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友明的头像

王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1
分享

堆云洞凭吊

客居晋南54载,对近在咫尺的夏县堆云洞和河东革命先驱嘉康杰早已熟知,只是未有机缘前往凭吊。

初秋一日,在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卫文英、运城市盐湖区战友杨永敏的陪同下,我去了一趟堆云洞。途中,隔窗远望群峰耸立,草木葱茏,环境清幽的景象,我的思绪翻飞。首先涌入脑海的,是北京知名文化学者、军事理论研究专家马文海的诗歌:“康杰晋南有威名,兴办学堂醒工农。群众工作是典范,赤胆刚烈照前程。求真两次东洋渡,为民抗倭孤胆雄。七大前夕殉国难,山哭地悲天恸容。”默默吟诵诗句,我只为心灵深处那样一种感佩与敬仰的悸动。随后,阅读运城市作家杜流程历经20余年创作完成的红色革命图书《嘉康杰》的感动,又涌入脑海。这部书,是一曲红色革命的壮美赞歌,是一首党的建设的恢弘史诗,是一部为革命先烈树碑立传的鸿篇巨制。嘉康杰的传奇人生,丰功伟绩,英雄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来到堆云洞大门前,我顾不上欣赏这里得天独厚,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致,急切地径奔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凭吊嘉康杰烈士和所有已故的英灵。

踏着蓝色砖砌台阶拾级而上,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跨过一重古色古香的砖石院门,信步在幽静的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内,我追忆着嘉康杰的壮烈生平。嘉康杰,又名寄尘,系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生于1890年,卒于1939年11月18日,享年49岁。他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为恢复大革命失败后的河东党组织,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在他的帮助下,于堆云洞召开河东地区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以冯彦俊为书记、范希蠡为副书记的中共河东特委。1929年4月,在堆云洞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改为河东特支,他任书记。从此,党组织以这座道观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1939年11月18日,他在返回中条地委驻地的路上,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不幸牺牲。他曾两次留学日本,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他就是一个传奇,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他的英雄壮举,受到高度评价。1940年1月17日,《新华日报》(太岳版)发表了题为《悼念嘉康杰同志》的文章,高度赞扬了他为革命奋斗的精神和做出的贡献。1952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他,将解放战争中创建的“太岳五中”(“山西省公立运城中学”),更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学校里设有康杰纪念堂,并在校歌的歌词中写道:“高高举起毛泽东的旗帜,踏着康杰同志的血迹——前进!”1952年10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军人牺牲家属纪念证》上题词:“嘉康杰同志在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我想,如果嘉康杰烈士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久久徘徊在遗留的秘密印刷洞、藏身洞、会议室、教室、工作室等革命遗址门外,我又想到了嘉康杰的不朽事迹。他于堆云洞工作居住期间,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他先后筹划建立了新绛、虞乡、永济、临晋县党支部,同时成立了虞临永中心支部。到1933年底,晋南36个县就有32个县建起了党组织,在农民中发展党员400多人。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面对晋南地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况,他临危受命,先后担任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书记、河东特委组织部长等职,致力于重建和恢复党组织的工作。他不畏艰险,长期深入基层群众中间,积极开展工作,把党的组织由青年学生群体发展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贫苦农民当中。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他响应红军的行动,在夏县策动了中条农民武装暴动,建立“河东红军游击队”,并担任总指挥。1937年11月,中共河东特委委托他在闻(喜)夏(县)一带,为八路军扩兵500名,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表彰,使河东党组织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交给山西省委的扩兵任务。12月,中共北方局在临汾召开山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刘少奇称赞他是河东“群众领袖”。1938年1月,他赴延安“抗大”学习,5月,受组织派遣回河东从事敌后游击战争。他先后担任中共晋豫特委(后改为晋豫地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游击支队供给部长等职,率领游击队战斗在中条山区,配合主力部队多次挫败日军的进犯。一言一行见初心,一举一动担使命。他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不仅顺应了历史的要求,而且温暖了党员群众的心灵。瞬间,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高大起来。

在两间不太高大宽敞的屋子内,我看到有嘉康杰身着长衫的巨幅画像和古铜色塑像。只见他威风凛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燃烧着真理的火焰,充满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渴求;那一张棱角分明的嘴巴,欲发出慷慨激昂的号召。从墙上悬挂的烈士图片说明中,我发现有几位是来自于河北的,顿时有一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他们为革命,远离爹娘,远离故土,四处征战,最终魂落他乡。这正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怀着对先烈的崇敬、追思之情,将嘉康杰的画像、塑像,将“同乡”们的音容笑貌,摄入镜头,留存记忆。

离开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我小心翼翼地踩着逼仄崎岖的石道,登到顶层,眼界洞开。纵目观看,满山遍野的柏树,傲然挺立,犹似一位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壮士,守护着这座道观、守护着烈士的英灵。绕平台一周,北可遥望稷王山峰,南可饱览中条山脉,四周的村庄、高耸的铁塔、广袤的原野,更是尽收眼底。置身于东侧平台,凝视着“笔峰”塔,我蓦然想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有无数像嘉康杰一样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这美好的太平盛世。

恋恋不舍地走出堆云洞,伫立于“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纪念碑前,我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的升腾!一种昂然向上的活力!!我在心里默念着:“先烈们,您的功绩,铭刻史册,昭示未来;您的英魂,永驻心间,催人奋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