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透过窗外白杨树密密层层的叶子,把极强的光线投射到我的电脑桌上。劲吹的热风刮来隐隐约约的麦子香气,我的眼前顿时涌现出一幅色彩浓烈的盛夏图画!
突然,传来一声鸟鸣,打开手机一看,是《冀南文
学报》总编辑梁振波先生发来的信息,说是办报5年,要从中选出部分佳作,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选萃一本,书名定为《卫水秋韵》,嘱我作序。婉拒再三,未能奏效,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时隔一周,我就收到了梁振波先生寄来的书稿,立即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精读细研一遍。
《卫水秋韵》一书,分为“散文篇”“诗歌篇”“小说故事篇”“蓓蕾篇”“报告文学篇”5个部分,38万多字。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作品没有大话、空话、套话、官话,有的只是心灵独语、真情剖白、生命呼唤、道德守望。作者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表现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具有直接的人民性。同时,又着重描绘了这一地域特有的社会习尚、风土人情,通过地域艺术特色,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时代味、地方味、人情味和艺术味。另外,运用独特的对地域文化的感知方式和叙述方式,坚持把攀绕在历史与现实车轮上的滕木,悉心地牵出来,缠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精心守护着这方神圣的精神家园!具体来说,“散文篇”,将浓浓乡情,袅袅乡音,成文入章,构成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画卷。那种故乡之情怀、故乡之情思、故乡之情结,对于我这个远居异地他乡的游子来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诗歌篇”,既有对往昔岁月的回眸,又有对至爱亲人的思念;既有对道德修养的赞颂,又有对花草雨雪的歌咏;既有对名山大川的描绘,又有对人间世事的感悟,充满着生活体验与切身感受,渲染着时代的主色调,展示着宽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气度。每每读到那些情真意切的诗句,便会触动我的泪腺,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感动的泪水。“小说故事篇”,尽管描写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篇幅也很短,立意却是高远的,故事讲得也有声有色,富有泥土气息的芳香。这表明作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和一双描绘美的灵手,读后给我最大的快意就是感受了故事的魅力。“蓓蕾篇”,作品虽然不多,却感觉到厚重,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欣喜。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故乡文学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未来!“报告文学篇”,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大气磅礴的笔力,绚烂多彩的文字,真实地反映了这方土地上优秀儿女们的人生精彩,真诚地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敬意。这些文章,读起来的确是令我在感动之余,引发了许多思考。
阅罢书稿,思绪如绵,感悟良多,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浸染,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心湖之中,溅起一朵朵情感的浪花,激起一层层情感的波澜。如果说,临西的改革发展进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卫水秋韵》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知道《冀南文学报》缘于一次约稿,那是2008年春节前夕,在县志办供职的小侄女王建娟向我推荐了《冀南文学报》总编辑梁振波,我便把刚写出的散文《年的脚步》发了过去。春节刚过,我就收到了样报,《年的脚步》在头版头条发表,捧在手中,一种浓浓的乡情在胸中翻腾奔涌。一连数日,我都把报纸放置于床头,每天晚上都要伴着台灯反复阅读。每每读了那些浸透着浓浓乡情与袅袅乡音的句子,我便情不自禁地“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尤其是从《冀南文学报》报道我进入校园进行散文创作讲座活动的图片新闻、文友们
听讲座有感诗文、师生们的感想精选文章专刊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文友们对我的深情和激励,看到了孩子们对文学知识的渴求与痴爱!由此,我对故乡那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对临西作家群那种痴情于文学的坚定态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中国文学,是一条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是一座恢宏瑰奇的艺术宝殿,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宇宙。临西深厚丰富的地域文化,是与古代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有着密切关系的。据考证,现在流经临西境内的卫运河,与上游的漳河、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5大水系之一。卫运河、卫河、南运河在明代统称为卫河,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的。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临西段称为永济渠,宋代称为御河。它是今临西(古临清)境内历史最为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清清的卫水以它清醇的乳汁孕育、创造和演绎了沿线的历史文明、历史文化、历史精神,依靠永济渠运道的繁盛,古临清县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古临清县的文化或者说临西县的历史文化就是古运河文化。
临西作为古老中华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透过历史的尘烟,是夏代兖州、西周三监地、西汉榆阳侯国和北魏古城遗址,隋朝清河郡,唐、宋、金、元临清县,明代直隶州。单是那明神宗时,率众暴动,临刑神色不变的王朝佐;抗日战争时期,率部与日军作战,不幸在前线作战中壮烈牺牲的张自忠等仁人志士、名伶雅士和文臣武将的传奇故事,就使冀南这块大地独钟灵秀。当代,因已故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建国后第一位女省委书记吕玉兰的光辉事迹,令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关注,周恩来深情牵念;全国劳动模范、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科学发展的精神和豪气,将东留善固打造成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3月31日,在玉兰花开、香飘万里的日子里,展示吕玉兰事迹与风采的“吕玉兰纪念馆”,在东留善固村举行了开馆仪式,让农村文化之“魂”在卫水之畔永驻;生于斯、长于斯,曾从军数十载,官至正团,退休后又艰苦创业的王殿明,在这样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孕育生成出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雕镌着岁月影像,显示着和谐涵义,凝聚着磅礴力量;手工空心挂面第12代传人王敬达,用生命保护和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了特定的文化背景,把这一凝聚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技艺,自己的创造与追求留存在记忆的史册……
我想,临西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或许就是卫水哺育了冀南人一种特有的灵气吧!
文学事业的兴盛,离不开丰厚的文化背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正是临西系富庶的文化之地,才为文学创作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条件。《冀南文学报》的诞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引导作用,她就像一朵映日的荷花,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张妩媚的笑靥。成功的花儿,世人只惊羡她现实的鲜艳俏丽,可谁知,其成长的历程,却饱浸着艰辛的泪泉!《冀南文学报》创办与坚守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匮缺,为了跑资金、拉赞助,梁振波和他的同事们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冬顶严寒,夏冒酷暑,四处奔波,苦心孤诣。了解到报纸的创办与坚守过程,我心里平添了一种难言的苦涩。可他们却说:“苦吃惯了,并没有觉得有多苦。”是啊,他们在艰难中继续着自己的日子,痴心坚守着这片地域文化的绿洲。尽管一步步都充满着艰辛和疲惫,却5年如一日顽强而固执地坚守、开垦、拼搏、进取,这的确是一种品性,一种美德,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即使这是一张小报,对于热爱文学的临西文人们来说,却无异于甘霖醇酿一般,不管是情感真挚的散文,还是思想深邃的诗歌,不管是洒脱奔放的书法,还是气韵生动的日记,都是生命的律动,都能令人意识到作者那种生命意念中的壮美情怀,都散发出一股殷殷的春意和勃勃的生机。当聪明才智的临西作家群逐渐形成,佳作连连,并从《冀南文学报》这块文化田园里走出来,并在县内外产生良好影响时,我发现,他们凭借的完全是一种文化理念的有力支撑。我敢说,这是临西文学事业走向繁荣的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产生与形成,与宗振荣、梁振波、王树强、赵津铭、耿志洁、高泽岭等一批报人的卓越奉献,与马一骏、魏少勇、陈宝贵、孙连松、蔺东光、王传秋、王书亭、方海滨、杨遵义、马宗台、于俊祥、傅宏阁、马国忠、郭桂杰、丁立峰、周科章、王自强、邓连朝、时庆田、蒋朝武、刘振才、侯继国、刘广庆、张书林、毕尚娥、李红霞、李兴慧、侯继福、张海涛等一群本土作家的辛勤耕耘是密不可分的,马一俊、刘兆全、张希治等人的无私资助,更是功不可没。因此,我十分敬重他们,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殷红的心血,为临西广大民众烹饪出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他们举起的是一面文化旗帜,营造的是一种文化氛围,形成的是一个文化态势。就文化强县而言,这可是锦上添花的盛世之举啊!写至此,我脑海里涌现出一首不叫诗的诗《写给梁振波先生》:“冀南文学挑大梁,平原腹地著巨章。挥毫纂辑振世风,泼墨讴歌兴纪纲。遥想卫水波逝远,展望艺苑喜欲狂。携手老将笔头健,相约少壮事故乡。”
《冀南文学报》的诞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是一群文学爱好者营造一个文化环境的生存状态。仔细琢磨,我却触摸到一群文人成就临西文学事业的深层意义:站在本土文化的地域上,进行全方位的文化透视,努力营造一方文化热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种文化生命的质量就在卫水悠远的韵涵中,沉淀成别样的一种厚重。这是冀南地域特色酿就的一种厚重,这种厚重基于心灵的圣洁,胸怀的博大,理想的高远,同样也基于临西至柔至刚的卫水神韵。卫水泱泱,秋韵情长,书名定为《卫水秋韵》,足见其深邃的思考,独运的匠心。
以浓郁地域文化色彩为特点的《冀南文学报》,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刊载的文学作品范畴却具有一定的宽泛性,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既有农村的,又有城市的,既有本土的,又有外地的。那些作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构建了感情共鸣的纽带,形成了一个灵魂和精神的净化场,让读者的心灵在这个精神日益“浮躁”的时代得到了洗涤和升华。因而,《卫水秋韵》的编辑出版,是历史生命的记载,是历史演变的见证,是临西作家群那份文化良知的再呈现,是那份对艰难经历的再体验,必将呈现出文学艺术的隽永价值!在当代中国的文学发展进程中,深邃的独立思考,强烈的现实关注,自觉的文化追求,艰辛的文学耕耘,不正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群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吗?!这首先是一种胆识,而这种胆识又无一例外地被一种崇高的精神牵引着。于是,这种胆识就有了一种所向披靡的威力和浩气,这种威力和浩气可以冲破万里烟雨,直上九霄。《冀南文学报》能在艰难中坚守5年,就证明了这一点。
时下,在新闻界强调最多的便是“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然而,纵观许多县(市)级的刊物,我发现一个共有的问题:在文化家园里很难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性,真正站在实际、生活、群众和历史的高度而影响广大读者的作品不是很多。有的染上了市场经济的铜臭,有的被“流行”模式同化,有的只是词语的堆砌没有丝毫韵味,有的浮皮了草缺乏深度。这无疑对高雅的乡土文化是一个损害,对广大读者是一个损害,对作者本身也是一个损害。《冀南文学报》则不然,她就保持了自己精神上的独立性,以区域实际情况、文化生活状况和群众迫切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恰当地处理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报道地域文化活动,展示文化要事风采,反映地域文化走向,营造一方文化热土,强化民众的文化意识,均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冀南文学报》已经把充满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魅力的临西,置于祖国灿烂文化的百花园中,成为其中瑰丽无比的一株,博得人们的青睐。
一个地域如果不重视和鼓励文学事业的发展,那么,这个地域的文化不是死亡,就是危在旦夕。长期以来,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颇,许多地方的乡土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日益趋于平淡甚至于消解,这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悲哀。怎么样挽留我们的历史文化,珍视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对这个重大课题,《冀南文学报》从形式和内涵上给予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冀南文学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意蕴深厚的内涵,营造出一方文化热土,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乡土文化的漠视,而形成了物质财富、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前不久,欣悉临西县散文学会成立的消息,我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这是临西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对于推动临西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故乡的大地上,充满着的文学气息,令我赞叹!故乡的散文界,更是人才辈出,令我仰慕!
《卫水秋韵》正是在《冀南文学报》的引领和本土作家的着力打造下,诞生的一部具有启迪与激励,借鉴与深思作用的书,实在是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弥漫着强烈的文化良知和高尚的文化意识,这是支撑作品的基点和震撼人心的基础,让我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临西作家群在艰难中坚守的价值和尊严!
我清楚,临西作家群是在用良知去触摸那些高尚的文化灵魂,是在用荣辱去关切那些极易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被遗忘的角落。这承载着的沉甸甸的使命、道义和责任,有力助推了全民良知与荣辱意识的培养和升华。在这里,良知与荣辱、情感与道义、责任与使命,相互碰撞,相互回应,交织出撼人肺腑的人性与文化光芒,显现着守护精神家园的良好质底。对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应给予肯定、褒奖、关注和支持。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千古文章,不绝如缕,精华尽在,震古烁今。我相信,《冀南文学报》一定能以盛夏般火样的激情,营造出更加炽热浓郁的文化氛围,酿造出更高品位优异的文学作品,推举出更多独树一帜的知名作家;《卫水秋韵》一定能把临西这棵文学之树,润泽得更加茁壮,为临西的地域经济和文化腾飞,添加一缕夺目的新辉!
是为序。
补记:《冀南文学报》创办之初,编委会向全县文友庄严承诺:每5年正式出版一本精品集。一诺千金。2009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本精品集《卫水秋韵》,我写了序文《在艰难中坚守》,有2篇散文、6首诗歌、1篇报告文学入编;2014年12月,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第二本精品集《卫水新韵》,我担任了该书顾问,有2篇散文入编,写了书评《好一个“垦荒精神”》;2020年8月,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卫水清韵》,我担任了该书顾问,有3篇散文入编,写了书评《一束燎原的火光》;2023年,《冀南文学报》迎来创办20周年,拟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卫水浓韵》。日前,梁振波先生在《告文友书》中说:“《卫水浓韵》作为下本书的名字,既代表了我们的心声,也凝聚了我们文学人那潺潺不息,浓情似漆的至真爱恋!有人说,文学是人学,是人文的记录;也有人说,书籍能存史,把当今人的情志世代相传……或正因此,自筹资金,自办发行。我们,办报出书,坚持20年。20年啊!人生有几个20年!!真的是,字字血,声声泪,写满其间!垦荒,没有白费;春种,秋方收金。自建县而今,方有首家文学社,第一张文学报,相继出版成套‘卫水’丛书。文学社麾下,汇聚起数十人的文学中坚,百人的创作队伍;旗下,散文、诗词、小说等人才济济;作品,相继登上各级文学报刊,并折桂无数,殊荣难计;个人者,结集岀版各类著作专论,近半百册焉!适逢盛世,值此‘二十大’,乘‘神十五’,愿吾文友,借东风,摇舟楫,浓墨重彩,抒我胸意,踏破贺兰山阙,飞向太空,更高堂殿!”一字一句,触动心弦;一言一语,催人奋进!我坚信:故乡的文友们,通过凝心聚力谋发展,坚持不懈干事业,一定会打造出一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文学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