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古称河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武圣关羽的家乡,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类最早食用盐、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这里,旖旎风光无限好,名胜古迹数不清。尽管我多次踏进河东大地,已饱览诸多名胜古迹,可立秋过后的第三天,跟随华夏孝文化山西运城采风团,再次行走在河东大地,纵情览胜的一瞬间,心中依然泛起一种莫名的激动!
普救寺:情动千秋
最早知道普救寺,还是在唐元稹所撰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中了解的,后读了《西厢记》,对崔莺莺和张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更是牢记于心了。
游览普救寺的那天上午,天空浮现出柔和的灰色调,阳光透过云层,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温柔的纱幕。步入普救寺,追忆西厢往事,确实别有一番情感滋味在心头。
位于永济市西13公里处的普救寺,是王实甫所著《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之地,也是电视剧《西厢记》的外景拍摄地。随着《西厢记》的广远流传,普救寺这座千年古刹便名声大噪、遐迩闻名了。同时,那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也为古刹蒙上了一层既神秘又迷人的色彩。
因《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后人为怀念莺莺,便将那座独具特色的舍利塔,传名为“莺莺塔”。1986年,国家拨专款,按《西厢记》故事情节进行全面修葺,使之成为一处令人神往的爱情游览胜地。浪漫的西厢故事,是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经典,走进普救寺,就像徜徉于爱情的长河,令人心生感动,畅想无限。
沿着曲折的回廊前行,迎面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堂宽敞幽静,内塑三身佛,个个眉目端庄,形体优美。这里是张生第一次撞见莺莺的地方,从此,引出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
顺着当年游西厢的路线,我随众游客来到“梨花深院”。未进院门,一副对联赫然在目:“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对称和谐、内涵丰厚的对联,令所有游人赞叹不已。
跨进小巧玲珑的四合院,照壁上那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五言诗,深深地吸引了我。驻足良久,反复咀嚼,品出了个中滋味。低吟着诗句,迈进莺莺和红娘住过的西厢房,我仿佛嗅到了闺房所特有的气味。《西厢记》中的“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便发生在这里。在东厢房南侧墙垣下,有一座假山,一棵绿树,那是张生攀树逾垣之处,墙垣上缺少的那几片青瓦,是当年张生逾垣时踩掉的。在张生借榻的“西轩”,也留下了“红娘传柬”“莺莺探病”“月下听琴”的许多脚印。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单就张生和莺莺敢于冲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执着地追求自己爱情的精神,就令人佩服,令人感动至深。
边追忆西厢往事,边独自信步,我来到后花园。置身萋萋芳草、簇簇鲜花丛中,我尽情地吸吮着爱的甘露、情的芬芳,充分感悟出西厢优美爱情故事的深刻内涵。一位旅伴告诉我,如果携爱人在这里住西厢宾馆,品西厢名吃,看西厢戏曲,购西厢信物,将又是一番感性认识。观览中,我发现一对对或老年或中年或青年情侣,牵手挽臂徜徉于普救寺内外,这大概都是来此品味爱情故事独特风韵的吧?!
来到这里,一定要亲耳聆听一下莺莺塔的蟾声。在塔侧的高台上有一石滚,上面有一凹槽,若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很是神奇。“普救蟾声”曾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我左手捏住石块,对准凹槽,重重击之,“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隐约传来。那真是天籁之音,纯净清澈,深情悠扬,醉入心扉。
立于围墙处,我纵目远眺,天空含情,青山如黛,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泛着淡淡的幽香。苍松、翠柏、白云,透着灵气,别具情趣。这时候,我真切地享受到“独得之乐”,一边品味历史故事,一边倾听秋风倾诉,心里泛起层层幸福的涟漪。
当我登上大巴,即将离开普救寺之时,一句诚挚的祝福涌上心头:愿天下的有情之人终成眷属!愿世间的爱情之花永远芬芳!!
鹳雀楼:气贯长虹
对与武昌长江之滨的黄鹤楼、岳阳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而齐名的永济黄河岸畔的鹳雀楼,我可是早有耳闻。
可惜的是,鹳雀楼自建成后,经历了北周、隋唐、五代、宋、辽、夏、金7个朝代,存世700余年,便在元朝初年(公元1222年),毁于战火之中。由于黄河泛滥,河床变址,其故址被淹没不存,再无人重修。致使数百年来,无数学仕游人慕名而来,以求登览,却只能望河兴叹。在晋南居住了数十载的我,也曾多次渴望,能有朝一日一睹其风采。可多少梦想、多少遗憾,都伴随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融进了沧海之中。
盛世来临,百废俱兴。经过各方的艰苦努力,从1997年12月开工重建,至2002年10月竣工,历时近5年,总投资5598.41万元,建筑面积达33000平方米的新鹳雀楼,又巍然耸立于黄河岸畔,再度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到此游览观光。喜讯传来,我异常兴奋。从那天起,我就打算着去登一登鹳雀楼,亲身感悟一下王之涣诗作气贯长虹的深厚意蕴。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怎能按捺得住心中的激动之情?走近鹳雀楼,高悬在楼顶的楼名匾额,首先映入眼帘;进入一层,迎面陈列着《登鹳雀楼》书法艺术作品,为新修复的鹳雀楼增光添色。
于鹳雀楼台吟古诗,我的心中确实平添了许多思古幽情。难道不是么?尽管鹳雀楼数百年不存,那些千古绝唱的佳诗名句,依然在历史的岁月和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当历史的辉煌融进王之涣那绝美的诗句后,就无时无刻不在敲击出和震憾着每个登楼吟诗的人。
登上鹳雀楼,听导游讲解的,游人吟咏的,专家品评的,仍唯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为最爱。诗人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的壮丽景象,令我的襟怀豪敞;诗人那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平易而深刻的“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催我抛弃故步自封的浅见陋习;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更给予我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除了王之涣的诗外,宋代诗人畅当的一首与王之涣同题的《登鹳雀楼》五言绝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默诵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的诗句,品味着其中寓意,我真切地了悟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即使孤高耸立、直插云天的鹳雀楼,在元代后就不见了,慕名而至的人,依旧徘徊于空留的楼基处,感慨赋诗,直抒胸意。明代张循占的《鹳雀楼即事》便是一首。诗云:“落日朱栏带还林,朔风寒雁动愁吟。唐虞世藐山空绿,晋魏城荒水半侵。地迥那堪吹玉笛,台高谁复奏瑶琴。凭虚岂少词流赋,极目偏伤逐客心。”从诗人这番虽聊以自慰,却无限遗憾的情景描述中,可以看出鹳雀楼的难却盛名、犹存佳气和冠世诗情。
攀上最高层,已经到达登高望远的最佳境界。沿回廊绕楼一周,来到王之涣塑像处。看到王之涣塑像,我倍感亲切,似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因为,我们同是太原王氏开基始祖王霸的后裔。我亲近地左手紧紧抓住他右胳膊的衣袖,照了一张合影,将他的光辉形象,珍藏于记忆的仓库。照完相,我便凭栏远眺,黄河的壮阔景象、雄浑气势一览无余。此时此刻,我再一次低声吟咏了一遍王之涣的诗句,也更深一层地领略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气贯长虹的绝妙意境,更加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名楼所具有的独特风韵!
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啊,鹳雀楼,你是永恒的历史文化名楼!
蒲津渡:石破天惊
一踏进永济市蒲津渡遗址的大门,唐开元大铁牛便映入我的眼帘。
蒲津渡,是天险黄河中游一处历史悠久的大渡口,地处华夏中原与西部之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历史上
有许多朝代在这儿修筑过浮桥。
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鍼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载:“公子鍼造舟处在蒲坂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于文泰、
隋文帝都在这里建造过浮桥。
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为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亦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对此事均有记载。
宋代时,这里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到了金元之际,浮桥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大铁牛。再后来,由于三门峡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这座黄河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桥梁和铁牛便被逐渐埋入河滩,与世隔绝了。直至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距今已有1260多年历史的唐代蒲津4尊大铁牛,才终于冲出深深的积沙得以重见天日,神话般地出现在河东大地,
真是石破天惊给世界带来了一片惊讶。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仅2.8公里,隔河遥望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60
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两次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黏合缝隙,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4尊大铁牛、4个铁人、2座铁山、3个铁墩、6根铁柱。还发现1座4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槛向东,分析认为,应是管理渡口人员的住房。同时,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和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据说,当年,这座铁索桥东起蒲津门,西至临津关,横亘数里,宛如游龙,十分壮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特别是矗立于黄河两岸的铁牛与铁人,不仅是连接浮桥铁索的桥头地锚,而且担负系揽、奠浮桥、镇水的作用,可谓独具匠心,千古绝伦。
随着游人的脚步,我走近原黄河古道东岸,只见4尊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姿势,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1位铁铸高鼻梁、深眼窝的胡人作牵引状。4牛4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
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铁牛模制甚工,造型精美,体积之大,份量之重,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历史之早,实属国内罕见。铁牛等为唐蒲津桥遗物,排列仍如前桥头所列,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史上也绝无仅有,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确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能制造如此庞大的铁牛,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超拔的聪明才智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镇河铁牛”被誉为“国宝”,其造型已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和铁牛的出土,对研究唐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桥梁、铸造冶炼工艺和黄河故道变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国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以及黄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很有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凝视着那已经从原来地面上提升了12.2米的4尊开元大铁牛,我突然想起一些对牛的赞美诗词:“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骏马善驰骋,犁田不如牛。”“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牛具有着朴实无华,勤劳无私的秉性。它劳作事农,却从不邀功讨赏;它只要一息尚存,就只管低头拉犁拉车不松套;它是农人最忠实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它吃的是草、喝的是水,而出的是力、挤的是奶,最终奉献给人的
是全部的骨、肉、皮……
令我最最崇敬的就是“老黄牛”那种竭尽全力,忘我奉献的精神。我想,古人大概也是如此吧。如若
不然,为何“镇河固桥”,非牛莫属呢?!
永乐宫:叹为观止
来到山西当兵之初,我就阅读过明朝文学家张佳胤的《宿永乐宫》二首:“税架南山麓,投宿永乐宫。
地偏方下榻,殿古夜垂虹。旧里真人后,浮生过客中。
相约华表鹤,来往太行东。”“老柏知何代,惨碑不问年。斗牛行画壁,枕簟出飞泉。玉检神霄秘,金宫绛节悬。石坛中秋月,吾欲采婵娟。”由此,我知道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芮城县永乐宫,自然不会放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
1986年深秋,刚刚担任某部教导员的我,便陪同某分部政治部首长,去了一趟永乐宫。站立在山门前的广场上,秋风一阵阵吹来,有几片枯叶,一会儿在窃窃私语,一会儿随着风姑娘的吟唱,快乐地手舞足蹈。穿着单薄的我,感到了一丝丝凉意,但我却感到兴奋。凝视着房檐下方正中位置悬挂的“永和宫”3个金黄色大字,我心中的愉悦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2001年秋,经人介绍,我女儿认识了原籍芮城县的女婿孙鹏。后来得知,亲家孙照明,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家门口的国宝永乐宫,自然是情有独钟。国宝永乐宫,是他一提及就觉得骄傲和自豪的理由。20世纪70年代初,18岁的他,曾在永乐宫里参加过半个月的新党员培训。据他说,那个时候的永乐宫,规模还不大,也不对外开放,没有游客。课余时间,学员们经常观览壁画,尽管看不太懂,却对这伟大的创举深感钦佩和敬仰!我同亲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对捧出这稀世珍宝的马君祥、马七、张遵礼等民间画工无比崇敬!
时隔38年,我怀着崇敬之情,再次来到永乐宫。这次正是游览的最佳时节,阳光正好,微风不噪。如今,可是较之前大不相同了,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国内特色旅游的异常火爆,国宝级景点更是人流如织,有力地激发了消费潜力。国人通过旅游,不仅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诸多国宝级文物,而且激发了爱国情怀!看着游客摩肩接踵,争相目睹壁画风采的情景,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心里升腾!升腾!!
这里同其它的景点一样,老年人只刷身份证,便可免费进入景区,这是属于老年人的福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刷身份证进入景区的那一刻,我心底有一条感恩的溪流在涌动。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永乐镇,故名永乐宫。永乐宫,系元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因三门峡水利工程,1959年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至新址——芮城县城北约3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复原保存至今。
进入永乐宫,来到一块刻有“古魏城遗址”5个白色大字的石碑旁,导游侃侃而谈:“此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芮城县,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晋、秦、豫3省交界处。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宫内分三道轴线,在500米的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山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4座均为元代原物。它们在建筑结构和形制上,不仅继承了宋、金时代的某些传统,而且还大胆地作了一些革新和创造,为后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是我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叹为观止!”导游的知识渊博,自信大方,能说会道,让我由衷感佩!
不经意间一扭头,我看到石碑背后高低不平的土坎上,长满了柏树。树干黝黑,枝叶繁茂,苍翠挺拔,犹如身穿铠甲的士兵,不分昼夜地守卫着永乐宫。远远望去,一棵树一朵绿浪,层层叠叠,卷将上去,好像一个立体的绿色湖泊。我喊来卫文英弟,脚踏甬路上的圆石,与树们合了一张影。说句痴话,我真想变成一棵树,永远扎根于这片沃土,摇曳于仙道的心扉!
一阵微风吹过,树枝沙沙地响着,飘下几片像飞舞着的蝴蝶似的黄叶。树林深处,一缕缕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射下来,把黄叶染成了“碎银”。我的心情激动起来,这许是吕祖给我的赏赐吧!倏忽间,我觉得参天的柏树,更加有了灵气!
在“无极之殿”右侧的树丛下,我看到文友们紧紧地围绕着导游,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我急步上前,原来是在讲“走投无路”的故事。抬头观看,“无极之殿”右侧的檐角最前端,站着一个怒目圆睁,身着铠甲,手握宝剑的人。但见他已经走到了尽头,如若再向前“走”一步,就会掉下去,故被称为“走投无路”。莫名地,我记起了《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知难而退”之语。“知难而退”是一种大智慧。其实,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亦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另辟蹊径。如此,或许就会绝处逢生,有了另外一种活法。我的体会是,再艰难险阻的路,只要目前明确,信心坚定,一步步也能走完;再平坦宽阔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是无法到达的。遇到“走投无路”的困境,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要妄想,就不会陷入绝境,前面一定会有一条光明的路任你行走。
“哥,咱们进‘无极之殿’看看吧。”小燕妹的一声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
“无极之殿”通称三清殿,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的神坛墙内侧,为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洛阳画工马君祥弟子所绘云气;神坛墙外侧及四壁,绘诸神仙朝见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以8个主像为中心,共绘大小神祇近300个。各像高约2米,形态表情各异,线条流畅,这便是元代壁画的巅峰之作《朝元图》。不过,大殿内光线昏暗,并禁止拍照,只能朦朦胧胧来领略这精美绝伦的壁画巨作。
“无极之殿”北35米,为次一等殿宇,匾额“纯阳之殿”,供奉的是全真派祖师爷吕洞宾。殿内满绘壁画,分布在东、西、南、北和神龛背面。画在东壁、西壁、北壁的是《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即吕洞宾的画传,共52题,依次排列,幅间用树石流云连接,使画面骤看宛如整幅。这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山西名画师朱好古门人张遵礼、李弘宜等人所绘。南壁东西两边,是独幅的《道观斋供图》《道观醮乐图》,在神龛背面有一幅完整的《钟吕论道图》,吕洞宾俯首凝神,静听教诲。北门楣上是著名的《八仙过海图》,8个仙人,从容过海,栩栩如生。
“纯阳之殿”北15米,为再次一等殿宇,题名“重阳之殿”。该殿的壁画,可称为《重阳子画传》,只可惜壁画无题记,具体绘制年代及画师无从考证。但是,根据壁画绘制风格来看,与纯阳殿壁画属同一时代。重阳殿壁画与纯阳殿壁画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同,构图排列也基本相仿。主要内容为道教全真派王重阳从出生、建活死人墓修行、不贪富贵、无畏权贵、扶危济困、除恶扬善、成立道会、收全真七子的故事。重阳殿壁画之太古传衣壁,画的各个篇幅通过山川云雾相连,绘制方法主要以工笔画为主,兼以界画表现亭台楼阁等,重彩平涂,庄重而不失古朴,与纯阳殿壁画有异曲同功之妙。王重阳仙逝已854年,可坐在重阳殿前的木凳上,微微闭目,我仿佛依然可以听到他那朗朗的传教声。
在《郝宗师道行碑》中,我读到全真教的宗旨,不禁跷指称赞。他们的改革精神、利他宗旨和无私真行,值得借鉴和传承。“古为今用”在于从历史中学习、借鉴,谋求新的发展。
闲庭信步于永乐宫,我有一种瞬间穿越时空的感觉,恍若一梦醒来已过数百年。
关帝庙:光昭日月
过去,在我的故乡河北临西,绝大多数人家的门庭一侧,都供奉着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风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的关羽塑像。老人们经常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述“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更多的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三军”“刮骨疗毒”的壮举。因而,自打记事起,我就被关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幼小的
心灵深处,始终涌动着一种虔诚的敬意!
参军来到晋南,我曾多次拜谒运城解州全国现存最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但每次都是脚
步匆匆,走马观花。
这次去关帝庙,我是既认真听讲解,又仔细看景点,对关羽有了一个真实的解读。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人,是三国时蜀汉的著名大将,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三国演义》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这位本来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关羽的生年,因正史没有记载,后世对其出生一直饱受争议。根据考证考察各种说法,认为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关羽出生,最为可信。现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关帝家庙内,立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中,记载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可作为有力佐证。
从史料中,我了解到,自幼好打抱不平的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为匡扶汉室,驰骋疆场,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午门栏板的正反两面,浮雕着144幅各类图案、人物,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此壁画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三军”。屏息观看那一个个壮举,使我顿生感动和敬佩之感。但有一点令我不太满意,那就是壁画中没有“败走麦城”的惨局情节。据说,全国关帝庙的壁画中都是如此。这是因忌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在孙、曹两面夹攻下失去荆州,仍自高自大,兵败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我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应予以纠正,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将关羽的弱点公布于天下,那也是“瑕不掩瑜”,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当然,真正铸就关羽的辉煌人生,让其威震华夏的还是那一场场经典战役。历代君王,对英勇善战、武艺超群的关羽,多有褒奖。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关帝庙的主殿,由此得名“崇宁殿”。清乾隆帝手书“神勇”匾,咸丰帝手书“万世人极”匾,康熙帝手书“义炳乾坤”匾。这些墨迹,映照出的是古代君王对关羽的推崇与敬仰。我感到,这一推崇与敬仰,实际上也代表了人
民群众的意愿。
当今时代,在乡村的普通百姓家,在都市的店铺、饭店等场所,随处可见供奉着的关羽神像。其中虽然有神化关羽、亵渎关羽之嫌,却不失人们对关羽的虔诚信奉和深切怀念的挚情。我想,人们供奉关羽,不仅仅是为了借助于其超凡之武为庇护,更重要的是敬仰于“武圣”的不屈与血性吧!
久久地立于身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前,我放飞思绪,仿佛听到了那鼓角争鸣、那震天杀声;仿佛看见了关羽骑着赤兔马、抡着青龙偃月刀,左冲右突,勇猛厮杀的身影。我稍稍闭目,便感到整个身心,被“关圣大帝”的灵气裹挟而去,去感悟远古的狼烟风尘,去体味“武圣”的剽悍神勇。关羽素来以正直、忠义的品性,而闻名于天下,他的人格和神勇,非常值得肯定。
深情凝视关羽坐像,我由衷地发出感叹:“关老爷,您那神勇威武的浩然之气,光昭日月,万代千秋!”
后土祠:长风万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顾炎武的座右铭。在他的眼中,面对夷狄入侵,天下早已不在,因此山西之行也成为他人生中最压抑和痛苦的旅行。正因抱着这样的心境,在秋风瑟瑟中,在民族图腾般的建筑前,51岁的他,写下那首著名的《后土祠》:“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品味着诗的蕴涵,我来到汾阴后土祠。
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的庙前村北,因始建于汾阴脽上,史称汾阴后土祠,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立于祠前广场,放眼远望,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在一片绿树掩映的高崖之上,有一座古建,凭岭而立,飞檐翘角,居高临下,气势恢宏。钟情于中国古建之美的我,健步踏着洁净的甬道,跨过玉带拱桥,到达浑圆古朴的慈恩亭。但见亭子两侧有一副楹联:“慈爱弥天地,恩德润子孙。”读着发人深思的楹联,我怀想到大地之德、后土之恩、父母之爱。我指着亭顶上的圆形构建,大声地说道:“看,多像北京的天坛啊!”知情者告诉我说:“没错,先有后土祠,后有北京天坛,慈恩亭的圆形构建,就是北京天坛之源,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慈恩亭前合影留念后,我踏着用长条石铺就的台阶,穿过慈恩亭,拾级而上。两侧的护栏上,插着黄色旗帜,悬挂着黄色灯笼,随风飘舞、摇曳。旗帜上的暗红色大字“祭”,灯笼上的暗红色大字“后土祠”,格外醒目。石板路两旁,绿树掩映,清风徐来,神清气爽。行走不远,一座造型简洁古朴的石牌坊映入眼帘,大门正中有“承天门”3个金黄色大字,门两侧悬挂着金色宫灯、大红灯笼,铁红色旗杆上挂着镶着红边的黄色旗帜,为后土祠增添了雍容喜庆的气氛。我觉得有点累,便坐在树下的木凳上小憩,真切地感受这里的清风,这里的美景,这里的人声,享受怡然自得的一份心境。
从后土祠正门进入,可见南边是一座戏台,北边是两座戏台相连。导游说,这是并不多见的品字戏台。戏台北侧的“龙凤柏”,吸引了我的目光。龙柏,身材消瘦,枝叶紧凑;凤柏,树冠高扬,飘然欲飞。它们根植大地,坚韧不拔,向上挺进,直刺苍穹,这是一种品质,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一种生命的倔犟展示,让我心生敬意!
祠庙的正殿内,供奉着后土圣母娘娘,她凤冠霞帔、慈悲安详。面对神像,我双手合十,躬身敬礼,表达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激之情,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和祈祷。房脊上、墙壁上、横梁上、立柱上、转角处等地方,那些精美细致、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饰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令我对古代工匠的技艺叹为观止,难以拔步。祠庙内的萧墙碑,堪称后土祠的镇祠之宝。从宋真宗至今,已跨越千年,碑刻完整保存,实为弥足珍贵。
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走近名扬天下的秋风楼,我的思绪回溯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10月。即位已27年的汉武帝刘彻,时年44岁。他实行武力打击匈奴,已胜利解除了数代以来的北部边患。他采取的国家专卖、统一货币、重农贵粟三大政策,卓有成效,克服了长期用兵造成的生产破坏和财政危机。西汉王朝无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全盛高峰。但他的雄才大略,还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平定南越和东越,振威名于世界。于是,他决定出巡河东,祭拜后土。途经左邑时,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遂将左邑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他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当时场面热闹,气势恢弘,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还下令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祠大地。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遂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浓郁的忧伤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据记载,两汉时期,皇帝到河东汾阴祭祀后土,共16次,仅汉武帝刘彻,便有5次;唐代,玄宗李隆基,在开元盛世时,2次祭祀后土;宋真宗赵恒亦来祭祀后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后土祠内的秋风楼等一些主要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后土祠的地位之高。
与秋风楼合影留念的一瞬间,我的心底似乎也涌起一种感伤之情。我喜欢春天飞来的燕子,不忍看秋天南飞的雁行;我喜欢冬天的白雪、春天的百花、夏天的绿荫、仲秋的明月,惟独不喜欢深秋的风。秋风无情,“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不似“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的春日,给人以欣喜和希望;秋风萧瑟,秋风扫过,万木萧条,山川寂寥,惨淡夕阳里落红无数,不如百花争艳、百草争荣的夏季,给人以鼓舞和振奋;秋风凄迷,秋风卷过,败叶翻飞,衰草呜咽,枯木呼号,不若纯洁无瑕、高雅静谧的冬雪,给人以安详和抚慰……我非常清楚,刘彻是一代帝王,我是一介草民,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可我觉得,虽然感伤的原因不同,感伤的心情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许是“天地一体,万物一气”之故,秋风自古缭绕于今,成为文人墨客吟咏感伤的主题。南唐李后主在国破家亡的囚徒生涯中,面对“寂寞梧桐锁深秋”的惨景哀叹:“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欧阳修则言,“秋,刑官也”,秋风乃“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其心”;更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惨景悲情,渲染得淋漓尽致……秋风,惨淡、萧瑟、无情,自古衍延至今,不知还要吹到何时?!
站在高处,引首以望,我看到了秋风楼外的原野,故乡那幅金秋旷野上怡然自得的农耕图浮现脑际:在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一台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乡亲们说,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完全地保留在土壤里,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而且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危害。在农人们的眼里,只要把无限奉献给予土地,土地就能给予他们无限的回报;在农人们的身上,没有颓废、没有叹息、没有无病呻吟的庸人自扰,只有如土地一样朴素、同土地一样充实的精神。想到此,被秋风困绕已久的我,内心为之一震:不是也有春之料峭、夏之炎热、冬之冷酷吗?为什么单单苛求秋的完美?!更何况,已经奉献了累累硕果的深秋,其无边落叶,萋萋衰草,本身也是对大地无私的奉献啊!宋词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风光各异,不可执意苛求一二。那一刻,终于改变了对秋风执拗的偏见,我的心情轻松愉悦起来。
走出后土祠大门,我深情俯瞰黄河、汾河交汇的壮观景象,真切感受古河东大地的绝好风光!再看看用脚丈量的来时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登高望远”。是啊!站得高,目光才能远大,视野才能开阔,方可饱览千里风光。人生亦是如此,概莫能外!
即将离开后土祠,真的是恋恋不舍。卫文英弟建议说:“哥,咱们背依黄河、汾河,照一张相吧。”我爽快地说:“好啊!”遂喊来王小燕、陶静妹,来到一处高台,“咔嚓、咔嚓、咔嚓”……尽情地把这壮观景象、绝好风光,摄入镜头,烙印于记忆深处!
转身下山的一瞬,一阵秋风吹来。不经意间,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涌上心头……
李家大院:慈善为本
走进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观赏李家大院,已经是第三次了。湛蓝的天空上,几丝白云悠悠地飘动,随着微风,一缕缕凉爽的惬意涌入胸怀。
在宽阔的广场明显处,竖立着几幅巨型牌子,书写着几组黄色大字:“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我不禁由衷称赞:“慈善为本,就是李家慈善文化的魂之所在!”李家将慈善精神,作为一种荣耀、作为传家之宝,着实令人崇敬!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只有在不断传递中才能持久闪耀;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只有在递向继承中才能形骸有尽,而灵魂不灭!
李家大院,是河东大院文化的精华。远远望去,坐落在沃土田野的李家大院,门楼高高挺立,彰显着独有的风韵。走到几面大鼓前,我和文友们交替用力拍打,“咚咚咚……”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立于雄伟的“广善门”下,我凝神思索,李家恢弘的历史场景、丰富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实力,仿佛浮现在眼前。我真切地看到,撷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缬百年晋商文化鸿篇巨制的李家大院,被沧桑岁月厚重成一处佳景胜迹,以一种宠辱不惊、阅尽沧桑的气度,接纳着纷至沓来的四面八方游客。
据了解,李家大院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自成一派,别有洞天,堪称风水宝地。
走进大院,我即刻被一部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发展史所陶醉。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慈善文化,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慈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因而,我要说,李家大院对弘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李家慈善为本,在当地多行善举,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素有“晋商慈善家”的美誉。李家以爱之名,点亮了慈善之光。其经商以“信、义、诚、恭、谦、和”为信条,善行数十代不断,官民共誉,声名远扬。当时,从陕甘宁到内蒙古,再到新疆,对晋商的“李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李家大院,“善”字随处可见。大门名为“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别具风格的廊子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个字体各异的“善”字。李家历代乐善好施的义举,让我肃然起敬!
久久驻足于“善”字照壁前,我悟出了其中道理:李家这是在教化后代,一年365天,要日日行善、时时行善、处处行善。这是一束慈善之光,汇聚着一股爱的暖流。有人说:“滚滚红尘,谁能免俗?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我以为,慈善之心,缘于人世间的爱。从爱的角度来说,慈善为本,其实就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慈善为本来说,爱必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中国历来是仁爱之邦,儒家认为,“爱由亲始”,爱人,先从父母妻儿爱起;但又不止于爱自己的亲人,而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最终达到“世界大同”。此可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试想,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爱人之心,慈善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故此,我更要说,慈善为本,源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源于仁者爱人的仁爱之心!
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晋南民居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晋中其他晋商大院相比,这里的整个建筑,为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带有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每个院落的南房、北房、腰厅及东西房山墙,都是用砖砌筑的马头墙。高出屋面的马头墙,是借鉴徽式建筑风格而作,不仅能防火,而且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这种高大封闭的“马头墙”,错落有致,高低起伏,使静止呆板的墙体,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给人视觉上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因为,李家代表人物之一,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氏为妻,故建筑又有明显的西洋风格。藏书楼,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由此,李家大院弥补了晋商大院文化,在晋南一带的空白,对弘扬晋商精神、展示慈善文化和中西融合的特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这种以慈善文化为主景,以晋商精神为依托,以西欧风格为点缀的豪华宅院,在灵山秀水、白云微风的交相互动下,孕育出风情别致的大院文化特色。
沿着洁净的院中小道,我缓缓移步,细细品赏着大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导游说,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此言真的不虚!吸引我的不单单是它古朴典雅的风格、不单单是它的历史沧桑感,最重要的是,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感受到了古韵的鲜活、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我深知,正是这独有的文化底蕴,才赋予李家大院以鲜活的灵魂——慈善为本!
除此之外,令人称绝的,还有李家大院中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这些饰品,古朴而不失华美,结构、功能、风格凝重,而不失灵巧,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内涵,以及道家、儒家的精神风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也典型地表现了农耕经济的传统信仰与审美理念,堪称大院一绝。
走进李家大院,不管是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还是井式聚财型四合院;不管是徽式建筑风格,还是西欧建筑风格;不管是精美绝伦的砖、木、石雕,还是丰富精美的字画、碑帖,都以独出心裁的布局、奇异无比的风格、令人惊奇的功能,赢得游人的广泛赞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慈善文化的价值观念、能工巧匠的建筑技巧、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在李家大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李家是经商世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晋陕甘豫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商业发展至鼎盛。期间,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败,但“诚信为商、以仁制利、慈善为本”的德行,至今仍然是新晋商学习的榜样。大院中设有许多展厅,详细记载着当年“创业、经商、善举”的印痕,显现着昔日商业发展的鼎盛岁月,展示着“善行义举”等慈善文化的独特色彩。
感悟李家大院慈善文化的魅力,梳理华夏文明的秉承相传,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滋生出许多感慨:历史之手,抒写了一部晋商精神的史诗;岁月之河,涌现出一波慈善文化的缤纷;山川之野,矗立起一道华夏文明的图腾!当今社会,更应当用慈善为本之光,照亮温暖众生。一份慈善的坚守,只为把温暖洒满人间;一份慈善的传递,只为让星火成燎原之势;一份慈善的感动,只为使点滴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依我看,李家大院的价值,就在于它所包含的晋商精神、慈善事业的文化底蕴,能够代代承传,已融入华夏文明的史册,更加根深蒂固在近200年的晋商文化里。那丰富多彩的大院文化,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一脉相承、是曾经的生活与文化碰撞交流的功不可没、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发展图腾、是演绎着历史岁月永恒前进的经典、是中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是啊,大院文化让我既可以感受到,也可以触摸到。置身其中,那种穿透时空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给我的体会是真实的、深刻的。
虽然,人世代谢的更替,在岁月的风尘中反复经历,李家大院曾经的繁荣昌盛,也早已被历史的苍茫淹没,可那“励精图治、善行义举”的文化灵光,却不会弥散,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走向永远的神圣!
我诚望,这一束慈善为本之光,能够照亮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