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清明,我就会想起离开我们整整十年的父亲,想起了他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父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初中生,在当时也算文化人了。他读书时成绩优异,无奈时运不济,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只好黯然回家修理地球,过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民日子。
一开始,他羸弱的身子根本无法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他咬紧牙关,坚持锤炼,竟然脱胎换骨了。关于这一点,我是有发言权的。我二十岁时的一天下午,和他一起挑粪浇地,当我战战兢兢挑过五六担后就筋疲力竭无法再战了,他却不紧不慢挑到了天黑,第二三天还继续奋战,丝毫不见懈怠迹象。可见他的坚韧和毅力远胜于我,已是一个合格农民了。
其实,他骨子里最喜欢的是读书,认为读书是农村孩子的最好出路。他和一般村民不同,总是关注孩子学业成绩,鼓励他们用心读书,读出名堂,走出穷乡僻壤,摆脱肩挑背磨的苦难生活。
劳作之余,他常如饥似渴地看书,这与当时苦役般的劳作环境是不相宜的。我常会听到一些讥讽他的话,说什么“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他置若罔闻,一笑置之,照常我行我素。如今,我脑海中依然印着父亲吃饭时读书的情景。一家人围桌而食,他右手持筷,左手拿书,边看边吃,书成了香甜可口的下饭菜。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剩大半碗。母亲总爱笑着数落他:有几个羊子吆不上山嘛。他一笑了之。有时上厕所,他也是手不释卷,一蹲老半天。
我不理解父亲为什么痴迷读书。当我后来喜欢上阅读后才找到了答案,原来书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千奇百怪的知识。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消除烦恼净化心灵。读书人都知道,一本好书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会把你牢牢吸引。如果你不一口气读完,就会寝食难安浑身不自在的。古代的韦编三绝、囊萤映雪、悬梁刺骨、凿壁偷光、牛角挂书这些典故,不仅表明古人读书勤奋,根本还在于兴趣使然吧。你想:书中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又咋会如此劳神费力呢?我探寻自己喜欢读书的原因,多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怀疑他当初放在屋里的书是有意而为之了。
有段时间闹书荒,父亲便如坐针毡魂不守舍。一天,我发现他在柴草堆中拾得一本用来引火的残书,无头无尾,破烂不堪,好像还是繁体字。他一边烧灶,一边看书,像一个饿了三天的乞丐突然得到了一块烤红薯,狼吞虎咽,津津有味。我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名字好像是《红旗谱》。
借书是父亲获得书籍的主要方式。有段时间,他热衷于读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今古奇观》“三言”“两拍”等,全是从几个喜欢读书的朋友那里借来的。为了能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寒冬腊月也会挑灯夜战。如果说我对古典文学有些兴趣的话,启蒙一定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弟弟在高三下学期时,兴趣全无,独自提着书包回家了。父亲很生气,抓起棍子就要去打。弟弟慑于武力,返校去了,哪知第二天又回来啦。父亲正在翻耕麦地,气得浑身发抖,抡起使牛棍打了几下,一边打一边数落:你要把老子气死!你记倒,不要后悔!不要怪老子不送你读书!你!唉……他说不下去了,一手按腰一手捂胸,直喘粗气。为这事,他颓废了好久,很长时间都没看书。
书读得多了,心灵有了寄托,见识超过常人。邻里矛盾无法调和,婆媳矛盾升级,夫妻闹到离婚,总爱找他说事论理。纠纷千头万绪,调解有法有据。他曾说他当了十多年的生产队长,正赶上县里掀起植树造林活动。群众不理解,他就积极开导,说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给子孙后代造福,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嘛。农闲时上山栽树,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成效显著,树林阴翳,一片葱绿。
读书是父亲的最大嗜好,他离不开书,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周,也是在看书中度过的。当时他已病弱膏肓,骨瘦如柴,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枕边也赫然放着一本书,是他年轻时就读过好几遍的《林海雪原》,这是他生病后托妹妹买的。每当清醒时,他就侧着身子翻看几页,一直到生命终结也才读了大半。不管遭受多大痛苦,他都一声不吭,坦然面对,我深信,他一定是从书中主人公杨子荣身上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吧。
人一旦喜欢上了书,就像植入生命的基因无法拔除,令你颠倒痴狂,回肠荡气,风雅自来。我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父亲那里读到了许多图书,以小说为主,偶尔也有些医学和养殖方面的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眼里不仅看到了眼前的山水,还有渺远的星空。
我时常在想,如果父亲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再也不用到处借书,再也不用去干繁重的农活,再也不用操心儿女了。他会看到宽敞明亮的村社阅览室里整齐排列的各式图书任君挑选,看到大小不等的承包地里农用机械任意驰骋,看到安居乐业的儿孙们聚集小院谈笑风生,他一定笑得合不拢嘴,捧起一本书来坐在藤椅上体会温暖和感动吧。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幻想,永无实现的机会了。
父亲虽然去世了,但他喜爱读书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激励着深爱他的儿女们。每逢清明倍思亲,我相信,喜欢读书不仅是父亲的爱好,也是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