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友明的头像

王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18
分享

舌尖上的非遗——京卫手工空心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知道京卫手工空心面,真正吃上京卫手工空心面,却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未曾想到,十几年之后的一个清明节期间,我不仅认识了京卫手工空心面老板王敬达,而且多次走进位于临西县尖冢镇的京卫手工空心面厂,让我对京卫手工空心面,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尖冢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为两省三县交界之地,是一个历史重镇。元末明初,此地是着名的水路码头,当时尖冢的两条南北主街和一条东西大街两旁楼房林立,店铺毗连,数百亩大的货场物资云屯,南北客商摩肩接踵,人们用“一京、二卫、三尖冢”来形容其兴盛局面。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一时间,尖冢京卫手工空心面,成为地域著名传统名吃,也成为整个卫运河文化脉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京卫手工空心面,历史悠久,首创于明万历年间,主要以家族性的方式传承。据《太原王氏族谱》记载:28世祖王垣,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系文庠生,于明万历初年,始创手工空心面,其子王廷铨使工艺日臻完善。随着畅通的大运河漕运渠道,手工空心面进入京津,传进皇宫。万历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随口吟出一副“宫廷玉液酒,尖冢空心面”对联,遂封为贡面。乾隆年间被指定为贡品,当地流传有“一京、二卫、三尖冢”之说。尖冢王氏后世,秉承其祖业,代代相传。

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了第12代传承人王敬达时期,他不仅继承祖业,而且在此技艺濒危的状况下,将祖传工艺,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更加科学化、成熟化、规范化。他潜心研发出贡面、福面、空心面等系列手工面,使其成为地方着名传统特色食品。娶妻申荣梅后,夫妻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精心经营,不断创新。他的家人全部参与其中,同舟共济,苦心孤诣。

做手工空心面非常辛苦,每天凌晨两点就要开始和面,要经过拌、和、醒、压、轧、揉、搓、发酵、盘、切、拉、挂、晾晒等29道工序的精心制作。在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下,每道工序每根面条的每一段,都要精心呵护,每道工序的要求之高,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京卫手工空心面,选用优质面粉做原料,配以鸡蛋、精盐、菜汁,全手工制作。成品面自然晾干,不烘烤,细如发丝,洁白中空,细腻筋道滑爽,味美适口,入锅即熟,回锅如新,久煮不化,极好消化,是上好的传统面食。京卫手工空心面因配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是用现代技术和机械无法替代的,故在燕赵大地上绝无仅有。

这种传统工艺的纯天然食品,是我的最爱。近些年,每每探亲返回时,我都要购买几箱京卫手工空心面,赠送亲朋好友。

每次回家探亲,我都会前往尖冢,走走看看。宽敞的厂房晾面区,悬挂着两米多长洁白如玉的手工空心面,微风吹过,一阵颤动,恰似珠帘倒挂的瀑布,煞是壮观。几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在忙碌着,我常常被那一丝不苟的劳动场面所感染、触动,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我轻轻地摸摸、拽拽,面条既光滑又有拉力。京卫手工空心面,2007年被邢台市列入“邢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河北省政府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载入《燕赵手艺》一书,同年6月,在第四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第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上,被列为“河北地方名吃专项展”;曾被国家北戴河疗养院定为老干部专用食品,受到广泛赞誉。在“影响中国第九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王敬达获得“时代新闻人物”称号,赴京参加颁奖典礼,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舌尖上的非遗——京卫手工空心面,在中国饮食文化与地域传统文化的融汇中,沉淀成别样一种厚重。它是卫运河水与临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共同凝铸的一种厚重,浸透着深不可测的地域文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