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的习惯,是寂寞养成的。
小时候,春秋两季,淋雨天多。雨就像黛玉的眼泪,说来就来,让人烦躁。烟雨朦胧,山水朦胧。羊肠小道泥泞不堪,一步三滑,稍不注意,一身就糊成了泥牯牛。所以,大人小孩,不管你愿不愿意,碰上这鬼天气,只好窝在床上,接受烦躁摧残和寂寞熬煎。
耳朵里除了雨声还是雨声。不请自来的雨声,无孔不入。不想听,却不得不听。我鼓起眼睛躺在床上,望着单调灰暗的罩顶,一下子陷入了迷茫,人也呆滞起来。此时,寂寞统治了世界,心里自然会有诸多应激反应,而因地制宜允许雨声进入无疑是一种最佳形式。
起初,雨声就是雨声,一般大小,一般厌烦。慢慢的,期盼许久的晴天未至,心情愈加暗淡,焦躁至极,也无可奈何。索性破罐子破摔,勇敢面对,哪知心里竟能沉静如水。说来也怪,雨声竟然有了生命,知情识趣起来。它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大小之别,疏密之分,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她既可心平气和的细声低语,也能怒不可遏的大声喧哗。微风拂过,枝叶上雨点落下,打在小草上,砸在泥地里。沙沙沙,啪啪啪,像少女轻抚琴弦,像士兵踏出节拍,让人痴迷,让人欣喜。一段时间声息全无,以为雨住天晴,一看大失所望,赖在床上享受毛毛细雨送来的感动和美好,便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不一会儿,急促鲜明的鼓点在雨棚敲响,密匝匝的雨点来了。
烦闷疏解,寂寞不再,便不再瞪着空洞无神的眼睛发呆或是昏天黑地地睡了。渐渐地,明白了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理解了“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慨。雨声里有了故事、有了人物,有了情感,有了音乐、有了舞蹈。朦胧山水就是舞台,美妙雨声成了伴奏,联想的故事层出不穷,甚至还能从中享受白娘子清明时节雨中借伞的浪漫,和唐玄宗中秋漫游月宫的传奇。
从此,雨声犹如天籁,顽皮的孩子也会谛听。当然,他们的自制力有限,还一心想着去外面玩耍呢。只有在广阔田野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才能完全消磨他们旺盛的精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孩提时听雨是感性的、肤浅的、情绪化的、短暂的,归根结蒂是以自己的联想想象和喜欢的游戏为出发点的。
长大后,不再拘泥于雨声的长短多寡,更在乎的是雨声带给人们的实惠。
家乡五年三旱,雨水稀缺。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地上堆起一层灰,一踩上去就尘土飞扬。大地焦黄,庄稼绝收。住在半山腰的几户人家,井水早已枯竭。有人说是有村民把老天爷得罪了,老天爷拒绝降雨,还振振有词说出某人开口就是骂天咒地。大家求神拜佛、山头烧火来请雨,政府用高射炮人工增雨,均无效果。井一个比一个挖得深,水一个比一个出得少。一时间,大人孩子都渴望听到久违的雨声。好多时候,乌云聚顶,罩住大地,像发生了日食,甚至刮起阵阵狂风。哪知一会儿就云开雾散,踪迹全无了。
像这样的玩笑开了不少,我们多么怀念小时候连绵不绝的雨声啊!
政府派来了打井队。白天黑夜,机器轰鸣,人们渐渐燃起了的希望。老天也终于显灵,大雨来了!大家赤裸上身,冲进雨中,不顾雨点砸得生疼,手舞足蹈,奔走相告。伴随电闪雷鸣,大雨瓢浇桶倒,老天像要把欠了几年的雨水一股脑儿落下。哗啦啦,哗啦啦,大雨持续了三天三夜。堤坝冲毁了,水稻倒伏了,猪牛溺毙了,房屋冲走了。我的心情随之起伏,狂喜,冷静,慌乱,恐惧,开始祈祷雨声消失。即使它弄出些微声响也不稀罕,竟然开始怀念不闻雨声的炎热日子了。
不管你爱不爱听,雨声依旧我行我素。它适度就很美妙,过多过少都是灾难。美妙还是灾难,多由庄稼或个人好恶决定。随着年岁增长,听雨的日子越积越多,内心就愈加平静。其实,雨声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有大小、长短、疏密、缓急等特点,有浇灌庄稼沟通天地之能,有荡涤人生净化心灵之效。她时而消失,时而出现;时而低回,时而高亢;她时而缠绵,时而激烈。她坚守本心,遵循规律,从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仅凭个人好恶,就去怪罪无辜的雨声,就太荒谬了。
听雨多了,听的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旷达。它能给你带来安宁和舒适,也能给你带来悲哀和忧愁,进而让你品味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完整人生。能否听懂和把握,全在一念之间。
听雨的习惯一旦养成,寂寞便不再寂寞。习惯寂寞之后,便拥有了开启人生之门的钥匙。这时候,一个人,就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