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凯凯的头像

何凯凯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12/31
分享

《历史的天空》:从梁大牙看一个农民到高级将领的转变

 

历史的天空是著名作家徐贵祥的一部四十六万字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梁大牙、张普景、朱预道、东方闻音、陈墨涵、高秋江等形象丰满,性格各异的基层指战员。时间上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文化大革命以及粉碎“四人帮”后的新时期。前后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相较于《亮剑》为突出中心人物,而显得虚浮,《历史的天空》最大的特点在于朴实,在于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矛盾斗争。梁大牙的出身是蓝桥埠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性格率直,并带有着强烈地匪气、痞气。有幸遇到了杨庭辉与东方闻音的感召,在“共产党人都能把石头炼成钢,更何况改造一个梁大牙”这样理念的支撑下,梁大牙一步一步,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到高级将领的转变。

 

  1. 分析梁大牙具有转变可能性的因素

     

    首先,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梁大牙和陈墨涵都是凹凸山蓝桥埠镇的老乡,梁大牙最初的想法是去投国军,而陈墨涵因恩师王兰田的原因想去投共军。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有悖于个人原来的想法。梁大牙留在了杨庭辉司令员的凹凸山游击队的队伍,陈墨涵留在了国民党驻凹凸山地区刘汉英的队伍。这仅仅只是开始,在“纯洁运动”中,梁大牙被打倒,牛鬼蛇神,纷纷登场。李文彬同志变节,因这一事件引起的各种连环反应,对待李文彬同志的问题,各执一词,真相也就显得扑朔迷离。在朝鲜战场,在台山枧战役中,一团与二团的任务摊牌产生分歧,一团是朱预道率领的拳头部队,却并没有遭遇什么战斗。陈墨涵二团所面临的压力,整个敌军主力的压迫,一再请求支援。梁大牙无动于衷,猜忌也就随之产生。在文革之中,梁大牙下放七二八农场,与陈墨涵一起,逐渐消除隔阂。江古碑同志,对一批老同志的无情迫害。对凹凸山出来的老革命们,一再翻历史的旧账,难有幸免。在这起起伏伏中,梁大牙日渐成熟,不仅体现在对敌作战上,更体现在对内各种思想的分析以及错误思想和运动的抵制上。彰显了一个打不倒的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精神。虽然他的命运充满波折,但在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曾动摇,在面对财色腐蚀不曾动心。

    其次,在梁大牙思想行为转变过程中杨庭辉和东方闻音功不可没,可以说,是梁大牙的培养者,见证者。在张普景心中,梁大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而像是一个投机分子。这样的人,参加八路,那革命成什么了?知道什么叫做信仰吗、有革命理想吗?但反观杨庭辉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上明智的多。难道杨庭辉懂得理论比张普景少吗,不见得。《共产党宣言》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贯彻下去,但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民,将共产主义,讲革命理想,行得通吗。如果告诉他,到了共产主义,他就有田种了,不用再租别人的田了。理想要靠长期培养,直接现实的问题就是抗日。在实践中学,从战争中学,可能一时半会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战争,怎么打赢战争,战争之后又该干什么。但在经过时间的打磨,渐渐的都会清晰明了。在陈埠县游击大队长的任命上,根据地的几位党委常委产生了分歧,杨庭辉依然大胆用人。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哪怕是梁大牙提出的让东方闻音随其一块工作。预计到会犯错误,仍然在鼓励支持其改正错误,继续进步。梁大牙在第一次见到东方闻音的时候,就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两人在工作中,感情逐渐加深。尤其在“纯洁运动”中,梁大牙被打倒,东方闻音为其做了各种努力。两人关系呼之欲出。在接应陈墨涵军队起义的过程中,不幸牺牲,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生命,并没有和梁大牙有过太过亲密的行为,就那么住进了他的心里。教他认字,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永远也忘不了。后来即使和安雪梅生了女儿,也固执的为其起名“东方红”。旁人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东方闻音,在安雪梅都不再介意的时候,再劝说也无可奈何了。杨庭辉等领导后来都认为,把梁大牙和东方闻音放在一起,这样安排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再次,梁大牙自己虽然大字不识,却粗中有细,善于揣摩。新八路上了战场,大多都吓得哆嗦,梁大牙却跟着那些老八路抡着大刀片子往上冲。刚来没有十多天,就领着二十来个人,当上了小队长。逐渐也就发现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客客气气的(有救命之恩的情分在里面)。张普景就对他不咸不淡的,并不像杨庭辉称呼他梁先生,而是直接叫他梁大牙。在对待日军的战争上,靠着自己体会总结出来的,一坑鬼子,二蒙鬼子,三哄鬼子,四骗鬼子。借用地势,给鬼子下圈套钻,山沟能档鬼子,河坎子能挡鬼子,树林子可以弄点迷魂阵。这可以说是得了游击战的真谛,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总结,在战争中不断得到了验证。“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也是我们的重要方法。”毛主席的话,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从战友对梁大牙态度的转变看梁大牙的成长

     

    首先,张普景自从和梁大牙在凹凸山游击队搭档以后,就一直陪伴着他,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直到文革。张普景对其经历了一个从怀疑批判到批评团结的过程。在任命梁大牙为陈埠县大队长的时候,因为其提出的荒唐要求,支部在讨论的时候,张普景、江古碑就建议秘密处决梁大牙。甚至,秘密找到东方闻音,对其说,保持高度警惕,牢牢控制住陈埠县的局面,如果发现有背叛党的利益的行为,只要证据确凿,是可以便宜行事的。而且在他看来梁大牙思想还是封建腐朽那一套,参加队伍动机不纯,政治上更是一塌糊涂。那么张普景的态度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为什么开始了这种态度上的转变?

    在陈埠县的时候,梁大牙更多的交集是和朱预道、李文彬、东方闻音等人。当任命梁大牙为凹凸山军分区司令员的时候,包括窦玉泉在内都开始了对梁大牙同志的批评团结。在党的会议上,张普景举了手,既然举了手,就不会违背组织原则,但并不代表,没有意见。对他的不良习气和军阀作风仍然坚决抵制。因为一场救火,部队里出现了假典型,张普景和梁大牙通过电话之后,梁大牙的想法是维持现状,毕竟都已经宣传了出来,影响面太大。张普景的做法毫不姑息养奸,将这一事件在党委会上公开了出来。可能暂时各方都拉不下面子,但有了错误,就要改正。梁大牙回到军区以后,也即时做了批评检讨。可以说,如果不是张普景,梁大牙可能就走不到军长那一步。一个时刻不忘同不良作风抵制的人,坚守原则性的人,虽然在文革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光明磊落,没有证据也绝不捕风捉影。

    其次,东方闻音是梁大牙最为重要的人,深爱着她,一直念念不忘。他们的开始,仅仅是因为梁大牙对她一腔热血,发心的喜欢上了她。而她刚开始也只认为,这是一个打仗很厉害的八路军士兵。梁大牙做县大队长,为什么又要拉着自己。自己在军分区,仅仅只是一个宣传委员,并没有什么资格。他们感情的转机,是在“纯洁运动”中,当得知梁大牙被捕,生死未知,自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她已经喜欢上这个男人了。从刚开始的讨厌,到接触之后感情的一步步升温。水到渠成,看起来是那么的完美。在接受陈墨涵部队受降的时候与刘汉英嫡系部队发生交火,一颗汤姆式卡宾枪子弹打中了东方闻音年仅二十五岁的心脏。而梁大牙的表现,再痴情不过了,近乎发疯似地对着陈墨涵怒吼,自己一锹一锹为自己心爱的人挖着爱的坟墓。回想着写过的一个又一个她的名字,和她度过的那么多美好的瞬间,内心可以说是近乎崩溃的,这么一个年轻的生命,说没就没。展现的是战争的残酷,有情人却成不了眷属。

    再次,江古碑在文中作为一个内部人士反面角色出现的。在对待梁大牙的态度上,刚开始因为他也喜欢东方闻音的原因,就一直对梁大牙存在着排斥心理。当梁大牙当了司令员以后又近乎谄媚的写了在“纯洁运动”中迫害他的有谁,是怎么组织的。都是同志,谁能不犯错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绝对正确。只有认识到错误,并不断改正,才会越来越好。而江古碑同志却对梁大牙一直敌视着,认为是他的不对。文革的到来,让他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过去的一个个出生入死的老同志,抗日战争活下来了,抗美援朝活下来了,却没能逃过自己同志的魔爪。可以说,江古碑这一形象,是为了烘托和映衬梁大牙的性格特征。

     

  3. 从逆境中梁大牙的状态窥测其转变的能量

     

    首先,一个在顺境的人很难看出他有多大的能量支撑,能够走多远。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检验一个人所内涵的能量。在逆境中处理好自己的心境,正确的看待生死荣辱,这样才有可能迎来转机,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文革的浩劫席卷各行各业,死的死,走的走,下放的下放。梁大牙自己下放到七二八农场,是和陈墨涵一起呆在了曾经的凹凸山。过去从这里单枪匹马的干起了革命,而今又被打倒,回到了这里。并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气馁。虽然种菜,也喝着小酒,陪着老战友,怡然自得。他也明白,无论什么样的运动,都是一阵风,来得快去的也快。即使这一次来势凶猛,席卷上下,各行各业皆有波及。他在等待着,也在潜伏着。并没有直接去指责,这个运动,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而是直面人生,看淡了名利。

    其次,在文革中,陈墨涵用胡琴反复拉着《十面埋伏》,反复的拉来拉去,尽管梁大牙听多了不喜欢听,拉个《大海航行靠舵手》也行啊。陈墨涵并没有理睬。这个细节是值得玩味的。为什么陈墨涵要反复拉着《十面埋伏》呢。而梁大牙又为什么让换个曲子《大海航行靠舵手》呢。《十面埋伏》也叫《淮阴平楚》是有名的中国古典名曲。抑扬顿挫,低沉哀婉,原曲是琵琶曲,后有其他乐曲版本流传。有四根弦展现千军万马之称。可以说,十面埋伏就是陈墨涵的心境,在他看来,虽然看似古井无波,却暗潮汹涌,暗流涌动。牛鬼蛇神大行其道,战争时代藏在阴暗角落的人都争相浮出水面,为了争权夺利。《大海航行靠舵手》是革命歌曲,对于一个三大五粗的汉子,虽然学了些文化知识,却依然不能同知识分子的想法想接近。所以这两种安排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十面埋伏,也同样是为后来梁大牙的晋升埋下伏笔,一波三折,也正如十面埋伏。

    最后,梁大牙经历了文革的洗礼,更是走到了军区司令员的职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太多的人和事,树立的是终身学习,终身接受学习改造的信念。在接到这一任命后,并没有趾高气昂,也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而是冷静的认识到,未来的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是导弹,先进武器的战争,自己已经年老体迈,再占着高位,不向新思想、新形势转变,不把机会让给新人,早晚会在未来的战争中丧失主动权。所以在接任以后就开始让陈墨涵着手准备军队的科技化,自己也就开始了隐退。这个思想,我想也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如果没有逆境中的磨砺,是很难会有思想上的蜕变,是很难会有这般洒脱与从容的。

    从一个农民到军区司令员,梁大牙的成长是我军从弱小到强大,从战争到和平,从动荡到稳定,逐步发展起拥有完整体系,实现独立自主的缩影。一个时代在他的身上体现的尤为强烈,命运交织,爱恨纠缠,矛盾复杂,斗争反复,个人在时代场面前,变得脆弱,变得随其漂泊。爱情也就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因素。原本梁大牙是和韩秋云在一起的,韩秋云却另寻他人。想和东方闻音在一起,最终却和安雪梅结婚生子。这就是时代,一个农民到高级将领的转变,离不开时代造化,更离不开努力接受学习改造,实现自我蜕变。

     

     

    参考文献

     

    [1]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2] 张严峰 张彩霞:《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https://www.xzbu.com/9/view-9344750.htm

    [3] 王倩:《潇洒行军,徐贵祥和他的战争文学》,载《中国图书评论》 2005年8期.

    [4] 张懿红:《边界的消失: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载《理论与创作》 2005年4期.

    [5] 钱耐香 易明:《对照方法在徐贵祥小说中的应用——以<历史的天空> <高地>为例》.载《山花》2009年18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