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每当看到小河边和公园里柳色青青,婀娜婆娑,我的心里就会荡起一丝涟漪,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房前的柳树来。
那是新房落成不久,小妹玩耍时在房前低矮潮湿处扦插的半截柳条,真应了那句老话,无心插柳柳成荫,它居然成活了。一帮小朋友便盼望小柳树快快长大,好给我们遮阴避雨。它好像理解我们心情似的,一天高过一天,两三年就超过了新房的高度。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柳树和梅花一样,也是报春的使者。春风一吹,新芽嫩黄,不久就“万条垂下绿丝绦”,枝繁叶茂了。一帮孩子呢,近水楼台先得月,最爱在春夏时节摘下低垂的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学解放军隐蔽行军,甚至还要摘下柳枝当武器,分成两队打仗呢。我也毋需劳神费力,跑到邻村外婆家,去寻水塘边那颗老柳了。
没有打仗的时候也不会闲着,随手摘下一片柳叶,夹在并列的拇指间吹响响,也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不成曲调,也自得其乐。最羡慕会做柳笛的大哥大姐们,先用小刀截下铅笔粗的一段柳枝,将其一端剥开一圈表皮,接着一手握紧下端一手握紧上端反向拧转,待表皮和枝干脱离后,抽出枝干,得到一段筒状的柳树皮。然后在柳树皮一端距离端面约五毫米处刮薄树皮,形成扁的椭圆形状,作为吹嘴,柳笛便制作完成了。有段时间,孩子们人手一支,一时兴起,“呜呜”齐鸣,好似在举办一场热闹的交响音乐会。于是,柳叶柳笛成了小朋友最早的乐器,就是在这里,他们知道了“呜呜”声也能疏解烦闷带来愉悦。
同一时期父亲栽在新房左右的柏树,个头还小得可怜,房后的竹林又还稀疏。只有柳树生长迅速,婀娜多姿,成了我家一道亮丽风景。
一两场春雨后,乍暖还寒时。柳枝发芽,一片嫩黄,继而嫩绿,翠绿,墨绿。在经历粉妆玉砌的寒冬后,人们的心胸还很憋闷,而一见到柳芽展现出的蓬勃生机,精神便为之一振,纷纷感叹漫长的等待有了结果。盛夏枝繁叶茂,婀娜碧绿,南风轻拂,柳丝摇曳,生机盎然。正午时分,劳作累了,坐在柳荫下避热乘凉。一股股凉风袭来,浑身每个毛孔都那么舒坦,一身疲惫随风而逝。乘凉的,闲聊的,下棋的,陆续来了。一时间人声鼎沸,其乐陶陶。其实,在柳荫下看书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柳枝摇摆,蝉儿欢唱,怕热的水牛不时打着响鼻。沉浸阅读的你,全然忘却了周围的一切,静谧极了。就是坐在屋里,我也爱透过窗户朝它看上几眼,它的满身翠色定会令你双目清爽,活力四射。初秋柳叶泛黄,宛如一个个可爱的精灵;深秋黄叶飘落,恰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此时的柳树,柳叶落尽,柳条低垂,像不施粉黛的姑娘,像傲然屹立的哨兵,美丽纯洁,无惧风雪,别有神韵,不羁的身姿满是吸引人的无尽力量。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对柳树了解加深了。“柳”“留”谐音,挽留之意,折柳送别的文化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行为习俗源于汉代民间。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卷六·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一词最早可能就出现在这里。杨柳是春天的标志,给人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还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折柳送行,也寄予着亲人离去如同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外地,能迅速生根发芽,像柳枝那样随处可活。古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杨柳成了表现惜别之情的常用意象,见了它就会引起离愁别绪,即使听到《折杨柳》曲,也会如此。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明证。其实,柳树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借柳寄情也在情理之中了。
一个寒冷的冬天,祖母突然离世,我十分伤悲。好长一段时间,我连热衷的学习也荒废了。父母为此揪心不已,却毫无办法。突然有一天,我从光刷刷的柳条上看见了几点鹅黄,继而嫩绿,泛着点点绿光。不久,柳条婆娑,生意盎然,犹如少女的秀发在春风中舞动。从它身上,我看见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续,心里的阴霾逐渐散去了。
从此,每当我思念祖母时,看看屋前垂柳,听听沙沙响声,就像祖母低声絮语。外出求学后,甚是想家,有时竟至无精打采,寝食难安。而一想到房前杨柳,心里便得到了莫大的慰藉。
一年暑假,我迫不及待回到了家里,没见到枝繁叶茂的房前柳树,而是衰草遍地,枯黄凋敝。父亲说,今年天旱缺水。柳树枯死了。你看,那里不再湿润,连野草也活不下去了。现在,山腰处的几户人家吃水也要下到河底来啦。说话间,身边不时走过几位下山取水的村民,一个个面有愁色。
我怔住了,心也仿佛缺失了一块。承载着快乐和希望的柳树消失了,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我的快乐童年,还有淳朴热情的小伙伴,还有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光。不知何时,我才能看到屋前的柳树啊!
如今,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小村面貌焕然一新。各式别墅层出不穷,各种花木争奇斗艳,就是柳树也有若干品种了。但我始终对房前的柳树眷恋如初,它依然常驻我心,枝繁叶茂。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家的符号,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