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友明的头像

王友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8
分享

净域寺里听禅音

晚秋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大地的一切。

回故乡探亲的我和老伴儿赵书莲,在妻妹赵书玲、妹夫侯月良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位于河北省临西县仓上新村东800余米处的“大唐古刹”净域寺。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临清县志》载:“净域寺,唐时建。”该寺尊列明、清临清州河西八大寺之首。 在公路转弯处的右侧,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灰白色石碑,顶端是二龙戏珠图案,寓意着团结和谐、幸福圆满;碑面镌刻着“八寺之首,净域古寺”8个金黄色大字;左下角镌刻着“月洼寺,始建于唐”7个金黄色小字。我让妹夫停下车,站在石碑右侧留下一张影像,瞬间觉得穿越到了大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响在耳边。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统治者的提倡,导致寺庙众多的现象。殊不知,唐朝亦存在佛寺众多、僧人众多的现象。佛教何以盛行大唐?一个是外因:统治者的支持;另一个是内因:佛教的本土化。由此可见,唐初的著名高僧雪岩祖钦禅师创建净域寺就是顺势而为了。其取佛家清净无为、乞求域内安泰祥和之意,而命名为“净域寺”。又因居于北魏临清故城北端的北月洼之中,故称“月洼寺”。在故乡,人们总是喜欢称呼寺的俗名“月洼寺”。

该寺在初唐、北宋和明代三个时期十分兴盛。据说,如果在月夜看去,一片黑沉沉的古寺映着月光,寺东的大运河波涛滚滚,帆樯如林,大有一种“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情画意。遗憾的是,该寺衰败于清代中晚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具有1300多年辉煌历史的古寺被毁灭。更可恨的是,寺内的大铁钟被日军拉去造了手榴弹,佛家圣物变成了杀戮人类的凶器。1947年,最后两块石碑也被拉去修了过路桥。为安定教民、弘扬佛法,经邢台市宗教局批准,河北省宗教局备案,于2001年春,由五台山高僧悲理大师到此主持,重建净域寺。他历尽千辛万苦,13年锲而不舍,让该寺从废墟中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打小,这座寺庙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直未曾前来参拜。站在净域寺前的广场上,环视四周,那小巧玲珑的千佛塔、那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牌坊、那威武霸气的般若、解脱塑像,次第映入眼帘,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寺庙文化氛围。

从左侧小门进入,眼前的景致真是美不胜收,令我惊叹!寺庙的庄严气氛与宏伟建筑、历史的瑰宝与美丽的景致,相映成辉,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感。未行走几步,恰逢本念师父,她双收合十微笑着说:“阿弥陀佛,施主有什么需要吗?”我亦双手合十虔诚地说:“阿弥陀佛,谢谢!没有什么需要的,我从山西回来探亲,慕名而来参拜参拜。”信步间,空灵悠扬的禅音响起,营造出一种禅韵悠远的意境。真个是:“禅音袅袅入耳来,禅意深深心自开。一曲清音飘万里,几行妙语韵千台。”聆听着缭绕的禅音,穿过“以戒为师”的牌坊,我看到有一尊汉白玉卧佛像。这是释迦摩尼,侧身躺着,面容慈祥, 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似能洞察世间万象。面对佛像,我双手合十,弯腰鞠躬,以示对佛祖的敬意。

正对山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楼,三重殿宇巍峨壮观。大雄宝殿前,矗立着高6米6的汉白玉三面观音,面带微笑,显得宝相庄严,法力无边,让我心生崇敬!刚刚在大雄宝殿前站定,本念师父引领着慧观居士朝我走来,自报家门后,互加了微信。她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欢迎远道而来的施主!有什么需要请您告知!”她们的热情洋溢,令我感动至深!走遍寺院,我发现,到处皆是幽深的禅语。尤其是路边专栏里书写着星云大师“给人信心、给人喜欢、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至理名言,鼓励与鞭策着每一个前来参拜的人。那悠扬悦耳天籁般的禅音,更是随处缭绕,空灵悠远,洗涤心灵,排忧解郁,修养品德、修养情绪、修养认知。真的,静心听禅音,心宽容天下。一句禅语,道尽人生;一副联语,悟透心境;一曲禅音,慰人身心!

五方五佛大殿右前方的一个长方型水池,吸引了我的目光。水池中间是一座错落有致的假山,顶端的细流汩汩涌出,沿山体垂直落下,形成小小的飞瀑,宛如玉带轻飘,明珠四溅,演奏着一曲天然的交响乐。两侧的龙王立像栩栩如生,日夜履行着守护净域寺和众僧的使命。紧邻水池的福字墙,别有意趣。整个墙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红色福字,中间竖式写着“吃素是福,戒杀放生”8个金黄色大字,彰显着佛家慈悲为怀的理念!

正在举机拍照,突然有一位身穿围裙、戴着口罩的女士朝我喊道:“王老师,您怎么来了?”我愣了一下神,心想,第一次踏入这佛家圣地,谁会认识我?她见我没有反应,急忙摘下口罩,微笑着说:“王老师,不认识我了?”啊!原来是我已故挚友杨遵义的老伴儿李书君,我惊讶地握住她的手说:“嫂子,您怎么在寺庙里?”她呵呵一乐说:“女儿晓燕怕我在店里干活累,把我送到这宁静与祈福之地静心养老。”旋而,她又说:“其实,在这里挺好的,环境好、师父们也好!”我赶忙把我老伴儿喊过来,久别重逢,分外亲切,深情拥抱,合影留念。她紧紧地拉着我老伴儿的手,眉飞色舞地说:“见到了你们,我心里可得劲了。”喜悦之情如晨曦初露,温暖而明媚。

在一面悬挂着“持名念佛,深信切愿”联语的墙壁下面的长条凳上,端坐着一位身穿僧衣僧袍的老师父,我走向前同他攀谈起来。但见他的面容古朴而深沉,皮肤经过长年的风霜剥蚀,犹如古老的铜像般坚毅。他的眼睛宛如两颗深藏在古老佛像后的黑珍珠,充满着久远的智慧和深邃的洞察力。我问他今年高寿?他单亮出的食指蜷曲成钩,其余四指握拳。我感叹说:“勾子九,您今年90高龄!”他微微一笑说:“是的!”我又问他:“您贵姓?”他轻声说:“俗姓李!”我要同他合影,他有点感伤地说:“唉!人老了,照相不好看了!”说着,他拉了拉僧袍,正了正帽子。照完相,我打开手机折叠屏指着照片说:“瞧瞧,多精神啊!您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一点儿都不显老!”他的脸上展现出一种充满健康和活力的光彩。临别,我双手合十说:“老师父,祝您健康长寿!”他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谢谢!”慧观居士告诉我说:“这座寺庙,是古临清、今临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老师父是进寺最早的僧人。”我想,老师父的长寿之道,一定和佛家“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有关,和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有关。生命科学已经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健康长寿。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宋僧人慧开的偈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佛界禅语,句句净化心灵;聆听禅音,可感悟生命律动!

净域寺里听禅音,确实清净澄明,古朴自然,让心变得空灵、寂静、淡泊、安宁,淡到若有若无,浅到清纯见底。禅音缭绕于心,禅意缠绵于身,尽享一份独有的自在与豁达,我似乎听到心灵花开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