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丁光
2004年6月,我被东莞长安报社聘为记者。那时,长安报社已经采用电脑办公,而我除了会打字,根本不懂其它操作,感到压力重重。“不要给你自己太大压力,工作,一步一步来,不用心急,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在我正准备打退堂鼓时,时任社长李炽强这一番话鼓励了我,他叮嘱我尽快熟悉长安环境,勤跑多写。果然,经过三五天时间,我完全掌握了电脑办公,摸着键盘不再头疼,找到了记者的感觉。我记得,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写了一条新闻稿见报,做到弹无虚发。
刚开始上班那一个多月,我走路上班、采访,每天走路的时间超过三个钟头。那段时间,如果晚上没事的话,我会怀揣一张长安地图,在镇中心区的大街小巷转悠,通过无聊的逛街来熟悉环境。那时报社安排我跑政法新闻,我几次都对着地图,走路找到公安机关的办公地点。这一个多月下来,我脚下那双鞋被磨得松懈了,但我对长安的大街小巷慢慢地熟悉起来。
新闻在纸上,记者在路上。2006年 6月8日早上7点多,我站在宿舍的窗前,大雨倾盆,这场雨从昨晚一直下个不停。我意识到,这场大雨会造成水浸,肯定会发生与这场雨相关的新闻。我立马扯了件雨衣,冲向楼下。“现在镇领导在广深高速路口察看水浸情况,你马上赶过去,跟着他做一条报道。” 当我走到楼梯口时,手机响了,接到宣传部门指派的采访任务。我的神经顿时紧张起来,不敢有半点懈怠,跨上摩托车向目的地冲去。
当走到358省道锦厦段某商场时,雨越下越大,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只好停在路边的安全地带,给正在现场的水利部门负责人打电话。那个负责人说镇领导一行已经回到长青街。于是,我立刻赶往长青街。然而,当我到达金三角路口时,一时傻了眼,长青街已经被水浸,水深漫过膝盖,有的轿车在路中抛锚,摩托车根本不敢往前开。摩托车一涉深处,就会熄火动弹不得。情急之下,我把摩托车停在长安酒店,脱掉皮鞋,挽起裤管,拦了辆途经长青街的公共汽车。我看到,当时公共汽车的车门已经有水漫上来,街道两旁的店员正在搬沙包堵店门,以减少损失。在一间银行门口,我下了车,趟过被水浸的街道,寻找到采访对象一行人。事后,镇主要领导表扬我的这次采访表现,认为记者的表现很积极,不顾一切冲到现场报道,及时、负责。
本报接到群众投诉,反映镇中心区体育路一个公交指示牌竖在盲人通道上,影响出行。我接到指派采访任务后,在现场察看,投诉果然属实。我当时想,如果纯粹曝光的话,也许对于事情的解决起不到多大作用,报道的最终目的促成事情的解决。于是,我找到城建市政工程部门的文书,向他反映这件事情,他说你先把在现场拍得相片洗出来,我再把相片送给主管领导看一下,尽量争取得到处理。我按照那个文书的意思,把在现场拍得相片洗出来,送给城建市政工程部的领导。几天后,城建部门责成那间广告公司作了整改,把竖在盲人通道的公交指示牌移走,让盲人通道畅通无阻。我把这件事情写了篇报道,刊登于2006年5月9日《长安》报第二版。时任社长李炽强称这篇报道,是长安报有史以来第一次发挥舆论监督,一次性圆满促成问题的解决,做得漂亮。
我自幼钟情于文学创作,由于在打工文学创作领域小有成就,继而踏足媒体谋生。一线采访的鲜活故事,为我进行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后来我负责城建系统新闻报道,于是有机会接触环卫工人这个群体。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学作品,涉及环卫工人题材的较少,特别是文学作品,这个题材还处于冰点状态。我采访过不少环卫工人,体验过环卫工人的劳累,深知环卫工人的不容易,为此萌生了给环卫工人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没有经过构思,甚至连创作提纲都不用,我一口气创作了十多万字长篇小说《马路天使》。我认为,小说的真实与现实的生活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是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由于文学市场持续萧条,我的长篇小说《马路天使》仍然待字闺中,但我坚信有朝一日一定会出版发行,实现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价值。
如今,我已调入基层司法部门工作,依然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蓦然回首,我在长安报社奋头了十多年岁月,满头青丝变成夹杂着白发。面对困顿与泠漠,面对收获与失落,面对喜悦与痛楚,我总能在迸发的文字敲打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阳光打在身上,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