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四月
李道立(湖北)
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坚守了《桃花源记》。不,应该说是死守。娇小玲珑的导游小姐,开篇就是常德,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才是真正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这个开头实在太漂亮了。
沿山而行,踏歌结缘。不知不觉便置身于桃林之中,桃林四月,阳光明媚,花开过了,桃林依绿。绿油油的气势,赫然在目:或倚伏、或昂首、或低语、或沉思……看来桃树是有灵性的,无花的桃花源,风物长宜放眼量,浓荫尽绿。我和陶渊明先生未曾谋面,读他的散文,觉得他是一位风情万种的诗人,他有着情人的冲动,写着清丽干净的诗。我读此文未到此地,无论距离是远是近,那深深的缠绵总绕在身前身后。过桃源,进竹林。你不得不佩服江西的这个“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你想象不到,他是如何发现这一片竹林的,这片方中有圆、圆中是方的翠竹。山应在高,沿石阶梯级而上,东晋古树依山逶迤而生,身前筒楼,新声过谷,笑语绕梁。桃花源我应是第一次到访,真个是兴趣盎然,而且是有着浓厚的怀念感的圣地——湘楚大地总让想起雄浑、厚重的情韵。我们可以想象,假如陶渊明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情一如潮流,那么在偌大的一个湖南竞会在那个桃源没有一个田园诗人。所以,常德在湘楚大地上能够死守着这块桃源境地,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
依水前行,水映你我。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记忆,留存了一些新境。幸好有那么多的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年的一天,有那么的一位诗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历史打在这儿开始,桃林在这儿隐居,诗人在这儿小记。不久,水中央,只剩下一条条竹筏,载着中外游客,声声惊叫。终于,人们看累了,坐亭小憩。景色没变,是眼光变了。晴日当空,水中泛起红晕。这是天空中落下的惟一让人无法设防的景象。我在看天,天在看我,一切美的事物静止了。我发现自己心灵中善意、和谐的一面。有时,采风就是坐下来静思。我很高兴,我仅仅是活着、吃着、睡着、欣赏着……心放下来,站在水筏中央,山都在脚下。蓝天如幕,张挂在森林背后。枝繁叶茂,自由伸展。鸟儿在四周歌唱。空气清凉,吮吸一口,倍觉心甜,这才是真正的森林的味道。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能有这山水相依,且智且仁的秉性,这桃花源便有了温馨和感情。人不在亲,有情则近。一水缭绕,两岸连山,层绿尽染,荫天蔽日,自是览胜时分。当襄樊们早已沿山而下,依水而出时,同行的梅大姐在“依哦”声中不慎丢失了自己的挂包。我认定那不是她的过错,那是桃山人的热情过度。我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沤心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得到至纯的惩罚。这样的境界,不可能轻易得到,也不可能轻易失掉。几经周折,我们已是饭饱酒足,梅大姐才姗姗来迟,当我们满怀谦意,能够代表我们说话的是梅大姐的笑意。笑容不管什么样子,它都在开口说话。可见,梅大姐已经经历了旅途中更多的艰辛才回到本真,看来,从桃花源走出的人,无论是累是急,都是真的。这一山的桃林,让人感慨:真正的情义,节日不浓,平日不淡;真正的人生,贵时不重,贫时不轻。
桃花源,原来人间四月天!
临别桃花源,回望层绿,前无桃花,后有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