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雷果的头像

雷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1
分享

赶场

一提起富驿镇的赶场,上些年纪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说方圆百里没有比得上的。还说,你没去过县城,没人惊诧;你没赶过富驿,一定有人惊诧。当时,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不辞劳苦,以在此赶场为荣。富驿也名副其实,交通便利,店铺林立,物资充足,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煞是热闹。

乡亲们重视赶场,认为它是买卖商品、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所,也是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去赶场,表明你还站在人生的舞台;如果几场没去,可能宣告你的人生即将谢幕。于是,赶场又成了活着的证据。除了因各种原因实在无法赶场的人外,没有人不去赶场的。

富驿十天三场,逢三六九。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逢赶场天,凌晨四五点钟,各个山村便从沉睡中苏醒,星散的人家次第亮灯,把山村装扮得像美丽的星空。人们有条不紊地做出各种赶场准备,买什么,卖什么,家人会反复提醒。卖的多是鸡蛋鸭蛋、猪牛鸡鸭、竹编用品、粮食蔬菜等农家特产,买的多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衣服鞋帽等日常用品。当然,老人喜欢的火烧馍,孩子最爱的水果糖也在采购之列。收拾停当后匆匆刨上几口饭,便背着背篼,举着火把,顶着夜色,在看家狗的护送下上路了。点点星光从四面八方渐渐汇集到五米宽的碎石公路上,形成长长的火把队伍,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结伴而行。远远望去,一支支队伍像一条条璀璨的银河,向富驿镇缓缓流去。

刚到街口,狗儿便折返回家。买蛋的一群人突然从四面八方冲出来,热情地接过一个个沉甸甸的篮子,讨价还价起来。没走上一百步,篮子卖空,鸡蛋鸭蛋就全被散兵游勇买走了。稍稍来迟的买蛋人很是失望,只好空手而归啦。

天未完全亮开,集市已人山人海。猪牛市场最为热闹,猪叫声、牛鸣声和人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响彻云霄,像在努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主人牵着猪牛,东一个西一个地站立着,形成一个个圆心,顾客们围着圆心组成了或大或小的圆圈。放眼望去,整个市场都被这活力四射的圆圈统治着。

如果有人看中了哪头牲畜,心下高兴,却不动声色,而是不停数落牲畜缺点,想借此压低价格。主人心知肚明,却极力争辩。有时双方扯得红胡子涨脸的,各不相让。买主气急,佯装一走了之,卖主却不挽留,眼看生意即将泡汤。这时,掮客出场了。他将买主拉回现场,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双方。有时杵在耳边私语,有时戳在手心比划;有时挤眉弄眼,有时嬉笑怒骂。最终商定一个双方接受的价格,愉快成交。掮客领到一笔劳务费就找下一家去了。

尽管这种朴实的狡黠戏剧场场上演,也绝不令人生厌。因为它出自天然,绝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人们完全凭借经验行事,如猪要短腿厚臀、牛要象腿对牙等。牛耕田耙地,显得金贵。除非年老力衰或是初生牛犊,一般是不会到市场上来交易的。而猪就不一样啦!开春,村民多会去买仔猪,准备养到年关杀了吃肉,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村民一旦买到称心的猪崽,便不再逗留,而是急匆匆地背着回家。一路上,不会主动招呼别人,据说是害怕遇到一个光吃不长的人给猪逢生,以后这猪就会像铁疙瘩一样长不大。路人深知此理,也不主动招呼。当然,如果遇到一个喝水也长肉的胖子招呼你,他便会高兴地大声答应,好像看到了猪儿膘肥体壮的样子。

临近中午,圆圈不再统治市场,猪、牛也形单影只,它们不是无人问津就是价格太低,主人只好怏怏不乐地牵着回家准备下场请早了。没买到猪牛的心灰意冷,抱怨自己来得太暗或下手过迟。当然,市场上也有投机分子,和掮客勾结,频繁买卖赚取差价,甚至以次充好促成交易。如果事后东窗事发,掮客在市场上也就没有市场了。

紧挨着的鸡鸭市,喧声一片。咯咯嘎嘎,不绝于耳。除了极少数鸡鸭被居民买去外,其余的都被走过路过的城里人买走了,他们还喜滋滋地说质优价廉,很是划算。在乡下,除非女人坐月子、老人生重病或是贵客临门,平时是舍不得吃上一两枚鸡蛋鸭蛋的,更不用说鸡汤鸭肉了。

稍远处是粮食市场。大米、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用兜或袋盛着,摆成一字长蛇阵,坐等顾客选购。顾客走来走去,讨价还价,各取所需。主人乐享其成,每当看到自家的粮食换成钞票,心里比蜜还甜,别提多开心啦。

篾货和蔬菜靠得很近。买篾货的多是农民,买蔬菜的多是居民。农民声如洪钟,买卖果决。居民语调婉转,犹豫不决。到了最后,多是连卖带送,庄稼人的淳朴本性显露无遗,弄得一些过于计较的居民倒不好意思了。说来也怪,一来二去,不少庄稼人竟然和居民成了朋友。

卖了东西的,忙去采购家里需要的日用品,当然不会忘了老人的火烧馍和孩子的水果糖。此时,每个人红光满面,笑意盈盈,一副财大气粗样子。这种凭自己劳动产生的消费愉悦是其他形式的愉悦无法比拟的。

正午时分,猪牛市的圆圈消失了,鸡鸭市的喧闹停止了,粮食市的长蛇阵不见了,卖篾货和蔬菜的收摊了。除了个别家有急事或忙于农活的村民踏上归途外,大多数村民陆续走进街头巷尾星罗棋布的茶馆,惬意地喝起盖碗茶,偷得奔波后的半日清闲。茶馆里宾朋满座,堂倌儿一手茶壶,一手茶杯,穿梭其间。远远看见门口走来一人,堂倌儿高声招呼“大叔,里面请!”茶馆里的熟人忙伸着脖子招呼:“来喝茶!”还纷纷举起手中钞票,向堂倌儿高喊道:“收钱!”堂倌儿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知道该收谁的钱。一般是按照进店先后顺序来收的,如果收错了,客人会腹诽堂倌不懂事,下次可能就不会光顾啦。

茶馆无疑是街上最美的风景,数量多达一百多家。在这儿,人们不仅能喝到价廉物美的“三花”茶,还能听到四面八方的信息,家长里短、天下大事在此交融发酵。茶馆主人不时会安排一个民间艺人来打评书,提高上座率。内容一般是章回体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西游》《说唐》《说岳》等,感觉是每到精彩处,便是一章结束,先生醒木一拍,口中抑扬顿挫:“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你意犹未尽,欲罢不能,下次只好乖乖来到这家茶馆继续喝茶了。所以,茶馆成了许多乡下人消遣娱乐增长知识的最佳场所。没有评书的日子,那些走南闯北腹有诗书的人最受欢迎,新奇的内容、风趣的谈吐让茶客听得津津有味,时间一晃就是下午啦。

茶馆也是青年男女相亲的主要场所。媒婆前几天就通知了男女双方的父母,约定上午八点在骑河茶楼见面。男方早早来到现场,占好座位,上好茶水,眼睛不时往门口望去。望眼欲穿时,女方一行人出现了,他们的眼睛不住朝里瞟来。如果一对男女合上眼缘,媒婆便会将他们请进来凑成一桌。男方叫来瓜子花生糕点,热情招呼客人不要拘礼。一对青年男女相对而坐,低眉顺眼,私下却会偷偷瞄上一眼,脸上泛起羞涩。在媒婆极力撮合下,双方家人和亲戚开始相互介绍问询。谈得成功,男方便愉快结清费用,还请他们到食店用餐,然后约定下次见面的日子。其余的一切就交给时间了。

孩子们喜欢茶馆,主要源于可以吃到瓜子花生等零食。同时,大人在此格外慈祥,轻易不对他们发脾气。

如果街上来了杂技团,孩子们就坐不住了。自带魔力的魔术杂技表演,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充当小丑的演员最是滑稽,总爱模仿同伴的杂技动作,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也不气馁,最后居然成功了,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羡慕。很长一段时间,一帮孩子都会跟在杂技团的屁股后面走村串巷,并且自学翻筋斗下腰等动作。虽然没有涌现出一个杂技人才,但是身体确实锻炼好了。

夕阳西下,店铺上门板关门了,最后的赶场人便踏上了归途。落日的余晖洒在小镇上,铺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在乡下,孩子捧着糖果老人嚼着烧馍,一脸幸福,他们全然没有不去赶场的遗憾,尽情享受着赶场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只是心里又在期待下一个赶场天了。

现在,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富裕给富驿镇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房屋整齐,道路宽阔,两天一场,应有尽有,熙来攘往,繁华依旧。回家后,我总喜欢去街上逛一逛,依稀可见当年的情景,但总觉得充斥着固定摊位、繁多车辆和电声喇叭的赶场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韵味,找不回的曾经温情。

更令人忧虑的是,快捷的网购冲击着传统的赶场。据说周边一些乡镇,赶场已经形同虚设,人去街空了。的确,“曾经沧海难为水”,大城市见多了,小城镇便不屑一顾,年轻人赶场热情锐减。即使要去,也是来去匆匆。欣喜的是,老人们依然坚守赶场。不信请看茶馆里的常客,多是老头老太。其实他们看似品茶,实是品味一种心境罢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