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下午3点半,山东省嘉祥县宗亲王应平、王逢社,梁山县宗亲王宜允、王卿华、王立景、王正聪,驱车600余公里,来到临汾寻根问祖。
秋风沙沙地吹,秋雨哗哗地下,像是在演奏着迎宾曲,深情款款,令人陶醉。在滨西酒店登记住宿后,我们围绕着谱书编撰、寻根事宜进行了一番探讨。突然,从王逢社的视频通话中,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让我和友明说几句话。”我接过手机,只见视频里是一个陌生的面孔,脸上刻下道道岁月的年轮。他满脸洋溢着笑容,深情地赞扬了我对族事的贡献。听着那一口熟悉的家乡话,我倍感亲切。据王逢社介绍,他叫王维渠,年逾八旬,其先祖于明末从汶上县枣行村,迁徙到嘉祥县梁宝寺镇王集村,离王铺仅3公里。身边的几位宗亲异口同声地说:“友明,你的名字早就被族人们熟知了。”我好感动,贱名能够被远方的宗亲所熟知,是一种荣幸啊!晚饭,我义不容辞地尽地主之谊,为宗亲们接风洗尘,还把散文集《时光印记》签名送给一行6人,受到夸赞。
王应平、王逢社,与我是同祖同宗一家人,论辈分,我管王应平叫叔,王逢社管我叫爷,微信交流、电话沟通较多,感情甚笃,却未曾谋面。这次相见,如久别重逢,分外亲切。说起我与他们的相识,还有一段故事呢。王应平叔的《寻根记》中,这样写道:“遍询王氏族谱,联系到了河北省临西县京卫空心面业老板王敬达。他知悉福山王氏是文中子王通后裔,属馆陶支,临清杨坟系,有大宋开宝七年续修的族谱。他向我们推荐了理事会会长王者尧,说他会提供所需的资料。在王者尧的热心帮助下,查阅了大宋开宝七年的通谱,在卷中查到五十八世,文中子王通公第十一世孙恕祖(怀祖长子),承父命,立志苦学,后果登进士第,官至刺史,八十而终。配楊氏生子三:长木,次林,三森。长子,木,屡科不第,感病而终。次子,林,明易理,通天文,精先天之术,后为钦天监官监正。木、林、森,系五十九世,通公第十二世孙。王者尧建议说,此事由友明考究,看看能否与林祖衔接。我把这层意思跟友明一说,他非常诚恳地答应了。经详细研究,深入辩证,友明认为,可以与林祖衔接,理由有三:一是林祖的简介,注明了‘不知所终’。这4个字,便为后人编修族谱、有效衔接,埋下伏笔,留下茬口。二是据记载,浪祖系‘太原王氏平阳一脉世胄六十八代,文中子通公二十二世孙’。按照世孙的计算方法,应从始祖下一代算起,故而,浪祖就是始祖王子乔第六十八代孙;按照世系排列,应从始祖本身算起,故而,从始祖王子乔到浪祖就是第六十九代。同理,按照世孙的计算方法,浪祖就是四十八世王通祖的第二十一世孙;按照世系排列,从四十八世王通祖到浪祖就是第二十二世(在唐朝以前‘代’写作‘世’,唐时为避讳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遂改作‘代’,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说,大部分时候,‘代’和‘世’的意思是相同的。如某某家族六十八代孙,也可以用某某家族六十八世孙来表述,这里的‘代’和‘世’意思相同,都表示某一代人,所指的都是第六十八代后人)。所以,与林祖衔接,其世系(代数)完全吻合。三是林祖,习易理,精天文,深明先天之术;道源祖,饱读诗书,精通易理。祖孙二人出现同样的表型,是隔代遗传之缘故。由此,将我们一支与林祖衔接,严丝合缝,无可挑剔。冥冥之中,我感受到了先祖在天之灵的佑护。遗憾的是,林祖生子一,逢世乱不知所终,名讳失考,只能以‘林子’(佚名)代之名讳。林子(佚名),配尚氏生子二:长道源(避难于西山),次道龙(不知所踪)。至此,我们的世系,上下贯通,一脉相承,功德圆满。其间,我还访问了王隆祖裔,河南省下天院的同宗王殿魁,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的同宗也寄来世系资料,信访了山西洪洞县的3个王寨和王绪村。览山西省万荣通化《龙门王氏族谱》,吾脉系福畤公第五子劭祖后裔;查山东省馆陶《太原王氏族谱》,福畤公第十一世孙林、森兄弟,同朝仕宋同弃官隐居;阅《明万历丁亥年贾岗谱》,始祖道源万王人……六世十一支前二支长支九世浪出外字样,正是吾始迁祖浪公也。在世系对接、谱牒资料提供、查征收辑整理方面,友明功不可没。”这段文字,真实地记述了我们相识的过程。
老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据族谱记载,我们都是“文中子”王通公后裔,于第11世王林、王森祖分支,真的是心心相印一家亲,血脉相通一家人啊!自此,我对嘉祥县王铺平阳脉王氏谱典研究事宜格外重视起来。2019年6月28日,我接到《太原王氏总谱》编辑组“寻根回音”后,立即与王应平叔取得联系,将王铺平阳脉王氏支,纳入《劭公河汾世系》。我不顾天气炎热,在患有眼疾的情况下,从电脑上制作完成《浪公山东嘉祥王铺世系表六十九世至八十五世》表格,从50世劭公起,按照总谱格式一代一代直至第85世止,把“父亲谱名”“本世派名”“生平简介”“配偶子女”“各支迁徙”等,打入表格内。最后,一式3份打印成册,上报《太原王氏总谱》编辑组。仅此对接工作,山东嘉祥、福山、临清3支谱系,我便忙活了半年之久。王应平叔联合王者尧爷们,给我发来慰问金,被我婉拒。为族事尽心竭力,理所当然。2020年6月22日,我和王应平叔,王逢社、王悦阳、王秋海爷们,同时加入中华文化促进会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为会员,找到了“家”。山东嘉祥县王氏族人,为弘扬太原王氏之家风,彰显先祖之道义,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完善先祖之脉络,考证历史之真伪,更为惠及当代、泽及后世,皆尽全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查找族史,探讨谱系,搜索资料,夙兴夜寐,考证不辍,大有收获。当其决定初修《太原王氏宗谱》时,王应平叔诚邀我为宗谱作序,并担任副主编,我爽快地答应了,遂把多年来考证的《太原王氏源流世系》资料,提供给他。这次初修宗谱,功在斯世,利在千秋!在《太原王氏宗谱》初稿完成之际,主编王应平叔、副主编王逢社爷们,循着祖系脉络,要到襄汾县汾城镇南贾岗村祭祀先祖,作为副主编的我,自当陪同前往。
次晨,雨后的天空没有彩虹,淡蓝的苍穹充满透明的阳光,我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明朗。我们驱车47.89公里,来到汾城镇吃了早餐,再导航来到南贾岗村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进大门,我看到有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那里,便随口问了一句:“王永安在吗?”他“嗯”了一声,热情地说:“你们来了!”我立刻意识到,他就是王永安,原村党支部书记。他让族人王普学引领我们,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一座二层小楼,中间的水泥墙上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等红色标语,满满的正能量。小楼的东南角,是王氏宗祠,坐南朝北,仿古建筑,雕梁画栋,给我一种古色古香的视觉冲击。门额上的“王氏宗祠”4个大字,醒目有力,祠内供奉的是始祖王道源。谱载:道源祖系林祖之长孙,生于宋徽宗大观元年丁亥(公元1107年)六月初一,卒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饱读诗书,精通易理,深明医道,奈生不逢时,朝廷昏庸,奸权当道,金兵屡犯,宋都南迁,报国无门,满怀愤怨隐居西山务农为生。他为百姓治疾,采药济世,深受广众爱戴,遇异人传授修真西山清濂洞,82岁无疾拄䦆而化羽,面目如生,身尸不倒。世人感德塑金身于清濂洞号称“次出真人”。生子二:长桢、次槙,居蒲城高市村。88岁的族人王顺田,在供桌前面两侧虔诚地点燃两炷高香,以表达敬意,又在祠堂外,烧了两大沓纸钱。在烟雾缭绕,纸灰翻飞的氛围中,我们面对道源祖塑像,行了三拜九叩的庄严大礼。最后,我提议,王家人在祠堂前、在小院内合影留念,留下一个温馨的瞬间和难忘的记忆!
由于梁山县的宗亲急着去大宁县寻找祖根,我们只好握手作别。走出院门,我看到王顺田老人紧紧地握着王应平叔的手说:“你们不能走啊,饭不吃,水也没有喝一口。”王应平叔承诺说:“我们下次过来,一定吃饭。”王顺田有点伤感地说:“等你们下次过来,我还不知道活着不!”说着说着,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王永安也不舍地说:“饭都准备好了,我们自产的梨还没有装上,怎么能走呢?”我们不顾他们的再三挽留,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在路上,我们无比感慨地说:“这就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啊!”王应平叔私下告诉我:“等宗谱正式印刷出版,再来一趟,帮助南贾岗王家把谱书和世系理顺。”我真切地期待着!
从南贾岗出来,我们直奔大宁县。据王宜允、王立景、王卿华、王正聪介绍,其始祖王忠,于明洪武年间,从洪洞县枣园村移民山东汶上。全国解放之初,曾有族亲到山西寻根居住,口口相传,是在临汾西北方向。经他们分析,锁定的目标是大宁县前后枣园村。按照导航的路线,车子一直在吕梁山中穿行,好不容易要上高速公路了,却被告知通往大宁的高速公路封闭,需要绕行。等到了大宁县城,时针已指向12点23分,恰好是饭点。许是寻根问祖心切的缘故,没有一个人提出吃饭的事情,我也不好意思建议停车吃饭。由于我患有低血糖,趁在大宁翠微道班停车方便之机,赶紧吃了一个法式小面包。到了大山里的村庄,根本就没有饭店,只能是忍饥受饿了。在曲峨镇花间村向村民一打听,前后枣园村均已无人居住。前枣园的村民,近两年或搬迁花间、榆树等村庄,或搬迁县城居住;后枣园村早在2001年就随着撤乡并镇被撤销了村名,自然已无人居住。村民们兴奋地说:“国家的异地搬迁政策好啊,让我们‘搬’出了幸福美好新生活!”当他们得知我们是千里寻根问祖来的,深受感动,尽己所能地提供相关信息,彰显着山乡人的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站在花间村高坡下的公路上,我纵目远眺,视野内全部是一座连着一座绿意盎然的山恋,像一颗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绿翡翠,醉人眼眸。山恋间的平整地块上,种植着玉米和高粱,真有一种“坐亭遥看南山绿,走壑近察北水秋”的意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们就这样一代一代播种着自己的希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尽管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许多人却不愿意离开这片大山,缘于他们对这片大山深挚的热爱啊!我不禁感叹道:“伟大的祖国真的是地大物博,疆域辽阔,美丽富饶啊!”闲谈间,梁山的宗亲结识了一位董姓老乡,他是山东郓城人,娶了一个本地的媳妇,便跟随着媳妇落户到这片大山里。为了爱情留在异乡,可见爱情的魅力无穷大啊!老乡相见分外亲,他热情地介绍了一位年轻的朋友,让其帮忙到榆树村寻找一名当地的王姓人。不巧的是,这位王姓人外出放羊,经电话沟通,他对祖上的事情一概不知,更没有家谱等有关的记载,只好怅然而返。回返到大宁县城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由于过了饭点,未能找到一家开门的饭店。直至下午4点40分,到达汾西高速服务区,我们方才一人泡了一桶方便面。梁山的宗亲们,经过商量,临时决定,前往洪洞县枣园村进行查询。先前,我曾遵照王应平叔的嘱托,多次查看过《洪洞县志》,没有查到枣园村名。为稳妥起见,我即刻打电话咨询了洪洞县电视台的好友贾洪琪、杨宝峰,他们均说没有这个村名。我把有关信息发给杨宝峰,他非常热心地协调洪洞大槐树移民处人员帮忙查找,最终,依然未获得有价信息。此时,王应平叔建议,先把我送回临汾,他们第二天再到洪洞县万安镇枣坪村寻访。把我送到家门口,已是傍晚时分,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驱车洪洞吃饭住宿,说是第二天方便出行。在枣坪村,他们仍然未获得任何线索。我再查《洪洞县志》(上册)卷一第四章第四节“村名由来”, “相传,明万历间,山东曹州张姓到此定居,此地平坦,广植枣树,故名枣坪。”此村无王姓人家,自然寻找无果,其他村庄虽有王姓人家,亦与记载不符。寻根问祖有无收获,另当别论,仅就他们这种废寝忘食、不辞辛劳的执着精神,就足以令人感动到落泪。我想,如果先祖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也会被感动到流泪的。10月4日上午,宗亲王宜允发信息给我:“我们已于昨天晚上回到家了,感谢您在临汾的热情款待和帮助,认识您很高兴,我看到了家族的光明,王氏家族热心家族历史的族人,在您的引领下,一定会壮大,家族会更加团结。”10月11日中午12点57分,85岁高龄的王维渠给我打来视频电话,除对我陪同寻根问祖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谢外,还再三恳请帮忙查找祖源,接续族谱;王立景给我发来两份谱序,《王氏族谱序》开头写道:“始祖乃洪洞县枣园人,明初山东诸郡频遭天灾,人民十不存一。上遣巨官令西省人民迁东土我。始祖兄弟五人,长信,守宗祠、次忠、三成、四孝、五兴,同来山左。忠祖居汶上,孝祖居新城,成祖与兴祖居寿良,三村皆名枣杭,示不忘桑梓也忆。我兴祖居寿良枣杭,传二三世,徒范邑。”《王氏家谱原修序》开头写道:“吾族王氏,相传前明永乐年间,迁民以实汶邑。始祖自山西野龙富而迁于斯,一居邑西八里许。因洪洞县有枣杭村,仍呼为枣杭王氏云。始祖于二世三世四世祖皆以农事为业,至五世而家产渐殷矣。”这两份谱序记载的迁徙时间不一致,《洪洞县志》(上册)卷四第一章第二节“移民的史实考证”载:“明初移民的记载,从明洪武元年(1368)开始,到永乐十五年(1417)结束,历三朝50年。”又载:“明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一份谱序说移民汶邑是明初,一份谱序说移民汶邑是明永乐年间。从明朝元年(公元1368年),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相隔35年,可见谱序中的记载,不足为据。时隔不久,杨宝峰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处人员提供的“王姓始祖迁徙名单”。我除分别发给梁山的宗亲外,也从众多的始迁祖名字中仔细查找,突然发现,确有“济宁王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山东省济宁汶上枣杭村”的记载。尽管没有实质性的价值,但至少说明一点,从洪洞县移民汶上,是永乐年间,而不是明初。我拜托杨宝峰让洪洞大槐树移民处人员,再好好查询一下这支王氏的始迁祖名字和上源,经查询,确实无法寻找到想要的结果,只好作罢。王维渠、王立景真切希望能够与我们的族谱接续。于是,我又进行了认真考究。《王氏累代宗谱本源要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孝忠祖与弟孝礼祖均在迁徒之列。即于是年,承王命迁于馆陶。”馆陶2007年1月、2015年10月重修的《太原王氏族谱》(上卷)一致记载:孝忠祖子“杰公多读经书,以人材选为山西平阳府库官,到任五年,有女选为王妃。杰祖在山西屡差人迎养老父孝忠,孝忠祖以兄弟叔侄同来下户,不思前去,后孝忠祖故,孝礼祖使人讣至山西,招杰来家治丧,杰到家将父殡葬,仍回山西,遂下户于临汾县,厥后宗党甚众,惜道路隔绝,谱系不通矣。”据此可知,杰祖是明洪武年间选为山西平阳府库官的。按照其叔父孝礼祖长子俊祖生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推算,杰祖大4岁,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出生,到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洪洞移民山东汶上,时年他是33岁,让其子孙回迁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说,即使皇命难违,再次回迁,因为没有确凿的佐证,也不能肆意认祖归宗。我打语音电话,把这个意思与王立景进行了沟通,他深表赞同。这个事情,只能留给后人慢慢考证了。
这次寻根问祖的过程虽然短暂,我却深切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性的重要。宗亲们那种寻根问祖的迫切心情,我深深理解,晚上躺在床上,尽力思考,辗转反侧。好不容易进入梦乡,依然被寻根问祖的事情缠绕。醒来又感到束手无策,内心十分煎熬。
“但东望,故人翘首。”我诚挚地期盼梁山的宗亲们,能于不久的将来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