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是父母的小儿子,却丝毫没有享受到“百姓爱幺儿”的优待。因为他和我一样,小时家庭甚是贫困。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在地里刨食外,不外乎就是父亲编些篾席、背篼、撮箕等卖些零用,没有大家羡慕的有外援的工人或干部家庭。
他家的房屋和我家离得最近,只隔一层薄薄的竹泥墙壁。他家烧锅煮饭,嗅着墙壁缝窜出的袅袅炊烟,我就能准确知道他家这顿要吃什么。我们在一起玩得最多,一起放牛,一起捡柴,一起积肥……这些劳动,不仅让我们习得了一些农村必备的生活技能,磨练了意志,也加深了我俩的儿时情谊。
初中毕业后,小勇在家务农,几年后结婚。媳妇久不怀孕,年老的母亲忧心如焚,成天抱怨家里的母鸡不下蛋,夫妻俩十分苦闷,四处寻医求药未果。小勇郁闷万分,既要安慰妻子,又需开解母亲,好多时候灰头土脸,弄得里外不是人。正当心生绝望之际,妻子却意外怀孕了。一家人欣喜若狂,纷纷感谢老天开眼。我刚工作的头几年,回家后必到他家坐上一阵,畅谈人生路上的理想和困惑。后来他父母相继去世,夫妻俩到上海建筑工地打工,我又去外地教书,联系也就自然中断了。
再次见到他是在二十多年后。他在成都参加一位同学孩子的婚礼,我也在场。刚一见面,我就惊诧于他的变化,皮肤黝黑,这是烈日暴晒的功劳;头发稀疏,可能是心力交瘁之故。但熟悉的笑容,亲切的态度,让我们毫无隔膜,亲密的关系并未因为时空的变幻而疏远起来。
他说,准备在成都给孩子按揭一套住房,但苦于手里拮据,只有区区三十多万,看了许多楼盘,最终放弃了。我劝他可以考虑按揭一套小户型,或者到绵阳按揭一套,或许压力小些。
此后几天,我陪着他又去转了几个楼盘,不是地段不好,就是价格太高,终不如意。他告诉我,不想欠债太多,压力太大。哪知第二年,房价陡涨,他更没机会买房了,心里只有不住的悔恨和叹息。
今年回到老家,看见一处石包地里正在建房,小别墅初具雏形。母亲说,这是小勇在家建房,他不去城里买房了。见到他时,他正在拌砂浆,一身布满水泥灰点,他说,我认命了,在城里买不起房,也不会去买了。自己安守本命,守住农村的一亩三分地,终老天年吧。孩子大了,她有自己的幸福,我也就少去参与了。再说,农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的父老乡亲,我怎能忍心独自离开呢!
他又说,现在,我已经完全想通了,满足了。在上海拼死拼活,夏天汗水泡涨皮带,冬天霜雪布满衣衫,不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好处境吗?能在农村置一栋别墅,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后过起闲云野鹤的日子,也是一种人生享受啊!再说,国家的农村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老了又有点小钱,这不是很好吗!
听到这里,我甚是感动。小勇,不就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吗?不愿欠债,不愿超前消费,不愿蜗居城市;惟愿坚守农村,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住自己的一份信念,一份执着。而我忙忙碌碌,蜗居城市,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每当夜阑人静,凝视着白茫茫的天花板,心里常会生出一阵空虚,这不是始终记挂着生我养我的农村吗?
想到这里,我竟有些羡慕起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