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雷雪的头像

雷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5
分享

乡村•香村

和煦的春风,轻轻柔柔地拂过鸭绿江两岸,唤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山泽土地,让萌动着清淡的新绿中,又缀上娇粉的映山红、雪白的山杏花儿、鹅黄的蒲公英……,蝶飞蜂舞伴着多彩的落英,惹得悠悠流淌着的鸭绿江水也跟着碧浪轻拍、珠光飞溅着添了许多轻快的意味。

鸭绿江边的石门湖,静静地享受着春日里阳光的温暖,镜子一般的湖面上倒映着周围曲曲折折的山峦和葱葱郁郁的林木的倩影,偶尔会有几只水禽飞落湖面,或追逐或戏水,弄得一波又叠一波的涟漪向湖边散去,由是山林静谧的倒影也跟着动了起来,打碎再重组、散开又聚拢,似乎故意在湖水中调皮起来了。

江与湖之间是一条伴江而行的省级公路,干净平整的柏油路面上不时会有各色各样的车辆来来回回的驶过。公路两旁平铺着规划有序的村屋,映衬着金色阳光的红色琉璃瓦与画满了巨幅宣传画的白底院墙相得益彰。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早种的小菜在阳光下泛着莹莹的绿光,偶尔会有缀满了粉色白色花朵的果树的枝条悠悠然然的伸出墙头,似在探寻着外面的世界,又似把自家芬芳与人共享。 备耕的农人开着自家的农用机动车早已在田间忙碌着了,他们翻耕着泥土,播种着一年的希望和丰收的梦想,偶尔也会有耕牛、牧羊的影子,让才露生机的土地平添了几分恬适。

这里是中朝边境沿线鸭绿江上游长白县的小乡村,此时已经褪去了旧时的脏、乱、差和贫穷落后与粗俗的外衣,用科学耕种技术武装起来的新时代村民,与已经着上了美丽乡村建设新装的乡村一起,意气风发,向着"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平安、幸福"的新长白探索前进着,乡村也便成了“香村”。

二十几年前,石门湖边上的这个小村子,还是一条泥土马路贯穿村子的岭东岭西,东倒西歪的木瓦泥房和成群的鸡鸭鹅狗随处可见,马路两侧成天成天聚集着无所事事的村民,或蹲或站地谈东说西,马路上偶尔有车开过来,老远就得把车喇叭按到最大音量,和着车子后边拖着的那条长长的泥沙尾巴,得费上好大的劲儿才能让路边上的村民们微微挪动一下身子,让开行车的路面。每每提及这个村子,都会让走过路过的司机师傅们头疼不已。

那个时候的春天也一样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冰销雪融后的泥水和着家养畜禽的粪便“点缀”着路面上的坑坑洼洼;夏季的雨能洗去花草树木表面沉积的灰尘,随处听得清清脆脆的鸟鸣却如何都感受不到空山新雨后的清香;秋收时节,冲蚀着大街小巷的全是庄稼枯干的杆叶和拉地的牛车一路甩下的黄坨坨;到了冬天,再怎么白雪皑皑,也掩饰不住村子里的老旧和贫穷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兴边富农行动开始全面实施:“从边境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形态及毗邻国家状况差异较大的实际出发,根据边民和地方政府的需求,确定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并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统筹考虑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础上,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解决边民在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稳定增加国家投入基础上,通过有效机制整合资源,用特殊政策引导市场资源向边境地区配置,确保生产要素集中投入边境地区”的“整合资源、强化投入”; “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优先安排支持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有关新政策、新举措在边境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优先安排”等等政策指导,如一束旭光,照亮山林、照亮村庄,也照进每个农人的心里……

那就是国家“十二五”时期,也是边境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部署,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委、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组织编制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规划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眼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边境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等等境况,无不得益于兴边富农规划的指导和实施。

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边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让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增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睦邻友好,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和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等内容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兴边富农行动,在草青草黄的四季轮回中,悄然铺开。

渐渐的,在村民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寻常日子里,那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无比的马路被铺就了沥青,画上了黄白分明的彩色线条;村子里的脏乱小道也成了水泥路面;垃圾集中处理,村中保洁尽心尽力,村容村貌整洁漂亮;老旧的泥草房被改造,焕然一新的村貌让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归属与安心。边防边控通讯设施、互联网基础、小水电代燃、有偿退耕还林还草、全民健身广场等等关乎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项目建设成果,雨后春笋一般展头露角;农村中小学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一下子让土生土长的乡村文明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小村子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石门湖、鸡冠岩秀色、高山草原露营等等景观建设,让“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在村民的生活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更加让村里的老人们不得不对村里随时宣传的政策和那些个敢想敢干的后生刮目相看……

身边的乡村,就那么在平淡的日出日落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有人说如今石门湖边上的乡村已然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村中露天公共健身场所的高龄老树下,还会有年长的、年轻的人们聚拢着,丝毫不会防碍公路上车辆的通行,大家也一样谈着天说着地,老辈农人额头的皱纹里依稀可见世事的沧桑,但眼角却不时闪现着一种幸福和憧憬,还有更多感恩的意味,那或许是对时代、对国家,对勤劳、对汗水的感恩,又或许是对儿孙们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憧憬吧。

乡村•香村,潜移默化的转变中,山川、江水、日月都静静地听着、看着,虽默默无语,却时时刻刻都能为之鉴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