瓦等,无一不显现主人的尊贵与荣耀。厅中悬挂“贡元”牌匾,充分证明主人士大夫的身份。贡元是对贡生的尊称,这是一种荣誉,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据《左拔曾氏族谱》记载:曾贡本名曾锡珍,又名曾蕴山,号道贤。贡生,诰授奉直大夫。为人正直,秉性敏达,克孝克恭,善继善述。创建左拔大夫第。葬丰稔圩尾。配唐氏,生五子。

左拔曾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后裔。曾巩后裔南迁至广东兴宁,有一支迁至左拔村繁衍生息。曾巩后裔在左拔延续着耕读传家的好家风,曾蕴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龙川县丰稔曾氏先祖广新公,祖居兴宁县(现为兴宁市)北厢黄陂龙归洞,后其孙裔衍迁龙川、河源、和平等地,衍至弼廷公日则钱谷,夜则诗书,使之家业宏恢,广置良田,躬耕之馀,兼营商业,以诚本立道生,以重教兴家学,延请名儒课读,培育子弟成才。弼廷公第三子曾锡珍,又名蕴山,别号道贤。蕴山少而聪慧,力学不倦,淹通书史,以学优考一举考取贡生,初封文林朗虔州府推官。虔州即当今的赣州。推官一职,要比巡检大,和知县差不多,属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县一级没有推官,只有府以上才有,属于知府手下的佐官,明、清初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康熙六年废除。

现在我们口头常说的曾贡,即曾锡珍,又名曾蕴山。就像我们现在称呼一个姓曾的博士为曾博士一样,是出于对其的敬重。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曾贡并非其真名,曾贡也并非曾巩,但曾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后裔。

有一年,虔州大旱,民不聊生,曾蕴山为知州谋拟治理之策:驰书呈请朝廷开仓放赈;极力鼓励民众种植豆薯经济作物,适时收成,灾民得以生。次年,天降甘雨,年岁丰稔,朝廷嘉奖蕴山之功。曾蕴山深得朝庭赏誉,连连升迁后,被朝庭诰授奉直大夫,享受文官从五品待遇。晚年告退后在家乡创建左拔大夫第,大显荣崇之光。

曾蕴山生五子,由于教导有方,皆成有用之材,长儿汝猷,别号嘉卿,是为例贡生;二儿汝赓,字升平,国学生;三儿汝荣,又名显堂,邑庠生;四儿汝舟,别号巨川,例贡生;小儿汝能,号谦吉,邑庠生,或为教谕,或为儒林郎 ,或为登仕郎 ,或为文林郎 ,或为巡检。孙辈中有学成、梦周、意诚、兼三、庆海、生成等佼佼后裔,或考取国子监,或考取郡庠,或考取邑庠。

其实此前我对大夫第没有印象,也没有到过左拔,我对建筑也并不太感兴趣,只是觉得建筑应是当地文化的一种呈现,特别是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令人向往。从龙川县城出发,开车十多分钟就到达左拔大夫第。夫第即府邸,大夫即上大夫,这是上大夫的府邸,当大官人家的房子。这只是我从字面上的理解。

立春之后仍然乍暖还寒,晌午的阳光洒在大夫第的门坪上,几个老人晒着暖阳拉起了家常,相对于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乡村悠闲的慢生活倒也有几分惬意。大夫第的门坪非常宽敞,摆上一百多位酒席应该没有问题。站在门坪向外望去,稻田连片,山岭茂密,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我平生以来见过最大的客家民居。像这样的老屋龙川不多,关键人家维护得好,曾经有大老板出五百万元,他们不肯卖。大夫第出了不少人,大老板都大把的,五百万元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这可是他们的祖宗业,不是可以用钱来买卖的,这里有他们的感情寄托。

早几年,从大夫第走出去的爱心人士募集资金进行了修缮,并由龙川县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村里的一栋古建筑,被确定为县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龙川乃至河源市来讲还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大夫第在当地的地位。事后,我用手机搜索了“大夫第”的资料。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明清时期,大夫一般指五品以上的文职官员。大夫第虽已历经两百年的风雨,至今仍有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我想建筑的生命应当像大夫第这样,不仅能见证历史,而且能让建筑赞美生命。

走进大夫第,毛主席语录的红色字体映入我的眼帘,立马感到阴凉舒适。屋内布局,横梁画栋,窗框门槛,青砖瓦片等,建筑精细程度即使放在今天,仍能让人叹服。无一不折射出匠人的技能之精湛,无一不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体现客家民俗独特。

当我知道这座大夫第是曾贡所建。立刻联想到我的奶奶曾梅英也是左拔人,这里究竟是不是曾奶奶的娘家呢?随后打听到奶奶的真名为曾美英,只是客家话中的梅与美有点混淆不清。奶奶的娘家在左拔这一点应没错,但具体在左拔哪个方位我不清楚。同行说去曾医生家看看,问一下他就知道了,曾医生是赤脚医生,也就是现在的乡村医生。

曾奶奶已经作古三十多年了,但于我仍记忆深刻。孩提时,逢年过节我一定会跟着父母去莲风村一个叫高畲的地方探亲。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曾奶奶家就更差了,与细叔一起生活,仍住在老屋里。那是有上下两栋左右厢房的客家民宅。刚开始她的厨房在右厢房,后来右厢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厨房就搬到了下厅。将灶台打在厅里,虽然感觉有点怪,但实属无奈之举。见到我,她会喊着我的乳名,说过来给奶奶摸摸头,又长高了。

曾医生的家离大夫第没多远,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曾医生本名曾牧祥。曾医生八十多岁高龄了,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当我提起曾奶奶的名字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我姐姐。”我接着讲我父亲的名字,问他认识吗?他说怎么会不认识?小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原来他与曾奶奶是堂兄弟姐妹关系。按辈份论,他是我的舅公。别看老舅公身在乡村,可对于人情世故,前人旧事,新事新景等,仍能绘声绘色地讲古那样脱口而出。他家门坪前面是老的大夫第,地名叫满井水,也就是曾奶奶出生长大的地方。可惜老大夫第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残墙好像在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荣耀。满井水,顾名思义就是井水常年水满溢出来,说明这口水井水源充足。老叔曾劲业手指着种了几棵香蕉的地方说,就是那口井,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他小时候农忙跟家人下田干活,回来满头大汗,把头伸到井旁洗个头,整个人立刻感到凉爽了许多。

满井水这个地方因水满井而得名。满井水清冽的山泉水,滋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夫第后裔,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更多是一种无法忘却的情感。我想有一天,如果能让满井水这口古井修复好来重见天日焕发生机,满井水将更加名符其实,将留住更多人的乡愁。

原来,包括曾奶奶、曾牧祥医生、已经作古的曾凌祥老舅公等,他们均是曾贡后裔,正是其长子长孙一脉的后人。曾奶奶与曾凌祥是亲兄妹。现在回想起来,即使在贫困潦倒的境遇中,曾奶奶仍然能保持大家闺秀的风范就非常好理解了,因为曾奶奶身上流淌着书香大户人家的血液,骨子里透出坚毅的血统和基因。我为之感到震撼。

老舅公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就不要去讲了,我们要讲眼前美好的生活,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对于前辈们经历的磨难,虽我没有亲身经历,但从他们回忆的碎片中仍能感同深受。

走在曾奶奶娘家的土地上,我倍感亲切,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心想好多好多年前,曾奶奶在这里与玩伴嬉戏、读书、识字等。这里肯定留下她童年美好的回忆,这里肯定留下她年轻的足迹,这里肯定留下她对人生的憧憬。我仿佛在追寻前人的足迹,穿越时空聆听先人的书香传家的勤勉精神。

我常年工作在外地,早已变成乡土陌人,只是根在家乡,唯有乡愁铭刻于心。我不知道一个人活在世上,是否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什么,就这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没想到竟然踏上了曾奶奶家的胞衣迹,还恰巧找到了她娘家的亲人们。正是踏破铁鞋无览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幸甚。或许,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注定了要到曾奶奶的出生地走一走、看一看,感触荣耀与沧桑,让心灵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古建筑会说话。从左拔大夫第就足以印证曾贡往昔的显赫。一个农家子弟,聪慧过人,通过苦读考取功名,这是何等的荣耀?曾贡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注定是无法抹掉的。曾贡耕读传家这种客家人的精神,将会赋予新的内涵,激励一代又一代后生去努力、去奋斗,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客家人这种耕读传家的精神。饮水思源,睹物思人。于我而言,记住乡愁,记住往昔,记住前人,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